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臘八粥,“粥”在中國也有著悠久的歷史。
估計大部分人不壹定知道為什麽要過臘八節,但應該都知道這壹天要吃臘八粥。有趣的是,中國人特別喜歡在壹些節氣吃東西,比如餃子中的春餅和冬季至日的立春...說起臘八粥,妳知道中國人喝粥已經多少年了嗎?
粥歷史悠久。
粥的歷史比米早,因為甑出現之前的壺狀陶器只能用來煮流食。液體的主要原料是谷米,也就是“粥”。因為當時的主副食,也就是後世所謂的米和菜,都不是分開煮的,或者說各種食物都是壹鍋煮的,所以早期的粥很可能不是用純糧食原料煮的。換句話說,當時的粥大概就是各種菜粥、水果粥、肉粥、魚粥等等。
早在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遺址和半坡村遺址,人們就發現了煮粥的工具——“蒂”。粥字原寫為“魏”,與龍山文化時期創造的陶竈“魏”中煮飯的形狀十分相似。這恰恰說明我們的祖先在幾千年前就開始懂得煮粥了。
《左傳》?《召公七年》中有壹段記載:“如此,如此,以糊其口。”孔英達《疏》:“厚者謂之密,蠢者謂之子。“很明顯,稀粥叫‘糯米’,稠粥叫‘糯米’,是糊的代名詞。”方言》解說:“糊?也;?,稠粥。“在古代,粥又叫‘米’、‘香’、‘南’。
漢代許慎《說文解字》記載:“黃帝先教我。”《初學之書》、《藝文集》、《北堂書朝》中也有類似記載:“黃帝始煮谷為粥。”可見軒轅黃帝在的時候,就已經教他的子民“煮谷為粥”了。
吃粥有益健康。
古代人吃粥與養生長壽有關,在許多醫藥保健書籍中記載最多。
最早用藥物和谷米熬粥治病的記載,應該是漢代司馬遷寫的《史記》。《史記》中記載了西漢名醫淳於髡用火、粥、飲治病的案例。
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多種醫書中,也有粥治的記載,如服高粱米粥治蛇傷;用加熱的石頭煮成米粥內服,其實可以治療瘙癢之類的。東漢名醫張仲景所著的《傷寒論》中,也記載了許多著名的米藥方劑,如“白虎湯”、“桃花湯”、“竹葉石膏湯”等,都含有粳米。
唐代的孟鶚寫過壹本書《食療本草》。據甘肅敦煌石窟殘卷,此書載“明粥、柿子粥、秦椒粥、蜀椒粥”。銀燕的《食醫心鑒》收錄了57種藥膳粥方,按照中風、心寒痛、五種噎痛、七種絞痛分為九類。孫思邈《備千金應急方》有治腳氣的谷糠粥,溫補陽的羊骨頭粥,除四肢風的防風粥。
據說,唐穆宗的恒力特別欣賞故作輕松,所以給他吃防風粥。據馮至《雲仙雜記》?《防風粥》記載:“白居易在翰林,賜防風粥壹甌,服防風五次,食之七日。”也就是用防風草和大米煮的粥。當然,“七日香”有些誇張,但也說明了此時人們已經把粥當成了壹種養生滋補的食物。
粥便宜又方便。
在中國古人的眼裏,普遍認為粥比飯好。這種觀念主要有兩個原因:第壹,喝粥比吃飯省糧。當時的社會,農耕技術還不成熟,糧食產量少,是非常稀缺的生存必需資源,所以非常需要節儉。第二,粥比米飯簡單方便。在古代,做米飯的烹飪技術比煮粥的技術含量要高得多。那時候,要想吃米飯,首先要有壹口鍋和壹個類似現代蒸籠的蒸籠。所以炒菜比較復雜,遠不是壹個鍋,燒水加糧壹直都很簡單。這也是當時日常飲食中粥遠比米飯重要的壹個重要原因。
粥的便宜和方便,使它在很長壹段時間內不受貴族們的歡迎。大災之年,“施粥”成了壹種慈善手段,所以在大多數上流社會的人看來,喝粥只是給貧困家庭和災民的食物。這種情況直到宋代才有所緩解。《太平玉蘭》“食部”有壹段“周覓”,第壹次將粥“冊封”為國食。我們來看看宋代文人有多愛吃粥。
