1,條件對象:
有家族脫發史的30歲以上中青年男性,50歲以上中年男女。
2.適應癥:
30歲時,頭發從頭頂、鬢角、前部逐漸脫落,稀疏細長,並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老年性脫發常見於50 ~ 60歲的中老年人,從頭頂向枕後蔓延。頭皮可能是老年性萎縮,毛囊和皮脂腺同時萎縮。
3.穴位處方
處方:百會、肝俞、舒歌、頭尾、上星、風池、脾俞、足三裏。
基本方劑:命門、腎俞、中脘、神闕。
見處方中穴位示意圖(圖4-26)。中醫認為腎藏精,“其精在發”。可見,頭發的減少預示著腎精虧虛逐漸減退的外在表現。脫發多為血虛,無法滋養皮毛,使風邪乘虛而入,失去滋養;或因情誌抑郁,肝氣郁結,勞損正氣,氣滯血瘀,阻礙發生和維持;或者因為肝腎兩虛,暴食油膩辛辣,導致脾胃濕熱。所以養血補腎益肝是調理的主要方法。在選用的調理方中,百會穴屬於督脈,位於頭部上方。中醫認為,頭是“諸陽之會”。在這個穴位上掛灸,可以補益全身的陽氣,強身健體,防止脫發。舒歌穴位於心肝之間,脾附近,為氣血之會,具有補血養血的作用;位於頭部的頭尾、上星兩穴,具有祛風通絡、活血化瘀的作用。
4、操作方法
請顧客入座,先灸百會、上興、頭尾三穴,1 ~ 1.5分鐘。頭尾穴灸完後,取俯臥位,命門穴開始灸。方法同上,但右手持艾條距離皮膚4寸。艾灸命門之後,艾灸舒歌或肝俞或脾俞(三者之壹)和腎俞。艾灸背部,依次艾灸中脘、神闕、足三裏、三陰交。通常每個穴位艾灸2 ~ 3分鐘,可根據左手食指和中指的感覺調整艾灸時間。基本方子壹定是每次艾灸,調理可以交替使用。前五次是壹天1次,後五次是隔天1次。10次後,每周1 ~ 2次。
5.預防措施
(1)註意營養均衡,少吃辛辣油膩。
(2)調整情緒,適當休息,充足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