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頭痛診斷的關鍵在於:①了解頭痛的發病機制;②對常見的頭痛原因和癥狀有系統、大致的了解;③關註並掌握壹套探究技巧;(4)有目的、有重點的檢查。
發病機理
頭痛是由於頭頸部疼痛終端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傳導到大腦的異常神經沖動引起的。顱外組織除了顱骨本身對疼痛比較敏感,從骨膜到五官、口腔;顱內組織僅對痛覺敏感,如靜脈竇及其回流靜脈、顱底硬腦和基底動脈,其他腦組織對痛覺不敏感。顱內痛通過V、IV、X傳導至顱神經和第二至第三對頸神經,而顱外痛除上述神經外,還可通過交感神經傳導。
頭痛的主要機制有:①顱內外動脈擴張(血管性頭痛);②顱內痛敏組織牽拉或移位(牽拉性頭痛);③腦內外感覺敏感組織炎癥(如腦膜刺激性頭痛);④顱外肌肉收縮(緊張或肌肉收縮性頭痛);⑤傳遞疼痛的腦神經和頸神經直接受損或發炎(炎性頭痛);⑥疼痛在五官疾病中的擴散(包括頭痛)等。疼痛的神經介質參與了上述頭痛,如P物質、神經激肽A、5-羥色胺(5-HT)、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GRP)、血管活性腸肽(VIP)和前列腺素(PGE)。此外,精神因素也會引起頭痛,這可能與疼痛耐受閾值降低有關。和任何疼痛壹樣,疼痛的嚴重程度因人而異,同壹患者的頭痛也可根據當時的身體和精神狀況而異。此外,某些疾病的頭痛機制往往不是單壹因素引起的。比如高血壓性頭痛,既包括與血壓直接相關的血管性頭痛,也包括與情緒緊張相關的肌肉收縮性頭痛,後者在血壓恢復正常後即可緩解。了解這些對頭痛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
常見原因的癥狀特征
為了便於臨床系統思考,常見頭痛的原因可歸納為以下四類:
由顱內病變引起的頭痛
疼痛較劇烈,多為深部脹痛和爆裂性疼痛,常伴有嘔吐、神經系統損害跡象、抽搐、意識障礙、精神異常甚至不同程度的生命體征變化。
(1)腦膜腦炎:是壹種腦膜刺激征性頭痛,頸部疼痛多,有腦膜刺激征。發病較突然,發熱,腦脊液陽性。
(2)腦血管疾病:
1.出血性腦血管病:腦內出血常伴有劇烈頭痛,但不以頭痛治療。以頭痛為主訴的患者為蛛網膜下腔出血,由於沒有偏癱等神經系統的局限性體征,常被漏診。該病常發生在用力或情緒激動後,如突然劇烈頭痛、嘔吐,還具有腦膜刺激性頭痛的特點。主要原因是先天性動脈瘤、動靜脈畸形和腦動脈硬化。血性陳舊出血性腦脊液可以確診。
2.缺血性腦血管病:腦血栓形成很少是頭痛,但椎基底動脈短暫缺血性頭痛並不少見。以下可作為診斷依據:①頭部旋轉或直立位可誘發頭痛。②頭痛前後或同時常伴有腦幹短暫缺血的其他癥狀。眩暈是最常見的癥狀,其他癥狀可能包括閃光黑斑、黑暗、復視、嘴和臉麻木、耳朵疼痛和視覺扭曲。③可有腦幹損傷的輕微體征,如眼球震顫(患者頭後仰、頸部,使壹側椎動脈受壓後更易出現)、壹側角膜反射或/和咽反射遲鈍或消失、平衡障礙或病理反射陽性等。④有明確的病因,如腦動脈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頸椎增生、外傷或畸形等。⑤實驗室檢查結果陽性,如腦血流圖(頭傾斜轉頸後振幅下降30%以上)、顱外椎動脈多普勒超聲檢查(管徑狹窄或/和血流減少)、眼震電圖(轉頸後眼震)。
