蟎蟲:紅色的包,首先發生在嘴和眼睛周圍,以及腹部和四肢內部。
真菌:潰瘍樣,多在頭頸、背被、側腹、尾根。
膿皮病(即細菌感染):在無外傷的情況下,突然發現指甲大小的痂,毛發隨痂脫落,新生皮膚紅潤。容易發生在背部、後腿、臀部。
但是!但是!!
每只狗的體質不同,感染的嚴重程度也不同。另外,感染往往是壹起發生的,所以外觀可能和我描述的有很大不同。
膿皮病可以是原發病,但如果原發病是蟎蟲或真菌,膿皮病就會是繼發性的。
同時,膿皮病加重了蟎蟲和真菌的感染。
因此,蟎蟲和真菌都必須用膿皮病治療才能有效。
膿皮病的外用藥:壹劑。
0.5%甲硝唑300毫升
慶大黴素80000×10。
利多卡因10
林可黴素12(如有化膿可多給)
這三種藥物可以混合在壹起儲存在冰箱裏。
用法:每日3-4次外用。
提示:
倒針劑的時候要特別註意碎玻璃,不然吃藥的時候會傷到妳和狗狗。
比較方便的是準備壹個帶噴頭的壓力瓶,把狗狗的毛打開噴壹噴,然後揉壹揉。
近距離噴,避開臉,遮住眼睛。
除了真菌
巴哥屬於比較容易得皮膚病的壹個犬種(沙皮比巴哥更容易得皮膚病),對真菌特別敏感。
蟲子雖然是短毛,但是毛比較厚,緊貼皮膚的細毛多,導致皮膚透氣性差。很多人認為狗的皮膚上沒有汗腺,身體不會感到熱,這是極其錯誤的。
沒有汗腺只能說明軀幹皮膚不出汗,但不代表沒有神經細胞,沒有熱交換。
人類的指甲沒有汗腺,甚至沒有神經細胞。但是,我們可以感覺到,我們的指甲刷完指甲油後,馬上就不能呼吸了,這就是最好的解釋。
夏天狗脫毛,冬天長毛,就是皮膚需要熱量交換和呼吸的最好證明。
好的,之後,狗狗的皮膚需要呼吸。真菌又是什麽?
木耳就是我們的腳氣,就是腳氣,但是我們是長在腳上的。
想想腳氣這個名詞,又濕又熱又不透氣。
妳知道旺季吧?這是悶熱的夏天。
所以真菌犬在夏季有必要剃毛,保持透氣性,便於發現病變和用藥。
發現壹處損傷,表明至少有三處損傷。
發現了五處損傷,表明遍布全身。
治療:
皮特芬噴霧劑(比奈。鹽酸阿爾弗雷德噴霧劑),每日3-4次,外用全身。
如果真菌極其嚴重,可以口服(請看成分也是特比奈。鹽酸阿爾弗雷德)。
口服抗真菌治療對肝腎有損害,最大劑量3天。
特別提醒:狗狗的腳墊和腳趾縫也是真菌多發的地方,發紅就是表現。可以用達克寧散(不是達克寧軟膏)往裏面撒,保持幹燥。
壹天n次
那只狗壹逃跑就掉了下來。飯法只能勤掰腳趾撒藥。太浪費了。
真菌是壹場持久戰,很可能伴隨狗狗壹生。每壹次勝利都是階段性的。今年夏天治好了,明年夏天再來。
聽起來是不是沒希望了?想想妳的腳氣被誰徹底治好了。人生就是這樣。
所以做好預防很重要,初夏可預見的給自己剃毛(沒生過病的狗狗不要剃毛)
日常護理也很重要。我把它作為單獨壹項,以後再說。
人犬交叉感染:這個可以100%確定。人對真菌極其不敏感。我們的床上躺著上千萬的真菌和蟎蟲,我們卻安然無恙。這也是不建議狗狗睡覺的原因。99%的狗的真菌都是被人類感染的。
第三是蟎蟲。
首先明確壹點,人體的皮膚結構和狗是完全不同的,不用擔心被感染。
皮膚的酸堿度不同:人體皮膚的酸堿度在5.5左右,呈弱酸性,能抑制多種微生物的繁殖和發展,蠕形蟎的整體數量可自然控制在壹定範圍內;狗皮的pH值在7.0左右,呈中性,非常適合蟎蟲等節肢動物的生長繁殖。
表皮生理結構不同:人的表皮約10-15層,組織結構復雜,若蟲對表皮的破壞有限;狗的表皮只有3-5層,組織結構比較簡單,受損比較多。
表皮代謝周期不同:人體表皮代謝周期為28天,蠕形蟎從孵化到成蟲再到死亡的周期約為15-24天。蟲體和部分蟲卵可隨代謝死亡的表皮壹起脫落,大大減少整體數量;犬表皮的代謝周期為21天,新生表皮是孵卵和若蟲生長的最佳溫床。
表皮外分泌腺則不同:人體表皮分泌腺遍布全身,大部分液化的昆蟲屍體及其分泌物、代謝物、致病菌和膿液可隨汗液排出;狗的腳底只有外分泌腺,液化的昆蟲屍體和代謝廢物容易堆積在毛囊和皮脂腺中。即使藥物殺死了體內的蟲體,蟲體腐爛液化後的外源蛋白(也稱外源蛋白,是指在其他動植物體內形成的不同於自身蛋白的蛋白)停留在表皮,排斥機體皮膚,形成膿皰,進而感染膿液,形成膿皮病。
好了,我說了很多只是想讓妳知道,沒什麽好擔心的,妳很安全。
治療:
註射用伊維菌素或多拉菌素,由於蠕形蟎的生長周期為15 ~ 24天,建議每周使用壹次,連續使用8周。
藥浴和二甲雙胍局部外敷也是很好的治療方法。壹般建議每5天使用壹次,連續使用8次以上。
二甲醚有壹定的毒性(說明書會說相對安全)。如果不太清楚用量,建議用中藥洗澡。
藥浴的方子作為壹個特殊的項目,後面再討論。
蟎蟲狗必須刮毛,我的意思是他們必須。
因為性感會留在頭發裏,它會壹代壹代無休止地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