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瘟有什麽癥狀?
“雞瘟”通常指亞洲雞瘟(新城疫)和歐洲雞瘟(禽流感)。在中國,“雞瘟”在很長壹段時間裏是家禽疾病的統稱。因為新城疫是最常見的家禽疾病,所以“雞瘟”壹詞壹直以來幾乎等同於“新城疫”。在國際上,“雞瘟”是“禽流感”的舊稱。從歷史上看,“禽流感”出現的時間比“新城疫”早得多。
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
基本概述
AvianInfluenza(鳥流感或禽流感)是禽流感的縮寫。它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又稱禽流感病毒)的壹個亞型引起的傳染病,被國際動物疫病局定為甲類傳染病,又稱真雞瘟或歐洲雞瘟。根據病原體類型的不同,禽流感可分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三大類。最早記載的禽流感發生在1878年的意大利。到1955,科學家確認其致病病毒為甲型流感病毒。1981,該病正式更名為禽流感。自發現禽流感100多年以來,人類壹直沒有掌握具體的防治方法,只能通過消毒、隔離和大量宰殺畜禽來防止其傳播。
致病特征
1,臨床癥狀復雜,猶如“多面殺手”,常與傳播支、喉、大腸桿菌病等傳染病混合。
2.發病率和死亡率與病毒株、雞的性別、環境和並發癥以及繼發感染有關。例如,禽流感病毒侵入粘膜有利於繼發性大腸桿菌病,加強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素作用,導致雞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3.禽流感病毒血清型眾多,相互間交叉保護較弱,同壹血清型不同毒株的毒力差異很大。
4.禽流感病毒突變頻率高,容易發生致病性突變和抗原漂移轉化。
處理措施
禽流感沒有特效藥。據悉,在感染初期,新城疫ⅰ株也可用於緊急接種。其原理是接種ND ⅰ後,可產生幹擾素幹擾AIV的繁殖。肉雞,結合安乃近或阿司匹林制劑,可以降低死亡率。同時根據癥狀選擇壹定的抗菌藥物,防止細菌和黴菌的二次感染。
實施科學飼養管理,全面提高雞的抗病能力。對於30周齡以內的蛋雞和後備雞,要保證營養全面供應,定期供應電解多維或快速供應。根據氣候變化,飼料中添加1%鮮蒜,每月至少1周,隨季節變化。
大青葉、板藍根、黃連等中草藥,清瘟敗毒散、方靜敗毒散、黃連解毒散等制劑,可用於節日交替和易感季節的預防。
產蛋率下降的蛋雞,發病後7~10天內,可將10倍的維生素E和中藥增蛋藥物混合飼餵2~3周。因為禽流感病毒已經嚴重損害了生殖系統,產蛋率的恢復需要壹個過程。恢復後,在飲水中加入速補劑或多種維生素,有助於卵巢功能恢復,促進產蛋率早日恢復。
雞新城疫
基本概述
新城疫是壹種由副粘病毒引起的高度傳染性疾病。又稱亞洲雞瘟或假雞瘟。
往往是急性敗血癥。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便溏、神經障礙、粘膜和漿液性出血。死亡率高,對養雞業危害很大。1926最早發現於印度尼西亞,不久在英國的壹個新城鎮被發現,全世界都有記載。有強毒株和弱毒株兩種類型。病毒分為三種:低毒力(即緩慢發病)、中毒力(即中等發病)和強毒力(即快速發病)。大多數強毒株通常屬於內臟新城疫病毒。雞會患這種疾病。家雞最易感,雛雞比成雞更易感。新城疫自發現以來就與禽流感相混淆,兩者都被稱為“雞瘟”。只是在具體名稱上,新城疫被稱為亞洲雞瘟或偽雞瘟,以示與原歐洲雞瘟或真雞瘟的區別。
發病癥狀
雞瘟是壹種由病毒引起的急性敗血病,有三種臨床癥狀:
(1)最急性型:起病急,病程短,猝死無特征性癥狀。這種類型多見於早期流行和雛雞。
(2)急性型:初始體溫升高,壹般達到43-44℃以減少或浪費食物,增加口渴感。精力不足,不願行走,全身無力,羽毛松散,閉眼縮頸,獨自站立,反應遲鈍,頭下垂或伸到翅膀下,尾羽下垂。腿部癱瘓。頭冠為暗紅色或紫黑色,偶爾頭部浮腫。口腔和鼻腔內分泌物增多,常流出口腔或鼻腔。病雞經常搖頭,不停地做吞咽動作。病雞呼吸困難,伸頭張嘴呼吸,啰嗦脹氣,粘液堆積。常拉黃色、綠色和灰白色惡臭的稀糞。母雞生病後,產蛋量迅速下降或停止。發病後期,體溫降至常溫以下,不久死亡。死亡率可達90%以上。
(3)亞急性和慢性型。壹般見於免疫質量不高或免疫有效期已到終點的雞。主要表現為病程長、呼吸道癥狀、食欲差、產蛋量減少或軟殼蛋,但死亡率低。
致病特征
1,起病急,傳播快,死亡率不壹。近年來,由於免疫抑制因素的影響,典型新城疫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
2.各年齡段雞均可感染,其中非典型新城疫主要發生在20-30日齡(二次免疫前後)、60-80日齡、150-200日齡(產蛋高峰期)三個年齡段。
3.在受汙染的雞場用新城疫疫苗免疫,常可誘發該病。緊急接種新城疫疫苗對病雞無效,但會不同程度地增加死亡,降低產蛋率。
4.非典型新城疫在高免疫蛋雞中發病率高,表現為呼吸道癥狀、產蛋率下降和零星雞死亡。
雞瘟用什麽藥最有效?
