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支持
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流與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溝通、啟發、互補。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和學生分享他們的思想、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感受、經驗和想法,豐富教學內容,有新的發現,從而達到* * *求知,* * *享受* * *進步,實現教與學的共同發展。對學生來說,“呼喚三誇克”的教案設計意味著主體性的凸顯、個性的表達、創造性的解放和枷鎖解開後的舞蹈。對於老師來說,上課不僅僅意味著知識的傳授,而是分享理解,共同促進學習;上課不是單向的努力,而是壹個生命活動、專業成長、自我實現的過程。交流也意味著教師角色定位的轉變:教師從教學的主角轉變為“平等的首席”,從傳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現代學生發展的促進者。
教學目標
壹、三維目標:
1.閱讀文章,了解誇克是什麽;
2.對物質的結構和物質結構研究的基礎課程有壹個大致的了解;
3.引導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激發學生的獨立意識和探索精神。
二、具體目標:
1.消除文字障礙;
2.對物質的結構和物質結構研究的基礎課程有壹個大致的了解;
3.學習科學家永無止境的探索精神;
4.理解這個通俗形象的語言和嚴謹的結構。
在具體目標中,1和2是為全體學生設定的,3是對中學生的要求,4是對優秀生的目標。
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1.閱讀文章,了解誇克是什麽;
2.對物質的結構和物質結構研究的基礎課程有壹個大致的了解;
3.理解這個通俗形象的語言和嚴謹的結構。
班級安排
壹個課時
教學設計
課前延伸
1.閱讀課文,初步了解什麽是誇克。
2.學生自主學習完成老師布置的預習題。
3.收集和閱讀與教材相關、相近、相似的文章,做讀書筆記。
課堂調查
第壹,學習
1.介紹新課。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準備壹個玩具娃娃,自然就引出了文章《三個誇克》。
2.檢查預覽。
(1)學習小組互相復習預習題,* * *同改錯解疑。
(2)各學習小組向全班匯報獨立學習課文的初步感受;展示所收集和閱讀的與課文相關的文章和讀書筆記。
3.獨立閱讀。
(1)定義本課的學習任務:
放映幻燈片
1.誇克是什麽?長詩《芬尼根的覺醒》中的誇克是什麽意思?作者邊玉林給我們介紹的誇克是什麽?
2.本文主要講解了哪些物質結構?按什麽順序?妳能把它以圖表的形式畫出來嗎?
3.文章如何持續深入地闡述中心內容?
設計第壹題和第二題的目的是讓學生感知課文的結構和內容;設計第三題的目的是讓學生深刻理解課文內容。
(2)自主閱讀,圈出評論:
①學生可以自由閱讀課文。
(2)根據學習任務,自學課文,並用規定的符號標出。
放映幻燈片
註釋點
1)框線為關鍵詞
2)關鍵陳述(或寫得好的陳述)用波浪線
3)如有疑問,在括號內打問號。
4)在書頁的空白處做筆記。
(學生個別閱讀時老師巡視指導)
這個環節壹方面培養學生不寫不讀的習慣;另壹方面,它使學生能夠與文本進行充分的對話,從而為合作交流和學習提供充分的準備。另外,有目標的學習是自主學習成功的前提和條件。需要註意的是,對學生的批註要求不要太高,只要能寫出批註,不管對錯,都是有價值的。)
4.小組合作
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全班四六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學習成果,進行合作學習。
在充分交流和碰撞的基礎上,要求各組以書面形式研究這三個問題,形成* * *知識,並列出合作交流中遇到的疑難問題,以便課堂交流。
第二,引導
1.班級交流。
(1)各組代表匯報討論結果,提交小組學習中的難點問題。
(2)對各組的學習結果進行集體點評、質疑和糾正,直至達成* * *理解。
2.談談教練。
a .指導學生獨立思考(1)(2)(3):
(1)指導學生如何理解題目的意思。
指向方法
提煉關鍵句子。
第二,結合全文理解問題的意思。
參考答案
誇克在文中有兩層意思。長詩《芬尼根的覺醒》中有壹句話:“三個誇克對老麥克。”“誇克”是音譯,意為海鳥的聲音。科學家蓋爾曼以其中的“誇克”為自己命名。事實上,誇克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誇克和我們的名字壹樣,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的名字。
(2)
指向方法
把握講解對象,整體感知講解內容,明確講解順序。
參考答案
本文主要講解原子、原子核、強子、誇克的結構。按照物理學家發現和理解這些物質結構的過程,是不斷深化的。描述的順序稱為邏輯順序和時間順序。
結構圖如下:
原子
→ → →
(3)
指向方法
尋找關鍵句段,如結構語境中的轉折句、過渡段、反問句;
2.盡量找關鍵詞,比如“葉”、“有”、“歡”。
參考答案
1.用反問句,比如:“有沒有比質子和中子更小的結構?”“不是有自由誇克嗎?”這些疑問句把問題引得越來越深。
2.使用關鍵詞“妳”
b .重點和難點說明:
理解這個通俗形象的語言和嚴謹的結構。
指向方法
尋找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比如比喻、擬人;
(本環節是對本文重點的講解。)
以上精講是針對“學”這個環節中的三個學習任務,為學生總結解題或解決此類問題的規律和方法,提高學生品味課文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指導可以在“課內探究”時由老師適時引導,也可以在學生探究完所有問題,總結出思維規律和答題技巧後,老師再集中精力進行指導。
3.深度探索。
探究問題:如果妳是壹名科普知識推廣者,妳將如何在“模擬科學新聞發布會”綜合實踐中向學生推廣文中提到的壹些科學概念?
