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治眩暈的方子要用什麽藥材?

治眩暈的方子要用什麽藥材?

頭暈是指眼前眩暈或發黑,眩暈是指頭暈甚至感覺到自己或外界景物的旋轉。兩者常同時出現,故統稱為“眩暈”。輕閉雙眼;嚴重時,如乘船、無法站立,或伴有惡心、嘔吐、出汗,甚至昏厥。眩暈的病因復雜,可由神經系統或其他系統的多種原因引起。

中醫對本病的認識由來已久,認為眩暈屬肝,與髓海不足、血虛、痰飲、邪氣等多種因素有關。

方毅張世頭暈處方

來源《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由澤瀉24克、生白術9克、鉤藤15克組成。

功能:健脾,利尿,消腫。

內耳眩暈癥的適應癥。

該方劑以澤瀉利水消腫,白術健脾利水,鉤藤平肝潛陽,諸藥合用,起到健脾利水,平肝熄風的作用。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張眩暈方具有利尿、消除內耳水腫、鎮靜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格半夏白術天麻湯

來源《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由半夏9克、白術9克、天麻9克、茯苓9克組成。

功能:化痰降濁,健脾和胃。

主治:痰瘀眩暈。

方傑沒有痰,也不感到頭暈。方劑以半夏祛濕化痰,白術茯苓健脾祛濕,天麻熄風平肝。以上諸藥合用,起到化痰降濁、健脾和胃的作用。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半夏白術天麻湯具有調脂安神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三天麻鉤藤湯

來源《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由天麻9克、鉤藤9克、石決明30克、梔子9克、茯苓9克、菊花9克、白芍9克、赭石15克、陳皮9克組成。

功能:平肝熄風,和胃降濁。

主治:肝陽上亢型眩暈。

方傑的頭暈是由風引起的,屬於肝。該方用天麻鉤藤平肝熄風,石決明、赭石平肝潛陽,梔子菊花清肝,芍藥養陰斂肝,陳皮和胃,諸藥合用,共奏平肝熄風降濁之功。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天麻鉤藤飲具有降血壓、調節血脂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四補中益氣湯

來源《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它由黨參9克、黃芪15克、白術9克、陳皮9克、升麻9克、歸參9克、鉤藤9克、半夏9克、茯苓9克組成。

功能:補中益氣,養血熄風。

主治:中氣不足引起的眩暈。

藥方可以解決氣血不足,清竅失養,然後就會頭暈。方劑以人參、黃芪、茯苓、外科、本草、益氣健脾、升麻、柴胡為增強清氣,半夏、陳皮為理氣和中,當歸為養血補血,這些藥物的組合,* * *起到了益氣、養血、熄風的作用。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補中益氣湯具有改善微循環、增加血流量、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脂質代謝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吳芳益氣養血湯

來源《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它由黃芪15g、黨參9g、白術9g、茯苓9g、當歸9g、川芎6g、白芍9g、鉤藤9g、珍珠母30g組成。

功能:益氣養血,熄風安神。

主治:氣血兩虛所致的頭暈目眩。

藥方可以解決氣血不足,清竅失養,然後就會頭暈。處方以人參、黃芪、茯苓、益氣健脾、歸、芍、熊養血、鉤藤、珍珠母平肝熄風,諸藥合用,起到益氣養血、熄風安神的作用。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益氣養血湯具有改善微循環、增加血流量、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脂質代謝、鎮靜等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六指暈方

來源:中藥和化學工業

它由煆磁石30克(先炒)、石決明18克(先炒)、生牡蠣30克(先炒)、蒺藜12克、制三棱9克、羌活1.2克、阿莎麗0.45克、枸杞子65438組成。旋覆花(炒)5克,蛤粉(炒)5克,沙參12克,法半夏5克,糖絡紅各3克,川貝(杵)5克,夏枯草9克,茯苓9克。

具有補益精氣、寧心安神、調絡化痰、熄風潛陽的作用。

適用於眩暈(梅尼埃病綜合征)。

解決此病的藥方,既不是簡單的風、火、痰的論證,也不是簡單的氣血不足、肝腎不足,而是精氣不足、肝腎不足、肝陽上亢、痰火上炎。病情復雜,治療要標本兼治,補陰陽,益氣血,養肝腎。痰火要清,但痰和絡阻要長期同時治療。故溫、清、潤並用,苦降兼通絡,佐以石決明、牡蠣、蒺藜,平肝熄風,潛陽。若用羌活、細辛,則以其為君藥,分上下。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止暈方具有鎮靜、解熱、抗炎、鎮痛、改善脂質代謝等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齊放陳二湯

來源《太平惠民和記局方》

它由半夏、陳皮、茯苓、甘草組成。

功能燥濕化痰,理氣和中。

主治:濕痰,胸悶膈,頭痛惡心。

若以方藥解痰濕郁結,則陽氣不升,開竅則頭暈。該方以半夏、橘紅化痰理氣,茯苓健脾利水,甘草調和諸藥,起到祛濕化痰、理氣和中的作用。

藥理學現代藥理研究發現二陳湯具有改善脂質代謝的作用。

用法:每份4元,水1杯,姜7片,烏梅1片,共煎6分。帶著它溫暖,不管時間。

方巴巴風散

來源《太平惠民和記局方》

它是由藿香8兩、白芷和前胡各65438±0公斤、黃芪、甘草和人參各2公斤、羌活和防風各3公斤組成。

功能疏散感冒,清頭目。

主治:上攻,頭目眩暈。

沒有風也沒有頭暈。該方劑以藿香、白芷、羌活、防風散寒,前胡理氣化痰,黃芪、人參、甘草補氣,諸藥合用,扶正祛邪,以散寒益主。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馮跋散具有抗炎、解熱、鎮痛、增強免疫等作用。

用法:細粉,每次2元,飯後溫服。

防久消痰丸

來源《新版補方》

由明礬1兩和上等茶葉5元組成。

化痰祛風之功。

主治:風痰眩暈。

藥方是用明礬化痰祛風,風消了頭暈就停了。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夏壇丸具有降血脂、抗炎的作用。

用法是末,煉蜜是丸,大如梧桐樹。每次服用50粒,用十元姜湯送服。

  • 上一篇:古代住在皇宮裏的美女們美麗、溫柔、迷人。他們為什麽不生?
  • 下一篇:脾胃虛弱怎麽快速調理?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