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關節病的重點是祛寒濕
郭仁
骨骼和關節的健康與運動功能有關。很多人由於意外或重體力活動,容易發生骨關節病,給生活帶來不便和困擾。在此,我給大家介紹三種常見骨關節病的中醫治療方法。
肩周炎中醫也稱“肩漏”、“肩凝”,表現為肩部周圍疼痛,肩部活動受限。這種病是由於勞累過度,或年老體衰,肝腎氣血不足,風寒濕等邪氣侵入肩經所致。中醫以滋補氣血、補益肝腎、溫經通絡、祛風除濕為治療原則,多以針灸、針刀和局部理療為綜合治療手段。早期(1個月)不適合運動,需要減肥;在附著期(3-6個月),需要配合“手指爬墻”、“手握在手上”、“手握在體後”等獨立的雜技活動。緩解期(6個月後)要註意保暖,適量運動。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中醫稱為“膝痹”、“骨痹”、“肌肉痹”,表現為疼痛、腫脹、屈伸不利、活動受限等。多由慢性膝關節疾病、負荷過重、局部損傷、長期居於寒冷潮濕之地、風邪、寒濕侵入筋骨、氣血津液停滯、筋骨失溫失養所致。這種情況下的治療應該是滋補肝腎,強筋壯骨,采用中藥內服外敷、熏蒸、針灸、按摩等多種方法進行綜合治療。陽陵泉是八會穴中的筋會穴,也是膽經合穴。此處艾灸可有效緩解寒濕、腎陽虛等引起的疾病和證候。,但陰虛實熱或皮膚損傷感染或膝蓋腫痛者禁止艾灸,可用按摩代替。適當運動,緩慢移動,避免下蹲,註意保暖。
筋骨類風濕病疼痛表現為背部和四肢關節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甚至關節腫脹、灼熱。《雜病源流·犀燭》壹書指出“痹證因三氣不通,經絡不通,氣血不能隨時散”。當風、寒、濕、熱等外感邪氣侵入人體時,會堵塞經絡,使氣血運行不暢,誘發風濕骨痛。治療以溫經散寒、祛風除濕為主,針灸配合中藥內服。針灸主要治療關節痛(痛遊)、熱痹(紅、腫、熱、痛);關節痛常采用艾灸(寒冷環境下關節疼痛加重),癥狀較重者可采用隔姜灸;針刺配合拔罐等療法治療痹癥(因濕加重,表現為肢體疼痛、酸困,病情不變);對於沒有明顯活動受限的人,要定時做八段錦活動筋骨,日常生活中避免濕冷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