缺血性腦血管病引起頭痛的機制可能是顱內供血不足,顱外血管代償性擴張所致,因此也具有血管性頭痛的特點。
3.腦動脈硬化:是腦缺氧引起的。頭痛常伴有神經衰弱。高血壓者有高血壓性頭痛的特點,神經系統損害跡象輕微,眼底和心臟有動脈硬化跡象,血脂升高。
4.高血壓腦病:當高血壓患者因血壓突然升高而出現腦動脈痙攣引起的急性腦水腫時,可因急性顱內壓增高而出現劇烈頭痛,眼底可見視網膜動脈痙攣、出血、滲出。多見於尿毒癥和子癇。
(3)顱內腫瘤和顱內壓增高:包括腦腫瘤、腦膿腫、顱內血腫、囊腫(蛛網膜炎)、腦寄生蟲等。壹方面,腫瘤本身通過壓迫和推動顱內痛敏組織,可引起局部和鄰近區域的頭痛(牽拉性頭痛)。如垂體腺瘤可引起雙側顳側或球後腫脹疼痛,頭痛逐漸加重,神經系統體征有限;另壹方面,80%的腫瘤患者顱內壓增高,整個頭部呈現脹痛和爆裂性疼痛。而緩發的患者只發生在早晨以後(由於躺壹夜後大腦後靜脈淤血,顱內壓更高),然後疼痛逐漸持續。咳嗽和用力後顱內壓突然升高,頭痛加重,出現嘔吐、視乳頭水腫、視網膜出血、精神癥狀、癲癇等。詳見第5節。
(4)低顱壓綜合征:多發生於腰椎穿刺、顱腦損傷、手術或腦膜腦炎後,嚴重脫水時側臥位腰椎穿刺腦脊液壓在0.59-0.78kPa(70-80mm水柱)以下,或根本不能流出。坐起後突然劇烈頭痛,常伴有惡心嘔吐,是由於顱內壓進壹步降低,顱內疼痛的敏感組織失去腦脊液的支持而被牽拉,所以也是牽拉性頭痛。躺下後頭痛很快減輕。偶爾有靜脈,血壓升高。
(5)癲癇性頭痛:多見於青少年和兒童。頭痛表現為劇烈的搏動性疼痛或突發性疼痛。起病和終止都比較突然,持續幾秒到幾十分鐘,有時長達壹天,發作頻率不壹。可能伴有惡心、嘔吐、頭暈、流鼻涕、流淚、腹痛、意識障礙或恐慌。腦電圖檢查常有癲癇波形,但也有其他類型的癲癇發作史、癲癇家族史及相關病因史。服用抗癲癇藥物可以控制癲癇發作。可能是各種疾病引起的間腦異常放電所致。
(6)顱腦損傷後頭痛:顱腦損傷早期頭痛與軟組織損傷、腦水腫、顱內出血、血腫、感染有關。後期頭痛相當常見,多為衰弱表現,稱為“創傷性神經癥”或“創傷後綜合征”。但大量患者或並發或獨立存在其他頭痛癥狀,機制非常復雜。常見的血管性頭痛(包括各種類型的偏頭痛血管性頭痛)、肌肉收縮性頭痛、顱面神經痛和頭皮瘢痕引起的頭痛。與頭頸部局部血管、血管運動中樞、頭皮、頸部肌肉、頸神經根或各種神經分支的損傷有關,其他則與並發頸椎損傷導致椎動脈短暫缺血等因素有關。少數頭痛由晚期外傷性並發癥引起,如顱內血腫、外傷性蛛網膜炎、低顱壓綜合征、自發性氣顱、癲癇性頭痛、晚期腦膿腫和腦膜炎。因此,應詳細詢問病史,做相關檢查,明確頭痛的性質和類型,不宜不加分析就診斷為腦外傷後遺癥。
二、顱外頸部病變引起的頭痛
(1)最重要、最常見的是血管性頭痛:表現為與脈搏壹致的搏動性疼痛或脹痛。低頭、發熱、用力、咳嗽等。會加重頭痛。檢查可見顳動脈腫脹,脈搏增快,壓迫後頭痛可緩解。可以分為兩類:
1.偏頭痛:都是急性反復發作,有壹些特定的癥狀。
