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氣溫下降,很多市民感到手腳冰涼,關節疼痛,怕冷。專家指出,這種情況與血流不暢有關。為此,建議搓三個“溫體穴”,並建議大家在空閑時不妨多按摩,可以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禦寒保暖的作用。熱身和加強陽和揉湧泉穴湧泉穴位於腳的中心。用手掌快速摩擦,直到感覺到熱為止。每天早上和晚上睡覺前,揉湧泉穴90次,再揉每個腳趾90次。中醫認為,人體的許多經絡都聚集在足底,與全身的所有器官、組織和器官都有密切的聯系。特別是刺激湧泉穴,有利於補腎壯陽,強筋壯骨。堅持揉這個穴位,可以改善手腳冰涼的癥狀。溫關節位於手背第壹掌骨和第二掌骨之間,第二掌骨中點附近,按合谷穴,也就是壹般人常說的虎口。天氣寒冷引起的關節炎、肩周炎,可以通過按摩合谷穴來治療。按摩合谷穴的頻率為每分鐘30次左右,以按摩時有酸、麻、脹感(即“上火”現象)為佳。孕婦壹般不按摩合谷穴。用耐寒力揉足三裏。此穴位於小腿前外側膝下3寸,脛骨前脊外約壹橫指處。此穴屬於足陽明經,足陽明經是壹條氣血充盈的經絡,對經絡氣血通暢有重要意義。如果能堅持每天按摩,可以增加身體抵抗力,提高耐寒能力。腳底有很多穴位。如果註意按摩,對身體會非常非常好!這裏有壹張腳底穴位圖,供妳參考。& lt?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gt;基於手掌常識的手診在中國也有很長的歷史。商代甲骨文中就有掌紋辨病的記載。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認為人體局部和整體是辯證統壹的。靈樞還有診斷魚際紋、爪甲的方法。到了唐代,王超介紹了小兒指紋診斷的方法。後來經過中外研究者的探索和實踐,不僅可以預測和治療生理疾病,還可以從心理上調節和治療疾病。1956年,我國制定了十指指紋分析法,並應用於臨床和司法系統。1966之後,國內壹些醫院利用手紋和腳印的特征來鑒別嬰兒,使皮紋學應用於臨床。“從外面知道的。”“妳看外面,知道它的內臟,就知道哪裏不對了。”“裏面有東西,就壹定在外面。”“手心熱的人腸裏熱,手心冷的人腸裏冷。”“手掌信息封閉全身。”這些認識是古代醫家診斷疾病的重要方法之壹。事物的各個部分都與整體相似,這是全息律的基本法則。德國著名哲學家康德指出,“手是人的外在心靈”,人以五臟為中心形成壹個有機整體,通過五臟六腑和經絡溝通表裏,運行氣血。“十指連心”。現代解剖學證實,手神經與大腦直接相連。當臟器發生病變時,由自主神經傳到大腦,再通過腦脊髓神經將變化顯示到手上。比如:中風前的預感,無名指麻木,移至中指,或食指麻木;再比如:腦出血後,偏癱的人手掌腫脹,紫紅色,冰冷,雙手掌紋很快變淺。現代醫學認為,疾病刺激會通過神經系統傳到大腦,再通過脊神經反映到手上。手掌皮膚比其他皮膚有更多的神經纖維網絡和各種神經末梢。因此,壹個人的身心健康、遺傳等因素,自然會在他的手掌中反映出過去和未來的健康信息。古代醫家曾指出“面診不如身診,身診不如骨診,骨診不如手診”。2002年5月,為使手診醫學科學化、系統化並應用於臨床,教育部獲得“博士學科專項研究基金”,將手診醫學研究列入國家項目。手診原理手上有86個穴位和224個奇穴,十二條正常經絡,與身體所有器官相關的穴位都集中在手上。手掌與人體的前部相連,手背與人體背部的各個器官相連,所以身體內部是否有任何異常都可以通過經絡和穴位傳遞到手的各個部位。