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便血是怎麽回事?什麽原因會導致便血?

便血是怎麽回事?什麽原因會導致便血?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排便時發現大便裏有血。這種情況讓他們很擔心,害怕身體出現壹些嚴重的疾病,所以很想知道便血的原因。下面我們來分析壹下便血的原因和治療方法。

1,病因分析

(1)肛裂、痔瘡:便血呈鮮紅色,血壹般覆蓋在大便表面,不與大便混在壹起,排便後也可滴血。肛裂患者排便時肛門疼痛。

(2)大腸癌:大便性狀有改變,如大便稀而扁,排便不暢,腹部有包塊。尤其是50歲以上的患者,便血時更要警惕腫瘤的可能。

(3)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可出現腹痛、腹瀉、便秘、發熱。

(4)阿米巴痢疾:大便呈果醬樣,或暗紅色,量多,常伴有膿性粘液。多數患者在急性腹瀉後出現發熱、腹脹、腹痛等嚴重癥狀。

(5)細菌性痢疾:大便常呈膿性帶血,壹次少量,常伴有尿急感;慢性期是間歇性粘液和膿性血便。

(6) Tarky大便:Tarky大便常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因為血液在消化道停留時間長,就像柏油路的顏色,所以叫柏油大便。柏油樣大便常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如胃潰瘍、肝硬化門脈高壓引起的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出血性胃炎、糜爛性胃炎、食道癌、胃癌等。此外,壹些食物如豬血和壹些藥物。

2.治療方法

便血的西醫治療

便血的原因有很多,不可能對每個原因都壹視同仁。但維持生命體征和對癥治療是總的原則。努力找到便血的原因是最大的關鍵。下面簡單介紹壹下引起便血的常見疾病的治療方法。

(1)痔瘡和便血

痔瘡無癥狀,無需治療,只要註意飲食,保持大便通暢,保持女性私處清潔,預防並發癥即可。只有並發出血、脫垂、血栓和嵌頓才需要治療。痔瘡很少直接導致死亡,但如果治療不當,嚴重的並發癥也可能致命。

內痔各種非手術治療的目的是促進痔周組織的纖維化,將脫垂的肛門直腸粘膜固定在直腸壁的肌層上,以固定松弛的肛墊,從而達到止血和防止脫垂的目的。

只有在保守治療失敗或三、四期內痔周圍支撐的結締組織被廣泛破壞時,才應考慮手術。

根據上述觀點,內痔的治療應著眼於減輕或消除其主要癥狀,而不是根治性手術。因此,痔瘡癥狀的緩解比痔瘡大小的變化更有意義,被視為治療效果的標準。主要方法有註射療法、橡膠圈結紮療法和手術切除療法。

(二)肛裂引起的便血

肛裂的治療原則是急性肛裂以保守治療為主,即非手術治療,適當止痛止血,防止疼痛惡性循環。對於慢性肛裂或ⅲ期肛裂,應以手術治療為主,徹底消除肛裂的病因和加重疼痛的因素。

保持大便通暢,預防便秘:多吃蔬菜水果,增加飲水,糾正便秘。可以口服瀉藥或石蠟油,使大便變軟變滑,以利排便。

局部坐浴:用40℃ ~ 50℃的熱水或高錳酸鉀溫水坐浴(每日2 ~ 3次,每次~ 30分鐘。溫水坐浴可以放松肛門括約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癥吸收,緩解疼痛,清潔局部,有利於傷口愈合。坐浴後可外用消炎止痛藥物緩解癥狀。

封閉療法:對疼痛較重的患者,在肛裂基底及雙側肛門括約肌內註射1% ~ 2%普魯卡因,解除括約肌痙攣,緩解疼痛。

肛管擴張:適用於無乳頭肥大、無前哨痔的急性或慢性肛裂。在局麻或骶麻下用手指擴張肛管,可解除肛門括約肌痙攣,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

手術治療:對於長期無法治愈,非手術治療無效的慢性肛裂,可采用手術治療。將肛裂及其周圍的病理組織全部切除,使其成為新鮮傷口,然後愈合。

(3)直腸癌血便

直腸癌早期的血細胞比容常被誤認為痔瘡便血而被忽視。因此,提高肛腸疾病的預防意識非常重要。直腸癌需要手術。

處方禁忌

治療便血的關鍵是分清出血的輕重緩急,臨床治療時應註意以下幾個方面:

