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黃帝內經》是壹部綜合性的醫學著作,由多人完成。成書於戰國至秦漢,東漢至隋唐繼續修訂補充。它是中國最早的醫學經典,對後世中醫理論的建立影響深遠。
該書由《蘇文》和《靈樞》兩部著作組成,奠定了中醫陰陽五行、脈象、藏象、經絡、病因、病機、癥狀、診斷、治療、養生、運氣等理論。其基本素材來源於我國古代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床實踐和簡單的解剖學知識。
這本書為理解人體生理、病理、診斷和治療奠定了基礎。是國內影響較大的醫學著作,被稱為醫學始祖。
2.難經,原名黃帝八十壹難經,又稱八十壹難經,是較早的中醫經典著作。關於作者和寫作時間,歷來眾說紛紜。壹般認為該書的成書時間不晚於東漢,其內容可能與秦越人(扁鵲)有關。
難經中的“難”字,就是“難問”或“難”的意思。這本書裏有八十壹道難題。以問答的方式,對中醫的壹些理論問題進行探討,包括脈診、經絡、臟腑、陰陽、病因病機、營衛、穴位、針灸、病證等。
《難經》被認為是能永陵、蘇的中醫經典著作,其點診方法、對奇經八脈、三焦、命門的論述均為後人所繼承。
3.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壹的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是現存最早的中醫著作。源於神農氏,代代相傳,東漢時匯編成書。
《神農本草經》共分三卷,載有365種藥物。分為上中下三類。其言簡意賅,成為中醫理論的精華,是中國第壹部系統總結中醫的著作。
四、《傷寒論》為東漢張仲景所撰,晉代王叔和所編。它是中國第壹部完整的理、法、方,理論聯系實際的經典醫學著作。這本書大約寫於公元200 ~ 210年。
書中收錄了113個方藥,系統分析了傷寒的病因、癥狀、發展階段、治療方法,根據六經分類確立了傷寒的辨證論治原則,奠定了理、法、方、藥的理論基礎。
這本書奠定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理論基礎,對後世醫學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