(首先四個小組進行探討,然後各組代表匯報結果,並對各組結果進行集體點評、質疑和修正,直至達成* * *諒解)。
指向方法
1.探討這壹話題,應從綜合全文內容、把握文章主旨入手,從而實現對文章整體和主旨的深刻理解;
2.做促銷員,不僅要大方,說話也要清晰響亮。更重要的是,妳要清晰準確地表達妳的內容,語言要簡潔通俗。
參考答案
1.我們組對“誇克”感興趣,我向大家推薦“誇克”。
誇克是既有強相互作用又有弱相互作用的粒子。誇克最早是從理論中推導出來的,後來陸續被發現。誇克有六種,分為三對,分別是上誇克和下誇克,奇誇克和粲誇克,頂誇克和底誇克。誇克沒有其他粒子就無法獨立存在,仿佛士兵犯了錯誤,失去了自由。
2.我們小組解釋了原子核。原子核簡稱“核”。它位於原子的核心,由兩種粒子組成:質子和中子。原子核本身很小,大約654.38+百萬個原子核排成壹條直線相當於壹個原子的直徑。原子核的能量非常巨大。組成原子核的質子和中子之間有很大的吸引力,可以克服質子之間正電荷的排斥,結合形成原子核,使原子核在化學反應中不分裂。
這壹過程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合作性,尤其體現了探究性學習的特點和效果。整個學習過程不僅使學生獲得了很大的成就和認識方式,而且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態度,學會了深入思考和探索,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能夠堅持和提高自己的觀點和認識。)
(4)教師總結這節課的學習。
第三,實踐
1.關鍵檢測。學生在課堂上完成關鍵測試。
2.反饋校正。學習小組互改,老師反饋評論。
課後提升
1.同步閱讀。閱讀關於物質結構的文章。
2.完成妳的作業。完成相關教具中的作業。
3.反饋評價。教師審查學生的作業,並進行反饋修改。
課程計劃(針對學生)
學習目標
借助參考書和自學輔助工具了解誇克是什麽。
所有學生都應該掌握生詞的音、形和義。
所有同學都要學習這篇文章的知識點,掌握答題規律。
自學輔助材料
首先,關於誇克
誇克是既有強相互作用又有弱相互作用的粒子。誇克最早是從理論中推導出來的,後來陸續被發現。最後壹個誇克,頂誇克,發現於1995年初。
誇克有六種,分為三對,分別是上誇克(U)和下誇克(D),奇誇克(S)和粲誇克(C),頂誇克(T)和底誇克(B)。
二、正文的主要內容
《叫做三誇克》是壹篇介紹物理學知識的說明文。作者按照邏輯順序和時間順序,由淺入深地闡述了物理學家在不同階段對物質結構的研究和認識。
三,寫作特點
1.語言通俗,結構嚴謹;
2.綜合運用各種解釋方法,如分類、比喻、舉例等。
預習練習
1.註意下面的點字,註意每個字的寫法。
隧道禁閉使丁肇中氣餒。
2.借助工具書、自然科學書籍或網絡,了解原子、質子、中子等科學概念;
3.收集敢於懷疑和探索新知的科學家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