(1)偏頭痛:好發於青春期,部分患者有家族史,多由疲勞、情誌因素、月經期誘發。典型的患者(眼部偏頭痛)有眼部先兆,如閃光、發黑、起霧、偏盲等。,還可能出現面、舌、四肢麻木,與顱內血管痙攣有關。約10-20分鐘後,繼之以顱外血管擴張,壹側或兩側出現劇烈搏動性疼痛或脹痛,常伴有面色蒼白、四肢冰冷、嗜睡等。,並可能有情緒和行為的變化;頭痛、惡心和嘔吐達到高峰後,會持續數小時至壹天。攻擊的頻率各不相同。沒有上述先兆者稱為“普通偏頭痛”。較為常見,老年人發作可持續數日。少數反復頭痛後出現壹過性動眼神經麻痹的人稱為“眼肌麻痹性偏頭痛”,但眼肌麻痹在長期發病後不會恢復。這種疾病的發病機制很復雜。近年來傾向於認為,誘發因素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後,通過單胺能通路改變神經遞質,進而激活血小板引起5-HT和血栓素A2(TX A2)的釋放和耗竭,導致顱內外血管的收縮和擴張。擴張的血管壁對5-HT過敏,在組胺和緩激肽的參與下,出現頭痛及其神經血管反應。
(2)叢集性頭痛:多見於成年男性,發作時顱內外血管擴張。搏動性疼痛主要在壹側眼眶周圍,伴有頭痛、鼻塞、面部充血等。,持續約半小時至兩小時,每天同壹時間常以同壹形式多次發生,夜間也可發生。發作持續數周至2-3個月,之後逐漸減少停止。然而,類似的簇狀癲癇發作在數周或數年後再次出現。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有些可能與過敏反應、外傷、蝶腭神經節或巖淺神經病變有關。
(3)頸性偏頭痛:與頸椎外傷或增生有關。癥狀與偏頭痛相似,但頭痛伴有椎動脈痙攣引起的腦幹缺血癥狀,如頭暈、耳痛、咽喉異物感、吞咽困難等。,以及頭痛側上肢麻木、疼痛、無力等頸、胸神經根刺激癥狀。隨著頭痛的恢復,上述癥狀也消失了。間歇期可出現部分頸部活動受限、頸部肌肉壓痛、頸胸神經根受損等體征,部分可出現輕度持續性頭痛。
2.非偏頭痛:無明顯陣發性和特異性伴隨癥狀。多為全身性疾病擴張顱內外血管所致,如感染、中毒、高熱、高血壓、各種缺氧狀態(腦供血不足、心肺功能不全、貧血、高原反應)、低血糖等。總有初級癥狀可以診斷。此外還有顳動脈炎,多見於中老年男性,部分與膠質疾病有關。發病初期牙齦、枕頸部疼痛,隨後顳動脈變硬、觸痛、皺縮、結節狀,局部皮膚紅腫、紅斑,出現消瘦、發熱、白細胞升高、血沈加快等全身癥狀。當病變累及眼動脈和顱內動脈時,可出現視力障礙和其他神經精神癥狀。這種疾病有些可以自愈,但仍應盡早使用激素治療。
(2)頭頸部的神經性頭痛:枕大神經、眶上神經、耳顳神經均可因寒冷、感染或外傷引起頭神經神經痛。三叉神經第壹分支也可因感染、受涼而引起持續或暫時加重的前頭部陣發性疼痛,稱為三叉神經神經炎或癥狀性三叉神經痛。詳情請參考第五章第壹節。
(三)頭頸部皮膚、肌肉和顱骨病變引起的頭痛:
1.頭皮、癤腫、顱骨腫瘤急性感染均可引起局部頭痛。原發病竈明顯,診斷不難。
2.緊張性頭痛(肌肉收縮性頭痛):相當常見。由頭頸部肌肉持續收縮引起,多為前頭部、枕頸部或整個頭部持續性鈍痛。病因多由精神緊張或焦慮引起,也可繼發於血管性頭痛或面部病變引起的頭痛,有時由頭頸部肌炎、頸部肌肉勞損或頸椎病引起。
(4)五官和口腔病變引起的頭痛:頭痛是由原病竈的疼痛擴散而來,屬於“相關頭痛”。有明顯的原發病跡象。當體征不明顯時,如輕度屈光不正、慢性青光眼等,容易漏診。
1.鼻部病變:
(1)副鼻竇炎:頭痛總是伴有鼻塞、流鼻涕和局部壓痛。除蝶竇炎外,頭痛可位於頭部深部或球後,其余主要在病竇。頭痛的程度往往與副鼻竇的引流有關,所以前額竇炎的頭痛在早晨更嚴重,時間長了逐漸減輕,而大便上的鼻竇炎癥則相反。鼻中隔偏曲可因鼻甲受損而引起類似上頜竇的頭痛。
