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采用輕度過度通氣維持PaO2在80mmHg以上,PaCO 2在30 ~ 35 mmhg。當患者在12 ~ 48h後趨於穩定時,氧飽和度可維持在>:90%,為了盡量減少肺氣壓傷,此時可允許PaCO2稍有上升。
(2)無肺實質疾病:
如患者無明顯肺實質疾病,可設定呼吸頻率為60 ~ 80次/分,吸氣壓力約25cmH2O,呼氣末正壓2 ~ 4 cmH2O,吸氣時間0.2 ~ 0.4s;呼吸機流量為20 ~ 30l/min。
(3)當存在肺實質疾病時:
當有肺實質疾病時,可采用較低的呼吸機頻率和較長的吸氣時間,呼氣末正壓可設定為4 ~ 6 cmH2O。如果氧合改善不理想,可以使用高頻呼吸機進行治療。
糾正酸中毒和堿化血,可通過過度換氣、改善外周循環和使用碳酸氫鈉使血液pH值升高至7.45 ~ 7.55。
維持體循環壓(1)和正常血壓;
使用血管擴張劑後出現容量丟失或血壓下降時,可使用5%人血白蛋白、血漿或輸血。
(2)使用正性肌力藥物:
多巴胺2 ~ 10可用?;g/(kg·min),和/或多巴酚丁胺2 ~ 10?;克/(千克分鐘).
藥物可降低肺動脈壓力PPHN,這可由肺血管發育不良、發育不全或功能失調引起。藥物治療的目的是松弛肺血管平滑肌,擴張血管,但不同病因引起的PPHN對藥物的反應不同。血管擴張劑往往不能選擇性擴張肺動脈,其臨床療效往往有限。隨著NO吸入的發展,體外膜肺氧合的應用減少,患者住院時間縮短,但總體死亡率不夠明顯。還應該考慮NO吸入的成本。因此,有必要重新考慮在這個“無時代”被遺忘的藥物治療。可以嘗試:
(1)硫酸鎂:
能拮抗Ca2進入平滑肌細胞;影響前列腺素的代謝;抑制兒茶酚胺的釋放;降低平滑肌對血管收縮藥物的反應。硫酸鎂用量:負荷200mg/kg,靜脈滴註20分鐘;維持劑量為20 ~ 150mg/(kg·h),可連續靜脈滴註1 ~ 3天,但應監測血鈣和血壓。有效血鎂濃度為3.5 ~ 5.5 mmol/L
(2)妥拉蘇林:
1 ~ 2 mg/kg靜脈註射,10min註射;維持量為0.2 ~ 2mg/(kg·h)。妥拉唑林在PPHN很少使用,因為它有不良反應,如消化道出血和全身性低血壓。
(3)前列腺素和前列腺醇(前列環素):
PPHN患者前毛細血管存在前列環素合酶缺乏,前列醇(前列環素)可使牽張引起的肺表面活性物質分泌增加;缺氧時,前列腺素(PGI2)對降低肺血管阻力尤為重要。近年來,已證實氣管內應用前列醇(PGI2)可選擇性降低肺血管阻力。前列腺素I2和磷酸二酯酶5抑制劑的組合具有協同作用。臨床應用:
①前列腺素E1:平時維持量為0.01 ~ 0.4?;克/(千克分鐘).
②前列腺素(前列環素):初始劑量0.02?;g/(kg·min)在4 ~ 12h逐漸增加到0.06?;g/(kg·min),並保持;可用3 ~ 4天。
(4)肺表面活性物質:
成功的PPHN治療依賴於在使用呼吸機時保持肺的最佳擴張狀態。肺容量低導致間質牽引力降低,進而肺泡萎陷,FRC降低;但是,肺泡過度擴張造成肺泡血管受壓。由於均勻的肺擴張,適當的V/Q與PPHN的治療密切相關。應用肺表面活性物質可使肺泡均勻擴張,肺血管阻力下降,可見其療效。
(5)磷酸二酯酶抑制劑:
NO引起的肺血管舒張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可溶性cGMP的增加。抑制鳥苷酸環化酶活性可以阻斷NO供體的作用,表明該途徑在NO中起重要作用。CGMP被特異性磷酸二酯酶(PDE5)滅活。雙嘧達莫是磷酸二酯酶5的抑制劑,在動物實驗中可使肺血管阻力降低35%。紮普斯特(敏喘寧)霧化吸入可顯示選擇性肺血管擴張。PDE5與吸入NO有協同作用,動物實驗表明,吸入NO 6ppm加zaplaster可使肺血流量增加88%。
磷酸二酯酶5抑制劑用於預防反跳性肺血管痙攣:PPHN在停藥時(尤其是停止應用NO後)可出現反跳性肺血管痙攣和肺動脈高壓,表現為肺動脈壓升高40%,使用磷酸二酯酶5抑制劑可明顯減少反跳。該治療方法的臨床應用前景有待進壹步觀察。
讓孩子保持冷靜。
(1)嗎啡:
每次0.1 ~ 0.3 mg/kg或0.1mg/(kg·h);還是用芬太尼3 ~ 8?;克/(千克·小時)維護。
(2)肌肉松弛藥:
必要時使用潘庫溴銨等肌松藥,每次劑量為0.1mg/kg,維持量為0.04 ~ 0.1 mg/kg,每1 ~ 4小時1次。
相關診療知識:呼吸內科、心血管內科
治療費用:市內三級醫院大概(5000-1萬)。
治愈率:20-40%
療程:30天
治療:藥物治療和支持療法。
相關文章
[新生兒肺動脈高壓的癥狀]
【新生兒肺動脈高壓是怎麽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