早發:全組精神狀態良好,食欲不減,偶發性死亡。此時可采取IV系列(克隆30)飲水,(根據情況也可同時肌肉註射滅活油乳劑疫苗),幼雞3-5倍,成雞5-8倍。同時可以喝加了維生素C、糖、抗生素的水,在水裏加1 ∶即可。
疾病晚期:全組抑郁,食欲下降,每天死亡率超過1%。此時不宜采用緊急接種疫苗的方式,否則容易導致大量死亡,可采用抗病毒藥物配合高免疫卵黃液飲用水進行治療。卵黃抗體也可用於雛雞肌肉註射1 ~ 2ml,幼雞2~3ml,成雞3 ~ 5ml,每日1次,嚴重者隔日1次,同時用2 ~ 3倍量的幹擾素或免疫增強劑飲水。
預防措施
利用空間電場的生物效應建立雞舍空間電場,重建環境安全的畜禽舍,實時預防突發疾病。畜禽舍內的空間電場依靠靜電力殺滅空氣微生物、凈化微生物氣溶膠和消除惡臭氣體的能力,晝夜殺滅和接種雞舍內外的病原微生物,同時控制飲用水和飼料的生物安全,從而控制雞瘟的入侵和傳播。
1,做好預防接種;
2.用新城疫III (F)疫苗稀釋成0.1-0.3%的水溶液,可免疫雞7個月。
3.嚴格封鎖疫區,徹底消毒;4.死雞的屍體、糞便、席子都要焚燒,深度消毒。
區分
臨床癥狀
1,發病季節不同
禽流感和新城疫均可引起呼吸道和腸道癥狀、腺胃腫脹和乳頭出血,但禽流感病毒耐熱性差,故多發生在溫差大的冬春季節,而新城疫病毒耐熱性強,常年流行。
2、呼吸道癥狀的嚴重程度不同。新城疫的呼吸道癥狀較重,常發出呼嚕聲,似“馬蹄聲”,由近及遠,而禽流感呼吸困難不明顯,常伴有結膜炎和鼻竇炎,僅表現為咳嗽、流鼻涕和呼吸時“咯咯”聲。
3、外觀不同
患新城疫的病雞,其嗉囊內經常積聚大量又酸又臭的液體。雞倒吊時,液體從口中流出,有時粘液掛在喙端,並伴有搖頭和吞咽。糞便多為黃綠色,有時呈水樣。特征性癥狀為:糞便周圍黃白色,稀薄,中間綠色,暗紅色或紫黑色,死後頸部呈“S”形。單面朝上(陰陽蛋)具有診斷意義,而禽流感的特征是頭部、頸部、眼睛和胡須腫脹。腿趾鱗下有紫黑色出血,黃白色或乳白色稀便,或僅有腹瀉癥狀,常合並大腸桿菌病。據臨床觀察,大多數感染禽流感病毒的蛋雞在發病前兩天產蛋量會突然增加,發病後2~3天產蛋率開始急劇下降,壹般3~5周後又開始回升。
4.不同的神經癥狀
患新城疫的雞,後期可轉頭凝視星星,慢性病例的神經系統癥狀更明顯,而禽流感常呈現運動障礙或跗關節腫脹、抽搐、麻痹、失明等癥狀。,以及慢性病例的神經癥狀。
屍檢癥狀
1.胰腺壞死在新城疫病例中相對罕見,而禽流感相對常見。纖維素性腹膜炎出現較早,在禽流感病例中較為常見,幾乎所有病例都有腹膜炎的感染,而新城疫只是在發病後期部分出現。
2.新城疫病例表現為消化道出血和潰瘍,肺、脾、肝、腎無明顯病變,腺胃乳頭出血,十二指腸、空腸、回盲部下部淋巴濾泡常腫脹、出血或潰瘍,而禽流感病例常出現胸肌脂肪和胸骨出血點,腸道出血,肺、肝、脾、腎有明顯病變,腺胃乳頭腫脹,出血點。
3.禽流感時,雞腹腔內有新破裂的卵黃,卵泡變形,呈“菜樣”,充血出血,輸卵管水腫萎縮,有白色粘稠分泌物或黃白色幹酪,而新城疫時,卵泡充血出血嚴重,有透明帶。
實驗室
區分禽流感和新城疫病毒的要點是,禽流感病毒能凝集驢、馬、騾、山、羊的紅細胞,而新城疫病毒不能凝集。
禽流感是禽流感的簡稱,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壹個亞型引起的傳染病綜合征。它被OIE國際局定為A類傳染病,也被稱為真雞瘟或歐洲雞瘟。不僅雞,其他壹些家禽和野生鳥類也可能感染禽流感。
