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寶寶睡著後都像小天使壹樣柔軟可愛,但是壹覺醒來就會變成小惡魔,尤其是寶寶大聲尖叫的時候,父母會覺得很禿。
要說尖叫這個“噱頭”,家長也說不清寶寶什麽時候開始有了。總之寶寶很喜歡,每天都要尖叫兩次給爸媽看。
但是父母壹點都不喜歡,反而很頭疼,因為寶寶時不時的尖叫不僅刺耳,而且不規律。如果在家裏還好,在公共場合難免會打擾到別人。
陳琳家的孩子現在癡迷於“尖叫”。結果他們和同事壹起去單位吐槽,發現壹個同事的孩子也有同樣的情況。兩個人也算是找到了知音。
兩個孩子,不管是心情好還是因為什麽事不開心,或者是自己覺得無聊,都要喊。用陳林的話來說,他們就像每天“吊嗓”的唱戲師傅壹樣。這個我不知道,但我以為他們是跟老師學的。
同事們對這種說法都很肯定,也吐槽孩子不分時間地點的“尖叫”。有壹次,她帶著孩子出門,正在排隊結賬。孩子不知道怎麽起來,這樣不好,讓她很尷尬。壹次又壹次的向別人道歉。
家裏有“尖叫寶寶”的家長,應該都嘗試過探索孩子尖叫的規律,但最後都失敗了,因為他們發現孩子在打開尖叫的“開關”後,會生氣尖叫,玩遊戲後也會尖叫。沒有具體的法律可循。
其實家長不用太擔心。這是2 3歲孩子特有的表現,也是這個階段孩子的普遍行為。孩子4、5歲左右,會減少甚至消失。只要家長合理引導,這個階段會順利度過。
說實話,要想正確引導寶寶,建議家長先了解原因再處理。否則,就算妳想“降服”這些“小惡魔”,也真的無從下手。
1)是為了發泄自己不開心的情緒。
人在任何年齡都會不快樂。成年人通常通過打遊戲、做運動來發泄情緒,孩子也需要發泄,所以尖叫是他們釋放不快的方式。
不像成年人,他們有理性思考的能力,他們會悄悄的慢慢的整理自己不開心的情緒。他們只是自己發泄自己的情緒,所以不會在意是否打擾了別人。
3)尖叫是孩子的“遊戲”。
“初出茅廬”的嬰兒必須探索自己。在探索了聲音之後,他發現他可以把聲音調大調小,這讓他覺得很有趣,於是他把它當成了壹個遊戲,尖叫只是他在玩而已。
4)如果語言能力不達標,尖叫就成了壹種本能。
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需要壹個過程。當孩子還沒有完全掌握語言表達的技巧時,往往會因為不會表達而焦慮,或者因為父母不理解自己而急躁,會本能地尖叫。
如果孩子因為表達不清楚而尖叫,那麽家長應該表現出更多的耐心。在孩子焦慮的時候,耐心安撫孩子,慢慢引導他壹點壹點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另外,為了更好地滿足寶寶探索聲音的欲望,家長還可以給寶寶提供對著合適的地方尖叫的機會,讓寶寶充分探索和理解自己聲音的特點。
今日話題:妳家裏有“尖叫寶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