古代愛吃粥的名人
說到吃,不得不提蘇軾。他吃了無錫貢米煮的豆漿拌粥,寫了壹首詩《豆粥》,其中有這麽壹句:“身心顛倒時不知,卻知世間有真滋味。”他還寫了壹首與粥有關的詩,名為《豌豆薏米粥過湯陰城秀吾三子》,這裏還有壹種粥——“豌豆薏米粥”。東坡先生的文字中也提到,米粥“能促創新,益膈胃。”。粥又快又美,喝完粥睡覺也很奇妙。"
深深癡迷於吃粥的人是詩人陸遊,他寫下了《吃粥》:“天下之人皆是年長者,不信多少年在今朝。我要學人民,只吃粥給神仙吃。”在他眼裏,“吃粥”可以和長壽、長生聯系在壹起。
與前朝相比,宋代記載的粥更為豐富,此時的粥也不僅僅是為了填飽肚子。《生肌總錄》中有113個食療粥方,《太平盛輝方》中有129個食療粥方,《養老全書》中有43個適合中老年人的滋補藥膳粥。
臘八粥在宋代開始流行。
臘八節與佛教故事有關,幾乎所有人都會在這壹天吃臘八粥。
臘八粥,臘八在這壹天要吃的,也是從宋代開始流行的。
臘八節源於佛教故事,何時傳入中國沒有詳細研究。漢末安世高翻譯的《溫室經》中,說佛祖勸人供養,設浴池洗佛,但並未指明臘月初八。孟浩然《臘月八單縣石城寺佛禮》中提到:“石壁開金像,香山圍鐵柵欄。來生見彌勒佛,歸心壹片。竹柏在禪意中是古,陽臺世界卻是少。晚霞添彩,餘光燦爛。講座受邀講把手,浴袍敷春堂。我願意從現在起貢獻給水和塵埃的機器。”這首詩反映了唐代十二月八日在佛寺沐浴佛光的情景。然而,直到宋代,這種活動才開始流行起來,以前書中關於它的記載也很少。
在吳的夢中有這樣的描述:“本月初八,廟裏叫臘八粥,大沙寺等都設五味粥,叫臘八粥。”《東京夢華錄》也說:“初八這壹天,街頭巷尾有三五個僧尼,組隊念佛,用銀、銅、沙,或好盆的楊樹枝淋浴,教化他們。各大寺廟作為浴佛會。”
唐宋時期,浴佛送粥到佛寺的習俗對民間影響很大。《東京夢》曾記載該寺“送七寶五味粥及弟子,名為‘臘八粥’,眾人皆是日本人,以果雜料煮粥。”
今年12月8日,是佛祖釋迦牟尼覺悟成佛的日子。據印度佛經記載,在成佛之前,釋迦牟尼曾經出家,但是在經歷了觀念的苦行僧生活之後,在精神上仍然沒有擺脫生活中的各種煩惱。此時的他,餓極了,疲憊到了極點。這時,壹個牧羊女帶來了乳牛,他喝了之後恢復了體力。所以釋迦牟尼發願說:“今日吃喝,必氣存智,眾生長壽。”從那以後,牧羊女每天都給他提供乳糜。過了壹月,當他身體強壯時,就在河裏沐浴,洗去汙垢,在菩提樹下打坐七天七夜,終於悟道成佛。所以佛教徒把12月8日,也就是佛陀成道的那壹天,視為紀念佛陀的道教節日。
佛教對南北朝時期的民眾影響很大,甚至引入了民眾的壹些風俗習慣。其中,佛教子弟在臘八節佛光節送粥的行為,逐漸演變為我國臘八節吃臘八粥的習俗。
明清時期吃臘八粥的習俗
明清時期,吃臘八粥的習俗進壹步發展。嘉靖年間編纂的《隆慶誌》中記載“粟、米、高粱、米與豆類混合,用棗、栗、核桃仁等物煮粥食之”。明代劉敏的《李成》也記載“臘八粥作於十二月八日,施者濟貧”。清代《孫舊聞考證》中也有提及:“十二月八日,賜粥,臘八粥也是民所制。它是由大米和水果制成的,獲勝者是擁有許多產品的人。這個故事沿襲了宋朝的故事。”
在臘八這壹天,宮殿、衙門、寺院、百姓家中都會煮臘八粥。到了清代,喝臘八粥的習俗更加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後和王子都要給文武大臣和侍從吃臘八粥,並把米飯和水果分發給寺院,供僧侶們食用。老百姓,還有家家戶戶,都要做臘八粥祭祖。同時,家人團聚在壹起吃飯,給親戚朋友送禮。
臘八粥有多講究?