根據病原體的種類,禽流感可分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無致病性三類。非致病性禽流感不會引起明顯癥狀,只是在感染的禽類體內產生病毒抗體。低致病性禽流感可導致家禽出現輕度呼吸道癥狀、攝食量減少、產蛋量下降和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為嚴重,發病率和死亡率高,感染雞往往“全軍覆沒”。最早的禽流感記錄在1878,甲型流感病毒。此後,這種疾病被重新命名為禽流感。自發現禽流感100多年以來,人類壹直沒有掌握有效的防治方法,只能通過消毒、隔離和大量宰殺畜禽來防止其傳播。高致病性禽流感爆發的地區往往會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正常情況下,禽流感病毒不容易引起人類患病。禽流感病毒屬於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根據其表面蛋白分為15亞型,如H1至H15。世界範圍內的禽流感主要由高致病性H5和H7亞型引起,人們對H1和H3亞型易感。之前在韓國和日本流行的禽流感病毒屬於H5N1型。它通常只在家禽中傳播,很少感染人類。雖然也出現過人類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病例,比如香港的1997禽流感使12人患病,其中6人死亡,但這種情況確實很少見。此外,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主要途徑是接觸感染,目前尚未發現因食用雞肉和雞蛋而感染的病例。
從微生物學的角度來看,阻止禽流感病毒對人類的入侵有三個原因。首先,人的呼吸道上皮細胞不含禽流感病毒的特異性受體,即禽流感病毒不易被人細胞識別和結合;第二,所有能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流感病毒的基因組,壹定含有人類流感病毒的幾個基因片段;再次,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含有大量堿性氨基酸,難以在人體內復制。然而,雖然沒有證據顯示禽流感病毒會直接導致人類流感爆發,
然而,從進化的角度來看,人類流感與最初在動物中傳播的流感病毒有關。很可能是在歷史上人類馴化豬、雞等動物的過程中,由於人與動物的頻繁接觸,豬流感和禽流感病毒的某些毒株發生了變異,獲得了對人類的致病性和在人群中傳播的能力,成為了人流感病毒。這種事件可能會再次發生,所以醫學研究和監測部門仍然警惕禽流感襲擊人類的可能性。
對個人來說,要註意身體健康,保持良好的免疫力;食用禽類產品前,先高溫烹調,以殺死病毒。到目前為止,中國大陸從未出現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的病例。中國已經建立了快速檢測禽流感的技術手段。衛生部在幾年前加強了對包括禽流感在內的流感疫情的監測,各種流感病毒的趨勢都在監測之中。禽流感是“雞瘟”嗎?對於兩者的區別,相關專家已經做了專門的解釋。“雞瘟”在很長壹段時間內都是家禽疾病的俗稱。不僅是禽流感,其他癥狀相似的禽類疾病也統稱為“雞瘟”。其實“雞瘟”也分“真雞瘟”和“假雞瘟”,“真雞瘟”就是禽流感。20世紀初,在壹個叫“新城”的地區發現了壹種類似禽流感的禽類疾病,命名為“新城疫”。之後“新城疫”和禽流感被混淆,兩者都被稱為“雞瘟”。其實“新城疫”就是前面說的“偽雞瘟”。新城疫病毒和禽流感病毒都是RNA病毒,但禽流感病毒屬於正粘病毒科,新城疫病毒屬於副粘病毒科。雖然在臨床上表現出不同的癥狀,但壹般不容易區分。禽流感臨床表現為全身感染,新城疫的癥狀可分為嗜神經型、內臟型、嗜肺型,其中嗜肺型與禽流感更為相似。與新城疫相比,禽流感發病率較低,屬於散發性、點狀、區域性疾病,而新城疫發病範圍大,易多發。但新城疫的危害沒有禽流感嚴重,因為現有的疫苗可以控制新城疫,這種病毒不會傳染給人,也不會演變成壹種人畜共患的疾病。