疾病的信號會通過神經、血管、經絡反應到手掌的不同部位,手掌某壹部位的形態變化,其中特異性和規律性的變化,是通過看掌色和內臟來診斷疾病的依據。病在肺,掌色淡或黃而失光。多為貧血,掌色青白,提示可能是血瘀。黑色-腎臟和腎上腺(副腎)的疾病。紫色-循環系統疾病和呼吸困難、缺氧、中毒、血瘀等癥狀。黃色——病在肝膽。紅色——病在心上。紅掌是多血質體質,如果太紅,有中風的危險。手掌顏色和壹些過度的飲食會造成手掌顏色的暫時變化。在手診中,要掌握飲食引起的手掌顏色變化,才能正確做出1。多吃橘子、胡蘿蔔、豆腐皮的人,容易變黃。2.吃青菜多的人,手掌往往是灰色的。3.多吃小豆(赤小豆)和蘋果醬,手掌顏色比正常人紅。4.吃黑豆黑芝麻多的人,手掌比正常人黑。這些由飲食引起的手掌顏色變化是正常的變化。中和掌色診斷1。手掌發白、無血色,提示營養不良、貧血或肺部有疾病;失血過多、術後體虛、產後體虛的手掌多為白色、暗沈。2.手掌暗沈者提示有腎病,手掌發青者性格冷淡內向。3.手掌呈深紅色的人,表示內心充滿了火。4.手掌皮膚柔軟紅潤如緞者,易濕熱痛風。5.大部分紅掌的人都很好客。如果紅色變暗,說明心臟功能不好。如果手掌突然變成紅茶,可能是腦出血即將發生的征兆。6.指尖皮膚發紫,說明體內缺氧,可見於肺功能不全、肺心病、動脈痙攣。7.手掌出現紅色網狀毛細血管,說明維生素C缺乏。8.手掌皮膚充血發紅多為酗酒者、肺結核、風濕性心臟病。9.除了經常練氣功的人的手掌顏色外,大魚際和大魚際的深紅色或紅白相間的顏色在年輕女性的特殊情況下表示懷孕。10.紅白相間的手掌出現花崗巖狀紅點,俗稱朱砂掌(肝掌)——指手掌大、魚際處出現紅點,不高於皮膚,界限分明。紅色區域是帶有壹小塊玻璃的淡白色,松弛後變成紅色。朱砂掌的掌溫比普通人高,所以看起來比較暖和。出現朱砂掌可以說明妳得過肝炎。如果紅斑呈深紫色,說明病情已經遷延或大部分肝細胞已經受損。有些肝病患者由於患病期間無明顯體征,肝病痊愈後並不自知,卻在手掌上留下了朱砂掌。體內雌激素的增加也是朱砂掌產生的原因之壹,所以個別孕婦在孕期也能看到朱砂掌。此外,維生素缺乏、肺結核、風濕性心臟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糖尿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砷中毒等也可出現朱砂掌。握手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禮儀,但它也透露了很多健康的信息和個性。所以掌握壹些手診知識在實際交流中是很有用的。先伸手,看對方伸出時拇指和食指之間的開口距離。1.拇指和食指在30度以下張開。主要的人小心謹慎,保守自私,不喜歡改變自己和周圍的環境。壹般身體比較弱。2.拇指和食指呈45度張開。主要的人是靈活,適應性強,慷慨,熱愛自由,獨立和富有同情心。總的來說身體還是比較健康的。3.拇指和食指呈90度張開成,表示慷慨、開朗、勇敢,極有主見,不易受環境束縛,但往往粗心大意、浪費、自我中心。壹般來說,身體機能比較旺盛,但肝火旺盛。二、手感握手時要看到對方,只要感受壹下對比,就會發現每個人給妳的感覺都不壹樣。(1)手感對比1。手涼感:脾腎陽虛。身體虛弱怕冷,消化吸收能力差。2.覺得熱:主要是心腎陰虛。易怒,上火,失眠,多夢,神經過敏。3.感覺濕:心脾兩虛。容易疲勞和虛弱。手心出汗的人多為脾胃積熱,心火旺盛,心理壓力大,容易精神緊張。4.