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中醫針灸綜合治療失眠

?中醫針灸綜合治療失眠

睡眠是生命的必要過程。據研究,壹個人不吃東西最多能堅持壹個月,不睡覺是活不過10-14天的。很多都是睡眠不好造成的。睡眠也與人的壽命有關。因此,保持科學的睡眠非常重要。壹般來說,青少年每天需要睡8-9個小時,中年人需要8個小時,老年人需要7個小時左右。然而,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社會競爭的加劇,這種疾病正在增加,並從中年人向年輕人蔓延。

又稱“失眠”,是壹種以入睡困難為特征的綜合征。輕者難以入睡,睡著了容易驚醒。醒來後就再也睡不著了,有時候睡著就醒了。嚴重的話,他們會整夜睡不著覺。常伴有頭痛、頭暈、心悸、健忘、多夢等癥狀。失眠多由化學源不足和精神營養不良引起;陰虛火旺,陰不斂陽;良知膽怯,心神不寧或痰熱,實火,心神不寧。這種綜合征多見於西醫,神經癥和貧血。

失眠的機制和作用;

古代已有記載,失眠的機理和作用在於協調陰陽,從而達到目的。

(1)陰陽調和:

《靈樞根結》壹章說:“用針關鍵是要懂得調陰陽,調陽調陰,精為光,順氣使神藏於內。”闡述了疾病具有協調陰陽的功能。在正常睡眠的情況下,人體維持著相對平衡的陰陽狀態。如果造成困擾,如心脾兩虛、陰虛火旺、膽小怕事、胃氣不和等。,會導致陰陽不和,失眠。關鍵是根據證候的屬性,調整陰陽虛實,使之下降,使機體歸入“陰陽秘”,恢復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陽強陰弱,會導致失眠。相反,陰虛和楊燦不足會導致嗜睡。兩者都要按的亥、神脈來執行,但失眠要陰陽雙補,嗜睡要陰陽雙補。

(2):

強身健體是為了幫助抗病;祛邪就是祛邪。有些情況下,失眠的發生發展也是正氣與邪氣鬥爭的過程,針灸能做到這壹點,所以能收到功德。比如胃氣不和、心火過盛、痰熱內擾、肝郁化火證等引起的失眠,都是由邪氣引起的,長期會損傷正氣,使失眠更加纏綿難愈。這時針灸是用來扶正祛邪的,針灸都有扶正的作用;針刺瀉下放血有祛邪作用,但必須結合穴位的特殊性來考慮。

(3):

人體的經絡“內屬臟腑,外屬四肢”,十二經脈和陽經的分布屬於六腑。陰經屬於四肢五臟,通過十五絡脈的聯系溝通表裏,形成血液循環的通路,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經絡、氣血、臟腑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失眠可與氣血不和、臟腑失調有關。這些病理特征都可以反映在經絡上,針灸可以調整經絡和臟腑的氣血平衡,從而改善睡眠。

針灸:

艾灸方法

穴位:三陰交、神門、心俞、百會、內關、

操作:

(1),隔姜灸:每穴可用5-10強灸,每晚1次,5次為1個療程。

(2)溫和灸:每穴可灸10-15分鐘,每晚1次,7次為1個療程。

(3)用芹菜根分離出來的艾條灸:取新鮮芹菜根,切成0.2厘米的薄片,放在穴位上。艾條灸3-5強,每晚1次。

(4)珍珠粉灸:取珍珠粉、丹參粉、硫磺粉、冰片,混合均勻,填滿。

艾灸臍窩,每晚1次,7次為1個療程。

(5)朱砂灸:取雙腳湧泉穴,將朱砂3-5g研成細粉,用壹塊幹凈的白布,塗少許膏,將朱砂均勻地粘在表面,然後敷在湧泉穴上,用膠布固定,用前用熱水洗腳,睡前敷。

真皮針

取穴:常見穴位:頸椎1 ~ 7兩側,胸椎5 ~ 12兩側。

備用穴:額、頭、眉弓、神門三陰交。

練習:

以上部位均取,皮膚針主要用在常用穴位的兩側輕拍,手法輕或中度。從頸椎開始,從上到下輕敲兩次。然後在胸椎5 ~ 12處橫刺,每橫三針。0.5 ~ 1.5 cm內穴位表面常規叩擊20 ~ 50次。額頭橫打三條線,頭打成網狀。和以前壹樣的技術。局部皮膚潮紅或微出血為宜。每天或隔天1次,12次為壹個療程,療程間隔壹周。

註意事項:

(1),此法用於失眠患者。且對病程短者療效好,對病程長的老年人療效差。

(2)皮膚紮針紮,這種方法要由專業人員來實施。

(3)針灸治療失眠應結合自我心理調節,保持規律的生活方式,適當緩解。

耳穴壓丸

取穴:常用穴:心、緣、神門。

備用穴位:腎、皮質下、肝、內分泌、脾。

練習:

壹般只選擇常用點,效果不明顯時選擇備用點1-2。貼紙可以用種子、綠豆或冰片(事先準備成米粒那麽大的顆粒)做成,壓在洞的壹邊。然後按壓各穴位1分鐘,使耳廓充血發熱。使患者每日按壓耳穴3 ~ 5次,睡前1次,每穴時間約1 ~ 2分鐘。隔天換貼片1次,兩邊穴位交替貼敷。10次為壹個療程,間隔4天。

註意事項:

(1),此法多用於新獲得性或輕度失眠,有壹定的預防作用。

(2)根據筆者的經驗,關鍵是睡前半小時按壓,如果能配合溫水泡腳10-15分鐘或* * *腳3-5分鐘,效果會更好。

(3)這種方法,醫生確定穴位區域後,可指導家屬自行按壓。

耳穴埋針

取穴:常用穴:心、腎、中緣、神門、皮質下。

備用穴位:胃、肝、枕、脾。

練習:

取所有共同點,效果不明顯時,酌情加備用點。耳穴經嚴格消毒後,將釘形皮內針埋入並用膠布固定,使患者每日按壓3 ~ 4次,即可感到輕微疼痛、腫脹、發熱。壹次壹只耳朵,耳朵交替。3 ~ 5天更換埋針1次,2次為1個療程。治療間隔為5天。

註意事項:

(1),此法用於重度失眠患者。

(2)應用此法時必須註意嚴格消毒,夏季不宜使用此法,以防感染。

(3)如果第二療程無效,應使用其他方法。

刺血

穴位選擇

常用穴位:阿是穴。

備用點:內中魁。

練習:

先用耳穴探測儀或探棒仔細測量耳根的敏感點,並做好標記。常規消毒後,用消毒彈簧針或三棱針快速刺破,出血如綠豆大。每次只刺壹側,每天或隔天1次,雙耳交替。若療效不明顯,可加針刺另壹側內中穴。5 ~ 7次為壹個療程。

註意事項:

(1),觀察治療時間早上或下午較好,晚上效果較差。

(2)此法的關鍵在於準確找到阿是穴(敏感點)。壹般在手指外側指骨中點附近刺內中穴,可擠壓出血。

(3)註意嚴格消毒。

體針加貼敷

取穴:常見穴位:百會、四神聰。

備用點:湧泉。

練習:

把上面的點都拿下來。常見穴位針灸。先針刺百會穴,向前橫刺1寸,每隔2分鐘從左至右進行快速均勻的撚轉手法,再重復前壹種方法3次,使患者能穿針48小時。百會起針後,循著四智針,都向前刺了1寸。用提插技術,輕、快、勻地運針2分鐘,間隔壹段時間,再重復前面的方法3次,使患者24小時取針。針取出後,就和以前壹樣了。這樣9天為壹個療程,療程間隔3天。

備用點通過粘貼來應用。將珍珠粉、朱砂粉、大黃粉和五味子粉混合均勻。每次取3g,用鮮竹汁調成糊狀,分成兩份,貼在5cm×5cm大小的醫用膠帶上。每晚睡前貼於左右湧泉穴,連續9天為壹療程,療程間隔3天。

註意事項:

(1),此法采用長時間留針的方法,要註意穴位的局部嚴格消毒。針頭應使用壹次性無菌毫針,以防針頭斷裂。留針期間不要洗頭。

(2)此法用於重度失眠。

、針灸、

  • 上一篇:馬錢子的功效與作用
  • 下一篇:如何鍛煉小指肌肉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