1.止血治療的禁忌癥:便血的治療首先要考慮止血,但止血不是盲目使用全身止血藥。臨床上應根據出血的原因、部位、量和速度采取不同的止血措施。如局部藥物止血、局部手術止血和全身藥物止血。肛門局部輕度出血以局部止血為主;如發生大出血,應立即采取全身止血,並采取局部手術止血。

2.痔瘡出血的治療禁忌癥:如肛裂、內痔、直腸息肉等間歇性便血,起病緩慢,量少,局部應用涼血止血藥較好。當出血量較大,患者不願意手術治療時,可全身使用止血藥。

3.感染性腸病治療禁忌癥:慢性感染性腸病引起的粘液血便、膿性血便應針對腸病進行綜合治療,不能單純止血,否則只會治標不治本,不能消除炎癥,不能緩解癥狀。

4.術後損傷治療禁忌癥:肛腸手術後如有大量原發性或繼發性出血,或有大出血,且病情緊急,應立即采取局部止血措施,尋找出血點,結紮或壓迫止血,同時在全身應用止血藥的同時,進行局部和全身治療。

5.血液病治療禁忌癥:血液病引起的血腫要全身止血,用量要大,結合局部止血。

6.消化性潰瘍出血的治療消化道出血的禁忌癥如果在現有的檢查條件下找不到出血病竈,就要及時止血。上消化道潰瘍引起的便血,除常規止血外,還應加用抗酸劑。

7.心腦動脈栓塞患者治療禁忌癥:心腦動脈硬化、腦栓塞患者合並便血時,止血藥的應用壹定要及時、適量,防止過度止血加重心腦疾病。

便血的中醫治療

1.腸濕熱

主要癥狀為便血鮮紅,大便不暢或松散,或腹痛、口苦、苔黃膩、脈數。濕熱蘊結結腸,腸脈受損,便血。腸道傳輸異常,便會不通暢或稀便,腸氣受阻,便會出現腹痛。苔黃膩,脈濕熱。

該治療方法能清濕熱,涼血止血。

處方為地榆粉或槐角丸。地榆粉用地榆、茜草涼血止血;梔子、黃芩、黃連具有清熱利濕、瀉火解毒的作用;茯苓滲透性輕,利尿。槐角丸用槐花、地榆涼血止血;黃芩清熱燥濕;防風、枳殼、當歸能祛風、行氣、活血。兩者相比,地榆粉清濕熱之力更強,而槐角丸也能益氣活血,可酌情選用。

2.脾胃虛弱

主要癥狀為大便呈暗紫色血,甚至黑色,腹部隱痛,喜熱飲,面色晦暗,精神萎靡,大便溏薄,舌淡,脈細。脾胃虛弱,中氣不足,不能控制血液,血溢於腸中,隨大便而下,故血色紫暗,甚至黑色。虛中有寒,寒凝氣滯,導致失健,故腹悶,汗出飲熱,便溏。脾胃虛寒,氣血不足,故血色晦暗,精神倦懶,舌淡,脈細。

治以溫補脾,養血止血。

加味黃圖湯。方子裏,出血是靠廚房的土溫止血的;白術、附子、甘草溫中健脾;阿膠、生地養血止血。黃芩味苦性寒,強陰,起反佐作用。可加入白芨、烏賊骨收斂止血,三七、蛇紋石活血止血。陽虛嚴重、四肢冰冷者,加鹿角霜、炮姜、艾葉止血。

3.預防便血的方法

(1)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大便要稀糊狀。

(2)減少增加腹壓的姿勢,如下蹲、憋氣如下,避免久坐和過度勞累。

(3)忌辛辣、辛辣、油膩、粗糙、油膩食物及煙酒咖啡。

(4)多吃具有清腸、溫潤營養黏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物,如生梨汁、蓮藕汁、菱角汁、蘆根汁、芹菜汁、胡蘿蔔、白蘿蔔(熟食)、苦瓜、茄子、黃瓜、菠菜、黃花菜、白菜、蛋黃、蘋果、無花果、香蕉、黑芝麻、核桃肉等。

(5)性格開朗,不要又氣又熱。心胸不寬,煩躁抑郁,腸黏膜就會收縮,血液就不能順暢流動。

(6)減少性交。房事過多會使腸黏膜充血,加重出血。

  • 上一篇:孕婦可以吃蛤蜊嗎?
  • 下一篇:大白菜怎麽吃最有營養?妳需要掌握這9個絕妙的方法。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