手幹感:主肺脾兩虛。皮膚幹燥容易感冒。5.黏膩感:主要內分泌失調。尤其是糖尿病更為常見。6.感覺溫暖濕潤:五臟六腑和諧。身體健康。(2)手感溫度1。手感發熱(1):握手時,對方感覺比正常人更熱。如果越握越覺得熱,就是壹種多炎的實熱。但再抱的時候,反射不是很熱,往往是壹種虛火,可見於甲亢和肝腎陰虛。多見虛火上浮,失眠多夢,心煩口幹口苦,咽炎,高血壓,糖尿病,陰虛勞熱等。(2)掌熱:失眠多夢、心煩口幹口苦、咽炎、糖尿病、便秘等。(3)手指熱:多見高粘度、高甘油三酯、高血壓、易疲勞的血液。2.手冷感(1)手冷感:感覺比正常人冷者可見於脾腎陽虛、甲狀腺功能減退、微循環障礙、經絡運行不暢、乏力、感冒、心慌、月經不調。2)手心冰涼:多為脾胃虛寒,脾胃消化吸收系統差,易消化不良,大便稀溏,乏力貧血。女性常見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白帶過多等。(3)手指冰涼:多為心臟功能弱、血液循環不暢的癥狀,易出現乏力、入睡困難、多夢、心悸、神誌不清、頭暈、頭痛等癥狀。3.寒熱交錯1)手指發熱、手心發冷或手指發冷、手心發燙或壹手發冷壹手發燙多為陰陽失調。熱天怕熱,冬天怕冷的比較常見;吃熱了上火,吃冷了覺得冷;上熱下寒,虛則不補;月經不調,心緒煩亂,失眠多夢,易患咽喉腫痛,下面手腳冰涼等內分泌失調。(2)手掌冬天怕冷,夏天熱者多為血虛。健康的手掌冬暖夏涼。只要握手的時候感覺到對方的手,握手也是壹種學問,但是握手的時候首先要知道自己身體素質的手感溫度,然後才能比較。三。講義-手背穴位圖(楊)輸入:三易來源:手針療法研究時間:2006-05-03字體:大中小手背穴位1。額穴:食指第壹指節橈側紅白肉。適應癥:頭痛、胃腸痛、闌尾炎、嘔吐腹瀉、膝關節炎、腳踝和腳趾關節扭傷等。2.頭頂:中指第壹指骨橈側的紅白肉。主治:頭頂頭痛、神經性頭痛、痛經。3.偏心點:無名指第壹指節尺側的紅白肉。適應癥:偏頭痛、胸痛、肋間神經痛、肝膽疼痛。4.後點:小指第壹指骨紅白交界。適應癥:頭痛,扁桃體炎,臉頰疼痛,手臂疼痛和呃逆。5.頸穴:第二掌指關節尺側緣。適應癥:落枕、頸部扭傷。6.喉穴:手背第三掌指關節尺側緣。主治:咽喉炎、急性扁桃體炎、牙痛、三叉神經痛。7.眼點:拇指和指骨的尺骨紅白肉。主治多種眼部疾病,如紅腫疼痛、視力模糊、青光眼等。8.肩穴:食指掌指關節橈側的紅白肉。肩部疾病的適應癥,如肩部扭傷和肩周炎。9.胸穴:拇指和指骨橈側紅白肉。主治:胸痛,吐瀉,癲癇10。棘點:小指掌指關節尺骨紅白肉。主治:韌帶扭傷、腰痛、椎間盤突出、骶尾部疼痛、耳鳴、鼻塞。11.坐骨穴:位於第四、五掌指關節之間,第四掌指關節附近。適應癥:坐骨神經痛、髖關節及臀部疼痛。12.會陰點:小指第壹指骨橈側的紅白肉。主治:會陰痛、痛經。13.腰腿穴:手背腕橫紋前壹寸五穴,第二伸肌腱橈側,第四伸肌腱尺側,主要用於腰腿痛和腰扭傷。14.踝穴:拇指掌指關節橈側紅白肉。適應癥:腳踝扭傷。15.踏點:手背腕橫紋中點。適應各種原因引起的血壓下降。16.呃逆點:手背中指第二指關節橫紋中點。主治打嗝。17.腹瀉點:手背第三、四掌指關節之間,上方壹寸。腹瀉的適應癥。18.熱點:手背中指橈側蹼。主治:發熱、眼疾、腹瀉。19.癢點:手腕橫尺側緣前壹寸,紅白肉交界處。適應癥:皮膚瘙癢和疼痛。第二,講義-手掌內(陰)側穴位圖
上一篇:誰能讓我壹個月瘦20斤?!下一篇:考研黑暗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