(2)鼻咽腔癌:典型患者除頭痛外,還有鼻出血、膿性鼻涕、多顱神經麻痹(耳聾是由於咽鼓管堵塞而導電!)和頸部淋巴結轉移。鼻咽腔活檢可確診。少數癥狀不典型,應多次做鼻咽腔活檢,以便早期診斷。
2.眼部損傷:
(1)屈光不正(遠視、散光、老花眼)及眼肌失衡:頭痛多為鈍痛,可伴有眼痛、眼腫,閱讀後加重,可出現閱讀錯誤或雙線,時間長了可出現神經衰弱。
(2)青光眼:疼痛主要波及患眼額部,急性者常伴有嘔吐、視力下降、角膜水腫、混濁等。慢性患者視神經乳頭生理性凹陷擴大。測量眼壓可以明確診斷。
(3)急性眼部感染:常引起劇烈頭痛,但局部體征明顯,不易漏診。
3.耳部病變:急性中耳炎、乳突炎可有劇烈的耳痛,並擴散至壹側頭痛,多為搏動性。
4.口腔病變:牙痛有時會蔓延到病側。顳下頜關節疼痛常由局部擴散至壹側頭痛,咬合時關節痛,局部壓痛。
頭頸部以外的身體疾病引起的頭痛
頭痛的機制和原因大致分為三類:①非偏頭痛性血管性頭痛:病在見前。②牽拉性頭痛:見於心功能不全、肺氣腫等。,因顱內靜脈淤血導致輕度腦腫脹所致。③神經衰弱性頭痛(神經衰弱綜合征):多見於慢性感染(肺結核、肝炎、小兒腸道寄生蟲病等。)和內分泌代謝疾病(甲亢、更年期等。).
神經官能癥和精神病引起的頭痛
臨床上頭痛最常見的原因是神經衰弱,但只有排除了上述各種器質性疾病,有明確的神經衰弱表現時,才能確診。頭痛可能與疼痛耐受閾值降低有關,但部分患者因血管功能障礙或精神緊張而出現血管性頭痛或肌肉收縮性頭痛的特征。焦慮和頭痛往往伴隨著明顯的焦慮。抑郁癥患者也經常頭痛,抑郁癥狀被忽視,要高度警惕。癔癥的頭痛在很多部位是不確定的,在性質上是多變的,癔癥還有其他表現,比如情緒因素和其他身體不適。有時會出現急性頭痛發作,癥狀誇張,經常哭鬧、打滾、叫喚。除紊亂的感覺障礙和雙側肌腱反射亢進外,體格檢查和神經系統無其他異常。當詢問病史和體檢引起其註意時,頭痛可明顯緩解,提示治療可迅速治愈。頭痛也可能發生在嚴重的精神疾病中,但頭痛很少是主訴。
提問技巧
病史詢問是不可缺少的診斷手段,尤其是在頭痛診斷中。有些頭痛,如偏頭痛、叢集性頭痛、癲癇性頭痛、癔病性頭痛,完全可以依靠病史確診,體檢無異常。所以,掌握咨詢的技巧非常重要。
首先要著眼於頭痛本身的特征,如病因、病程、時間、部位、性質、程度以及加重和緩解的原因等,為病因提供壹些線索或診斷方向。如淺表針刺樣急性疼痛多為顱面神經痛,壹側搏動性疼痛或腫脹性疼痛為血管性疼痛,頸枕、額頂的縮窄性疼痛、困痛為肌肉收縮性頭痛。其中,弄清頭痛是陣發性的(有完全無痛的間歇期)還是持續性的(有時輕有時重)尤為重要,因為壹旦明確是陣發性頭痛,如果同時知道了發作的誘因,就可以大大縮小探索病因的範圍,盡早找到診斷的方向。如:①頭位、體位改變誘發的陣發性頭痛:可有低顱壓綜合征、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頸性偏頭痛、低血壓、顱內腫瘤,尤其是腦室系統腫瘤等。②早晨或夜間頭痛作者:可能有高血壓(長時間平臥後腦血管擴張)、早期顱內壓增高(長時間平臥後靜脈回流不暢)、心功能不全(同前)、額竇炎(平臥後引流不暢)、癲癇等。③與情緒、疲勞有關或誘因不明者:偏頭痛、叢集性頭痛、癲癇、癔病等。④感冒或外傷後短期急性疼痛發作:多為神經痛。