4.預防措施
春末夏初是雞瘟的流行季節,容易給養雞戶造成經濟損失。
1,取壹個大蒜,搗碎,放入500克飼料中攪拌均勻。每天餵壹只雞50克,10天為壹個療程,停藥3天後再餵。
2.大蒜用酒浸泡24小時,每天用1 ~ 2個蒜瓣餵壹只雞,連續8 ~ 10天。
3.將大米用2 ~ 3%的鹽水浸泡3天,然後取出來餵雞,7天以上。
4.飼料中加入少量明礬和生姜,每隔10天餵壹次;如果出現病雞,每7-8天餵壹次。
5.綠豆用豬膽浸泡7-8天,壹只雞餵3-5粒。
6.將仙人掌搗碎成泥狀,每天給每只雞餵兩次,每次6克,連續餵3天。
7.雞舍與兔舍相連,上層養兔子,下層養雞,避免雞瘟。
8.用兔糞和兔尿混合飼料餵養雞,可以提高雞的抗病能力。
9.用尿壺裏的尿餵雞,每天兩次,連續3天。
10,對雞體和雞舍噴灑1%來蘇水,可防治雞瘟。
11.取生姜50克,明礬25克,混合成1公斤飼料,每五天餵壹次。
12、綠豆、玉米、大蒜等分,搗碎混合,加少許醋,揉成豆粒大小的面丸。每只雞餵1丸,每天兩次,連續5天。
13.用適量嬰兒尿液浸泡雞飼料2天,取出食物晾幹,每天餵1次,連續7天。
14.大米、小麥、高粱、玉米可以用白酒浸泡不少於12小時。體重250克以下的雞每天餵1次,每只雞餵9克酒浸糧,大雞每次餵12克。
1次,連續餵養7天就痊愈了。
5.預處理方法
方法壹
先給剛孵出的小雞鼻孔滴入雞瘟二類疫苗,三個月大時再接種雞瘟壹類疫苗(即消毒後的筆尖要蘸疫苗刺破翅膀內的種子)。成年雞每年應定期接種壹次雞瘟ⅰ疫苗。死雞應該被掩埋或焚燒。雞舍及場所用2%氫氧化鈉消毒,周邊健康雞群緊急接種雞瘟疫苗。
方法2
1.綠豆、白帆滾成粉加水調成糊狀餵雞,壹日三次。每次2-3湯匙。飼養7天可防治雞瘟。
2.生姜取1()克生姜,切碎,加入50克明礬粉,拌勻,餵雞。65438+每周0-2次,雞瘟效果明顯。
3.大蒜蒜泥拌食用油;每只雞餵2-3克即可改善,連續餵兩次。或者用白酒浸泡大蒜24小時,每天給每只雞餵1-2瓣,持續壹周。
4.小麥取小麥500克,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混合後餵給雞,每天兩次,連續3-4天,可治雞瘟。
5.高粱、麥粒用白酒浸泡,早晚各餵雞1次,每只雞2-3g。餵養7天。
6.鹽用5%鹽溶液浸泡顆粒谷物2小時,按日飼料10%的比例添加到其他飼料中。餵養3-5天。
7.食醋0.5斤,食醋用小麥0.5斤;攪拌均勻。雞瘟流行前給它餵了7天。可以預防雞瘟的發生。
8.仙人掌取仙人掌,去皮,搗碎餵雞,每日2-3克,每日1次,連用3天,對防治雞瘟有特效。
方法3
用煙熏幹辣椒來預防雞瘟,是壹種經濟、簡便、有效的預防措施。不僅對雞沒有不良影響,還能防止雞在壹年內患雞瘟。為了更安全可靠,可以每年春秋兩季做壹次。先用麥稭或稻草把適量幹辣椒(視雞舍大小而定)捆在壹起,然後把雞舍裏的雞全部趕出去。然後,將麥稭或稻草點燃,放入雞舍,將雞舍的門窗關好,封好。幹辣椒燃燒產生的煙霧消散後,可以把雞趕進雞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