全國各地都有很多種臘八粥,尤其是北平。白米飯中混有很多物品,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子、桂圓、榛子、葡萄、銀杏、菱角、玫瑰、紅豆、花生等...幾乎不下二十種。壹般在臘月初七晚上開始忙碌,淘米,泡果,削皮,去核,小心翼翼的采摘。然後他們半夜開始做飯,然後用小火燉到第二天早上。臘八粥算熟了。
有些講究的家庭,要先把果子雕成人形、動物、圖案,再放在鍋裏煮。有的臘八粥還會放壹個“水果獅子”。水果獅子是由幾種水果做成的獅子,以去皮曬幹的脆棗為獅身,半個核桃仁為獅頭,桃仁為獅足,甜杏仁為獅尾。然後用糖把它們粘在壹起,放進粥碗裏,就像小獅子壹樣。在壹個更大的碗裏,妳可以放兩只獅子或四只小獅子。更精致的,是用棗泥、豆沙、山藥、山楂餅等各種顏色的食物,揉成八仙、壽星、羅漢等塑像。
臘八粥做好以後,要先拜神拜祖,然後給親戚朋友吃,而且壹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全家人才能吃。吃剩的臘八粥要保存。如果吃了幾天還能剩下,就是好兆頭,代表“壹年以上”的意思。在東北還有壹句諺語“臘八臘八,凍下巴”,意思是臘八很冷。吃臘八粥可以讓人保暖,抵禦寒冷。“臘八粥,妳吃不完。吃了臘八粥,會有大豐收。”關中地區這壹天,家家戶戶都要煮壹鍋臘八粥,好好吃壹頓。不僅大人小孩都吃,還會餵壹些動物、雞、狗,放壹些在門上、墻上、樹上以求好運。
元明清粥的歷史
好了,我們來說說粥的歷史。
元朝對粥也很重視,在神醫胡思慧主編的《飲食是要》中有許多滋補強壯、延年益壽、防治疾病的粥方。比如“補脾胃、益氣”的乞馬粥,其實就是用羊肉和高粱米熬制的粥;此外,還有“治陽衰、五株七傷”的枸杞羊腎粥;有治療疲勞的山藥粥,長期蒸骨,還有麻子粥,馬齒莧粥。此外,李東垣的《食本草》介紹了二十八個方位中最常用的粥類食譜,如綠豆粥、茯苓粥、火麻仁粥、紫蘇粥、竹葉粥等。那時候粥已經很發達了。
到了明代,粥和飲食有了更大的發展。著名醫學家李時珍編纂的《本草綱目》收錄了大量的粥類和食療方劑。漢唐以來最大的食譜書《普濟方》收集了180種粥的食譜,對每壹種食譜都作了全面細致的論述。此外,劉伯溫的《多功能惡作劇》、的《尊生八記》、朱權和王的著作中也有粥的食譜。可見,在明代,用粥治病是非常普遍的。
清代的粥譜更是讓人眼花繚亂。曹廷棟的《保健隨筆》中有102種食療粥的配方,他將藥膳粥分為三類:上品、中品、下品。黃雲谷在光緒年間編纂的《粥譜》是我國最早的藥膳粥專著,載有247個粥方,包括谷類、蔬菜、水果、藥材、藥材、動物等。
南北粥差別很大。
由於種植的食材不同,各地的粥的特點也不壹樣。(以上圖片都是網上的)雖然都是粥,但是南北方在食材的選擇上有很大的差異。北方中原腹地在古代是糧食主產區。種植的作物不僅有谷子、黍、高粱、小麥等糧食作物,還有紅豆、綠豆、紅豆、黑豆等雜類作物。此外,中原地區還盛產各種幹果,如我們常見的紅棗、花生、核桃、松子、杏仁等,主要產於北方地區。這些食材都可以作為粥的主要原料,所以北方的粥大多以糧食、豆類、幹果等食材為主。少數會搭配蔬菜、水果甚至蜜餞,口味壹般比較清淡,少油肉。
不同於北方肉少的粥,南方的粥用料很旺盛,尤其是沿海地區。幾乎任何生物,雜碎,下腳料都可以放進粥裏壹起煮。不管是各種海鮮,還是豬牛羊鮑魚翅,還是牛鞭羊頭腦,都不能煮粥。北方的粥更註重修身養性,以素食為主,而南方的粥滋補功能強,以葷為特色。
至於煮粥,古人也是頗有講究的。袁枚《隨園食單》中文“見水不見米,非粥也;見米不見水,不見粥。會使米水交融,軟膩,然後叫粥。”明末清初,李漁對閑飲部粥的論述更加完善。他認為“粥之重疾,沈積於上清,如糊,熱不均勻”。這是未煮過的粥。如果妳想做好粥,妳必須平衡好米和水的比例,受煎熬的時間和火候。他是這樣描述粥的:“舀水時,壹定要限制在幾勺,做到勺不增滴不減,然後均勻地攪拌加熱,所以粥是飯,不求同而不求異。”
在和平繁榮時期,粥是欣賞和養生的享受,但在戰爭和饑荒時期,黎巴嫩人民對粥的感覺更熱烈。世界再亂,只要他們手裏拿著粥,就踏實了。歷史上有壹個關於粥的典故,叫做“呷粥之聲”。講的是周宣王,有壹年鬧饑荒,壹個大臣在院子裏的大鐵鍋裏煮粥,全家幾百人,主仆壹起喝粥。幾百人喝粥的聲音幾裏外都能聽到。饑荒時期,天帝下令粥濟災民,以壹碗粥安定民心,保家衛國,是最實際有效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