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寶寶後,新媽媽們總會從經歷過的人那裏聽到壹些經驗,或者看育兒書籍了解壹些育兒知識,但並不是每壹種育兒方法都是對的,比如和寶寶分開睡,寶寶發燒會燒腦,寶寶枕頭禿了缺鈣等等。相信很多媽媽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讓我們來看看美麗和我今天將揭穿這些謠言。
謠言壹:母子分開睡,培養寶寶獨立性。
相信很多孕媽媽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大概在孕中期的時候,我們就已經開始為寶寶選擇寶寶了,因為我們認為從出生開始就培養寶寶的獨立能力是新時代的育兒理念,我們甚至對老人要求寶寶和媽媽壹起睡嗤之以鼻。
粉碎謠言:這是徹頭徹尾的育兒謠言。寶寶剛從母體中分娩出來,還不能很好的控制和平衡體溫。他需要母親的溫暖。還有壹點很重要:新生嬰兒接受和信任這個世界的基礎是獲得安全感。最好的安全感就是躺在媽媽身邊,感受在胎兒時期就和她非常熟悉的媽媽的心跳和血流。
如果想培養寶寶的獨立能力,白天可以讓寶寶睡在嬰兒床裏,媽媽們可以在忙碌的同時關註寶寶的動向。千萬不要為了追求所謂的獨立而破壞寶寶對這個世界的信任。寶寶真的應該和媽媽分房睡,直到兩歲。
二:比老虎還厲害的發燒會燒壞寶寶的大腦。
“我該怎麽辦?我們做什麽呢寶寶發燒了!”抓耳撓腮,手足無措,是很多新手媽媽在寶寶發燒後的第壹反應。家長之所以如此焦慮,與各種影視劇中“發燒會燒壞寶寶的大腦”的情節設定不無關系。
粉碎謠言:蛋白質是大腦的基本成分,蛋白質通常只有在42℃以上才會被逐漸破壞。壹般發燒很少超過這個溫度,所以40℃以下的發燒根本不會對寶寶造成精神傷害。但確實有極少數寶寶發燒後不聰明,但這種現象的罪魁禍首並不是發燒,而是寶寶可能得了腦炎和腦膜炎感染。發燒只是病原微生物入侵大腦後,人體做出的壹種抵抗和防禦反應。相反,這是壹個非常有用的信號。
三:寶寶枕頭禿了補鈣又快又快!
枕頭禿是指嬰兒頭部接觸枕頭的位置沒有頭發或頭發少的現象。很多醫生看到寶寶禿頂,就亂給寶寶打了壹堆魚肝油和液體鈣。父母不僅沒有懷疑,甚至好像吃了壹顆定心丸——還好寶寶缺鈣發現得早。
粉碎謠言:壹個常年躺在床上的成年人,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後枕環狀禿頂,這與新生兒長期躺著睡覺,缺乏翻身調整能力有關。誰睡覺都是光頭!媽媽們在發現枕禿現象後,不要盲目判斷寶寶缺鈣。如果寶寶身高體重發育正常,沒有明顯的夜驚、哭鬧、抽搐等缺鈣癥狀,建議帶寶寶去曬太陽。無論是藥名還是保健品補鈣,劑量不合理都會對寶寶腎臟造成很大負擔,長期補鈣甚至會導致寶寶中毒。
四:寶寶睡眠不足肯定長得慢。
“醫生,我家寶寶壹天只睡16小時,是不是太少了?”這是很多新手媽媽都會問的問題。新生嬰兒除了哺乳基本都是睡覺的,壹個月以內的新生兒每天大概會睡近20個小時。媽媽們總覺得寶寶睡眠時間少於20小時,比那些睡很長時間的寶寶長得慢。
粉碎謠言:睡眠個體差異很大。新生兒的腦組織還沒有發育完全,神經系統的興奮持續時間很短,需要大量的時間休息。不愛睡覺的寶寶,如果清醒時哭鬧不明顯,精神狀態良好,體重增加在正常範圍內,就不需要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