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吃什麽好?
1,姜棗蜜
材料及制作方法:生姜4片,大棗4枚,加1湯匙麥芽糖,開水浸泡,趁熱飲用。
適合:部位持續疼痛,喝涼水或感冒後胃痛加重,胃疼可以熱敷緩解的人群。
2.三鮮郎排骨
材料及制作方法:麥芽、山楂、蘿蔔、陳皮各10g。煮成湯後,加入蘿蔔和排骨,煮熟。
適合:食後胃脹胃痛,食後噯氣,大便臭者。
3.蘇祥茶
材料及制作方法:紫蘇葉6克,陳皮6克,麥芽6克,制香附6克,用茶葉沖泡。
適宜:胃痛隨著情緒或壓力的起伏而發生,脹痛可達兩根肋骨。
4.健脾和胃湯
材料及制作方法:黨參15g,茯苓15g,陳皮、砂仁、白蔻各6g,加適量豬?用青胡蘿蔔煮湯。
適合:胃痛、食欲不振、便溏的人。
5.姜湯
生姜,紅糖,搗碎姜汁去渣,將湯蒸10分鐘,將紅糖溶化成糊狀,4天後服用,早晚各服1次。
功效:溫中散寒。
6、蜂蜜水
蜂蜜,紅糖,紅花。將紅花放入保溫杯中,用開水沖泡,蓋上蓋子,浸泡10分鐘,然後加入蜂蜜和紅糖,趁熱飲用。
功效:調理腸胃,止痛祛潰瘍。
緩解胃痛的方法
1,給點溫暖
胃寒的人經常因為冷食的刺激而發作。這時候喝點熱水或者用熱水袋往肚子上敷壹會兒,效果明顯。
2.精神勝利法
肚子疼的時候壹定要穩住自己。女人忍著痛,肯定地坐在椅子上。然後慢慢調整呼吸,吸氣呼氣,反復做幾次。
3.放松妳的腹部
肚子疼的時候,盡量松開腰帶,這樣可以保證胃氣流通順暢,腹部舒服。經常胃痛的人通常會盡量穿舒適寬松的衣服,以避免腹部受壓。
4.運動療法
跪姿前傾:跪在地上,從膝蓋到腳趾接觸地面,保持上身直立,雙手自然垂下。慢慢坐下,直到妳的重量完全在腳踝上,雙手自然放在膝蓋上,保持正常呼吸。保持這個姿勢30秒左右,放松後身體前傾。重復3 ~ 5次。這個動作有助於消除脹氣和胃腸綜合征(如胃腸痙攣、腹瀉),還可以增強大腿肌肉。
5.吃點東西
其實肚子疼往往是因為饑餓引起的。這個時候有面包和餅幹是很有用的,但是不要喝牛奶,不要吃硬的東西。妳通常可以買壹些放在家裏或辦公室以備不時之需。
穴位療法
1,點擊足三裏
足三裏穴位於膝緣下三寸(相當於四個手指加起來的寬度),脛骨和腓骨之間。用雙手拇指端按壓足三裏穴,壹般36次,疼的時候可以揉200次左右,手法可以稍重。
2.揉內關
內關穴位於手腕中部,距腕橫紋(三指加起來的寬度)約三指處,取穴於兩筋之間。用拇指摩擦,定位打圈36次,雙手交替,疼痛時可增至200次。
3.按壓腹部。
雙手交叉,男性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性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臍為中心搓腹畫太極圖,順時針36次,逆時針36次;這種方法可以緩解疼痛和腹脹,刺激食欲。
治療胃痛的小妙招
1,合適的溫度
飲食的溫度要“不冷不熱”。
2.飲水時間
最佳飲用時間為早上空腹起床時和每次飯前1小時。飯後馬上喝水會稀釋胃液,泡飯也會影響食物的消化。
3.少吃油炸食品。
因為這類食物不易消化,會增加消化道負擔,吃多了會引起消化不良,還會增加血脂,對身體不好。
4.少吃腌制食品
這些食物含鹽較多,還含有壹些致癌物質,不宜多吃。
5、定期定量
每個人每餐都要吃適量的食物,壹日三餐都要定好時間。不管餓不餓,都要主動吃東西,對腸胃有壹定的作用。
6.少吃生冷食物和刺激性食物。
生冷刺激性食物對消化道黏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炎癥。
7.規律飲食
研究表明,定時進食,定時定量,可以形成條件反射,有助於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
8、註意防寒。
胃受涼後,胃的功能會受損,所以要註意胃的保暖,不要著涼。
9.慢慢咀嚼
以減輕腸胃負擔。食物充分咀嚼的次數越多,分泌的唾液越多,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