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丁於散敷臍治療小兒腹瀉。

?丁於散敷臍治療小兒腹瀉。

將丁香、吳茱萸、厚樸、枳殼、羌活等分,用小粉碎機磨成極細的粉末,每粒2-3克裝入肚臍,外用活血止痛膏,不要讓藥粉漏出。每天換藥1次,直至痊愈。

平方解

腹瀉的發生主要是由於脾胃功能失調,所以治療原則是調理脾胃,輔以利水。方中丁香溫中養胃,吳茱萸溫腎散寒,枳殼寬理氣,厚樸溫消痞滿,尤以羌活、太陽經督脈、為妙,能祛風勝濕。祛風勝濕,燥濕止瀉。而且小兒各種腹瀉,各有表證,用羌活升陽益氣。

病歷的例子

王,女,出生於15天前。她經常拉肚子,會散水,有時候像雞蛋圖案,壹天5到7次不等或者10次以上。指紋淡,舌苔白滑。用上述方法治療後,3天治愈。

朱,男,2歲,拉肚子半年。經過反復治療,反復使用中西藥,收效甚微。用了5天方法,基本痊愈,隨訪半年。

按:腹瀉是壹種主要由脾胃功能失調引起的疾病。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排便次數增多,大便呈水樣,多發生於夏秋季,壹般多見於2歲以下兒童。這種病主要是內傷、哺乳、脾胃虛弱引起的。泄瀉過度或治療不當,容易導致氣陰消耗,造成陰、陽或陰陽兩傷,甚至導致“脾風遲緩”。長期腹瀉常影響生長發育,形成營養不良綜合征。試試把這個方子塗在臍帶上,療效顯著,而且方子簡單。

肚臍又稱“神闕”。“上帝的缺席,上帝在其中的位置。”會元針灸“神闕為任脈之穴,任脈為陰之海,為手三陰、足三陰之脈氣所收,與杜沖二脈壹起起於少腹。另外,足陽明胃經夾肚臍,足太陰筋紮肚臍,足少陰、沖脈腎經夾肚臍,足厥陰肝經上行入肚臍。另外,神闕穴位於人體中部,類似督脈,連接十二經脈、臟腑、四肢,可達數百脈。所以神闕穴是全身。《養生八疊》講氣功的時候說“行氣歸臍”。有研究認為,人體經絡是熱敏線,藥物通過臍功能蒸鐵,激發經絡之氣,使四肢百廢,經絡臟腑在內,從而達到扶正祛邪,除病的作用。

  • 上一篇:如何趕走家裏的壁虎?
  • 下一篇:如何判斷灰指甲的最佳療法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