第二,要了解頭痛同時伴隨的癥狀,即各種原發病的應有癥狀:
患者自我報告癥狀時,信息往往是不完整的,所以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了解伴隨癥狀:
1.根據前期會診中提示的線索,考慮幾種疾病的可能性,重點逐壹了解這些疾病的癥狀。如果頭痛伴有嘔吐,應了解是否有顱內病變、偏頭痛、青光眼、癲癇、叢集性頭痛等癥狀。
2.如果最初的詢問不能給出明確的線索,我們不妨按照“顱內-頭頸部-全身性-神經官能癥”的順序依次了解以上各組疾病的共同癥狀,如惡心嘔吐、意識障礙、神經系統癥狀(四肢無力、麻木、抽搐、視力障礙等。)、面部癥狀(流淚、鼻塞、流鼻涕等。)以及發燒和身體癥狀。
3.如果患者的壹般情況良好,病程較長,不妨從最常見的神經衰弱或癔病學起。確診神經衰弱時,仍應排除顱腦外傷、更年期等慢性軀體疾病引起的“神經衰弱綜合征”。
三、對於非初診患者:還應詢問以往的診斷、治療及療效,以供參考。
檢驗點
檢查要突出重點,即根據問診資料考慮最可能的疾病或病癥後,先進行檢查,以便盡快確診或否定某些診斷。比如頭痛嘔吐患者,壹旦病史與偏頭痛、青光眼、癲癇、胃腸道疾病等不符。,應考慮顱內疾病,盡早進行壹系列神經系統及相關實驗室檢查,直至明確診斷。
頭痛原因明確後,有時需要進壹步檢查。這是因為:①引起頭痛的原因可能不止壹種,例如偏頭痛患者容易出現高血壓;腦損傷後的頭痛除了神經衰弱外,還可合並其他類型的頭痛,甚至顱內並發癥。②頭痛的原因壹個接著壹個。例如,副鼻竇炎可誘發眶上神經痛,中耳炎可繼發於顱內膿腫。臨床上要警惕。
款待
首先,是積極防治各種原發病。對癥治療可使用嗎啡以外的鎮痛藥物,如各種解熱鎮痛藥,可根據病情突然服用或每日2-3次,短期服用,嚴重者可服用少量可待因、百日咳或二氫埃托啡。可酌情添加各種鎮靜劑或鎮定劑,特別是焦慮易怒者。有抑郁癥狀的人應該服用抗抑郁藥。以上都可以參考精神病學的講義。在治療中,也可根據頭痛的機制進行,如:①糾正顱內壓:如顱內壓高,給予脫水和利尿劑;對於顱內壓低的患者,靜脈註射低滲透液。②收縮和擴張的血管:如果偏頭痛發作,應盡早使用麥角制劑。對於非偏頭痛性血管性頭痛,常用含咖啡因的復方解熱鎮痛藥,如APC、Sumitong、Miglinin等改善血管張力。③放松和收縮肌肉:適用於肌肉收縮性頭痛,如按摩、熱療、奴佛卡因阻滯痛點等。,或服用安定、鎮靜藥等弱穩定劑,有助於放松肌肉,緩解精神緊張。④封閉顱面神經:用於顱面神經痛。⑤“更新”病理性腦脊液:對於蛛網膜下腔出血後的劇烈頭痛,可酌情釋放5 ~ 10 ml血性腦脊液,或註入等量氧氣,促進腦脊液吸收進行“更新”,往往能迅速緩解頭痛。此法也適用於漿液性腦膜炎的頭痛。
以上將介紹幾種常見頭痛的具體防治方法:
1.偏頭痛:發作時可采用以下方法之壹盡快緩解疼痛:口服麥角胺咖啡因0.1-0.2g,如無效,半小時後再服0.1g,每日總量不超過0.6g。肌註麥角新堿0.2-0.5mg,無效可在1小時後重復。肌內註射樟柳堿4-5毫克或緩慢靜脈註射樟柳堿2-6毫克(在40毫升50%葡萄糖中)。0.5%奴佛卡因皮下封閉擴張的顳動脈等。動脈硬化、心腦血管疾病及妊娠患者不宜使用麥角制劑。谷維素(20-30毫克)、普萘洛爾(10-20毫克)、樟柳堿(1-4毫克)或苯噻酚(0.5-1毫克)可壹日三次,預防癲癇發作。也可服用麥角胺丁酰胺(首劑0.5mg,逐漸增加至1-2mg,每日2次,禁忌癥同麥角胺)、樟柳堿(1-4mg)、吡唑替芬(0.5-1mg),每日3次。葛根片、川芎註射液、活血化瘀中藥、靜脈註射0.5%奴佛卡因(每次10ml,***20-30次)也有壹定療效。對於病程長、發作頻繁、藥物治療無效、顳動脈擴張明顯的重癥患者,也可酌情嘗試顳淺動脈結紮術。
二、叢集性頭痛:發作時可使用麥角制劑。間歇期也可嘗試上述藥物,或壹次服用強的松30mg,連續3天後改為5-20mg,每日1次或隔日1次,3次後停藥。
三、頸性偏頭痛:頸部牽引,同時服用血管擴張藥或活血化瘀中藥,治療並存的頸胸神經根炎。星狀神經節阻滯也可以試試。如果保守治療失敗,癥狀嚴重,可考慮切除椎鉤關節。
四、肌肉收縮性頭痛:按摩、熱敷、電刺激療法及服用安定、安寧片等肌肉松弛劑和鎮靜劑。也可用2%奴佛卡因1-2ml封閉肌肉壓痛點。急性頸肌勞損可用醋酸可的松1毫升(加1%奴佛卡因1-2毫升)封閉。頸椎增生或損傷所致的患者應加用頸椎牽引,並使用頸托鞏固牽引效果。
5.神經性頭痛:除按神經炎原理治療外,可用2%奴佛卡因0.5-1ml(或VI。t B 1.50毫克或Vit。B12 100μg)多次給藥,或口服苯妥英鈉或卡馬西平也有效緩解疼痛。頸椎增生引起的枕大神經痛要加頸椎牽引。
頭痛是由顱內炎癥、缺氧、出血、腫瘤、機械性損傷、腦神經和鼻竇病變等神經精神因素引起的壹類疾病。中醫上也叫“頭風”、“腦風”。
頭痛的範圍很廣,涉及內外病、神經疾病、精神疾病、五官等疾病,包括外感和內傷。
各種頭痛的中醫偏方;
壹、偏頭痛:多見於女性,常在青春期發病,呈周期性發作,部分患者頭痛與月經周期密切相關。典型發作前,患者常感到困倦、疲倦、抑郁,眼前可出現閃光和黑斑,面部、嘴唇和四肢麻木、失語。這些先兆癥狀在大約20-30分鐘後消退,然後是劇烈的頭痛,像鉆子和針刺壹樣疼。這種頭痛往往是單側的,往往從眼眶或前額開始,蔓延到半側,或蔓延到整個頭部。頭痛發作持續數小時或數天然後逐漸緩解,入睡後往往完全緩解。可用以下處方治療:
①葛根片(每片含葛根素100 mg),每次5片,壹日3次,用開水吞服兩個月以上。
②柴胡12g、白芍30g、川芎30g、白芷12g、附子10g、杏仁10g、阿莎麗6g,水煎服,每日1劑。
③防風童生丸(中成藥),按說明書服用。
④山羊角(刮屑)20g,川芎6g,制川烏3g,白芷6g,水煎服,每日壹劑。
⑤將蘿蔔汁(加少量冰片)滴入鼻內。
二、高血壓頭痛:這種頭痛是高血壓患者的常見癥狀。頭痛通常是壹種劇烈的搏動性隱痛,有時伴有頭部發緊的感覺。疼痛通常出現在前額和枕部。頭痛的程度通常與血壓突然升高有關。高血壓和頭痛可以用以下處方治療:
①六黃酮茶(成品食用茶,每袋4g),根據血壓,每日壹至三袋,用95度開水沖泡(此方來自健康生活網:)。六味黃酮茶是壹種粘稠的中草藥茶,用於降血壓、血脂和血液。對高血壓引起的頭痛、頭暈、頭脹有明顯效果。
②天麻鉤藤飲:天麻10g、鉤藤20g、何首烏30g、石決明30g、梔子10g、黃芩10g、牛膝10g、杜仲12g、益母草30g、寄生30g、益母草30g。
3.頭部器官及鄰近組織病變引起的頭痛可分為:眼部引起的頭痛、耳拳引起的頭痛、鼻部或鼻竇炎引起的頭痛、齒源性頭痛和頸錐疾病引起的頭痛。
1.眼科頭痛:青光眼引起的頭痛可以用以下處方治療:
①羌活12g、防風12g、黃芩10g、甘草10g、白芷10g、槁本10g,水煎服,每日1劑。
②龍膽草10g、蔓荊子10g、牛膝10g、附子12g、茺蔚子10g、赤芍10g,水煎,每日1劑。
③生石決明30克,白術20克,澤瀉20克,蒼術10克,楮實子10克,桂枝10克,菊花15克,水煎,每日1劑。
由眼部炎癥引起的頭痛可用以下處方治療:
①川芎12g、桑葉20g、菊花20g、牛蒡20g、益母草10g、蒲公英15g、金銀花12g、粳米10g、車前草30g,水煎服,每日1劑。
②赤芍12g、黃芩10g、青蒿10g、梔子10g、乳香10g、沒藥10g、敗醬草30g,水煎,每日1劑。
2.耳拳頭痛:耳朵發炎引起的頭痛可用以下方劑治療:葛根30克,石菖蒲10克,龍膽草10克,升麻6克,柴胡6克,梔子10克,黃芩10克,木通10克,升麻10克。
3.鼻竇炎引起的頭痛:用以下方子治療:辛夷12g、蒼耳子10g、黃柏10g、桑葉15g、菊花15g、蔓荊子10g、露蜂房65438+。水煎服,每日壹劑。
4.牙齒頭痛:牙髓炎、牙周炎和牙齦炎引起的頭痛可以用以下處方治療:
①金銀花10g、生地15g、玄參30g、砂仁6g、石膏30g、阿莎麗6g、川芎10g,水煎服,每日1劑。
②升麻20g、白芷10g、荊芥10g、防風10g、薄荷10g(下)、蒼耳12g、乳香10g、沒藥10g。水煎服,每日壹劑。
5.頸錐病引起的頭痛:服用中藥可以緩解疼痛:鹿含草30g,淫羊藿30g,肉蓯蓉12g,骨碎補10g,海桐皮20g,羌活10g,獨活10g,木瓜15g。水煎服,每日壹劑。
四、三叉神經痛:多見於40歲以上患者。疼痛部位限於三叉神經痛,疼痛為突發性、陣發性閃電樣疼痛,如刀割、鉆孔、燙傷。疼痛持續時間很短,從幾秒到幾分鐘,突然,又突然停止。發作時可引起同側肌肉抽搐、結膜充血、流淚或流涎等癥狀。說話、吃飯、刷牙、洗臉、吹頭發等都可誘發三叉神經痛。,所以病人不敢說話,不敢洗臉,不敢吃飯。三叉神經痛有周期性發作,病程初期發作較少,間歇時間較長。隨著病情的進展,發作頻繁,間隔時間短。三叉神經痛可以用以下藥方治療:
①石膏30g,生地15g,玄參20g,元胡6g,白芷10g,阿莎麗6g,防風10g,牛膝12g,麥冬12g,三七3g,每日壹劑。
②守宮(Gekko gecko),溫炕上曬幹,研成細粉,曬幹消毒,裝袋密封備用,每次2g,每日三次,用開水吞服,15天為壹療程。
③川芎12g,防風10g,桃仁10g,紅花10g,地龍10g,水蛭6g,姜黃10g,水煎服,每日1劑。
5.頭部外傷後的慢性頭痛:患者有頭部外傷史。這種頭痛常伴有頭暈、乏力、失眠、煩躁、註意力不集中等癥狀。緊張、用力、彎腰時頭痛可加重。治療處方:
①黃芪30g、當歸10g、桑枝30g、桃仁10g、紅花10g、地龍10g、全蠍6g,水煎,每日1劑。
②當歸10g、白芍30g、土鱉蟲10g、蜈蚣6g、磁石30g、夜交藤30g、琥珀粉6g、菖蒲10g、遠誌10g,水煎服,每日1劑。
③骨碎補10g、續斷30g、菊花15g、紅花10g、丹參30g、鉤藤15g、血竭6g、延胡索6g,水煎服,每日1劑。
頭痛可分為神經性頭痛(包括神經衰弱性頭痛、緊張性頭痛、更年期頭痛和偏頭痛)、顱內占位性頭痛、感染性頭痛和普通感冒性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