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我是不是得了膽囊炎?

我是不是得了膽囊炎?

膽囊炎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臨床常見,尤其是肥胖、多產、40歲以上的女性。

急性膽囊炎的發病與膽汁淤積和細菌感染密切相關。主要致病菌為大腸桿菌(占60% ~ 70%)、克雷伯氏菌、厭氧菌等革蘭氏陰性菌。大部分從腸道經膽總管逆行進入膽囊,少數經門靜脈系統至肝臟後隨膽汁流入膽囊。

有些慢性膽囊炎是由急性膽囊炎引起的,但大多數沒有急性發作史。約70%的患者伴有結石。由於膽結石的刺激,在長期慢性炎癥的基礎上反復急性發作,可使膽囊收縮或囊壁纖維組織增生增厚,最終導致囊腔縮小而失去功能。如果膽囊管被結石、炎性粘連或疤痕完全堵塞,膽汁無法流入膽囊,但膽囊內原有的膽汁被逐漸吸收,粘膜仍分泌無色水樣粘液(白膽汁),可形成膽囊積液;繼發感染時,演變為膽囊積膿。

[編輯本段]臨床表現

(1)許多急性膽囊炎患者在油膩的晚餐後的半夜發病,因為高脂肪的飲食可以加強膽囊的收縮,躺著容易使小的膽結石滑入並嵌入膽囊管。主要表現為右上腹持續疼痛,陣發性加重,可放射至右肩背部;常伴有發熱、惡心、嘔吐,但寒戰少見,黃疸較輕。腹部檢查可見右上腹充盈,膽囊區腹肌緊張、壓痛、反跳。

(2)慢性膽囊炎的癥狀和體征不典型。多為膽汁性消化不良、厭惡油膩食物、上腹脹氣、噯氣、胃灼熱等。,類似於潰瘍病或慢性闌尾炎;有時膽囊管被結石堵塞,可以是急性的,但當結石移動,梗阻解除,就會很快好轉。體檢顯示膽囊區可有輕度壓痛或叩診痛;如果膽囊內有積水,常常可以摸到壹個圓形光滑的囊性腫塊。

[編輯本段]壹般治療和預防

目前,膽囊切除術是治療急慢性膽囊炎的最佳方法。

(1)非手術療法也可作為術前準備,包括:a .對腹脹患者臥床休息、禁食、胃管減壓;b、補液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失衡;c .解除痙攣和疼痛;d .靜脈聯合應用有效抗生素,如慶大黴素、氨芐青黴素、氯黴素和頭孢菌素;對80%-85%的早期病例有效。

(2)手術治療

1.急性膽囊炎:壹般來說,建議積極內科治療12 ~ 24小時,癥狀緩解後再選擇手術。

2.慢性膽囊炎:不管有沒有結石,因為膽囊已經失去功能,而且是感染性病變,都應該手術切除。除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外,營養治療起輔助作用,特別是在疼痛緩解和術後健康恢復階段。不應忽視營養療法的要求和飲食療法的原則,如下所示:

(1)營養治療的壹般目的是通過控制脂肪的攝入,減少或減輕患者的痛苦,預防結石的發生。急性發作期重癥患者應禁食,靜脈補充各種營養素;能吃的時候就要戒掉脂肪和刺激性食物,短期內可以吃高碳水化合物的流質飲食。隨著病情的逐漸緩解,可給予低脂半流質或低脂少渣軟飯。每天少吃多餐,仍然限制肉類和脂肪類食物。慢性膽囊炎應給予熱量充足、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脂肪限制適度、維生素豐富的飲食。

(2)必須有足夠的熱能保證病人的需要。如果患者超重,應給予低熱量飲食以減輕患者體重。低熱量飲食也應少含脂肪,以滿足膽囊疾病患者限制脂肪的要求。壹般每日供熱為7531.2 ~ 8368焦耳(1.800 ~ 2000大卡)。

(3)對於慢性膽囊炎患者,為了保持健康,刺激食欲,促進膽囊收縮,便於膽囊排空,應盡可能增加飲食中蛋白質的比例。每日蛋白質供給量應為每公斤體重L ~ 1.2g,但應避免膽固醇隨蛋白質過量攝入。

(4)脂肪可因病變膽囊收縮而引起劇烈疼痛,發作時應嚴格限制。每日脂肪供應量應少於40克或空腹,病情好轉後可適當進食。

(5)吃碳水化合物的流質飲食時,主要營養素是糖。可給予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每日300-350g,尤其是發作期。

(6)需要補充充足的多種維生素,特別是補充維生素B和K..

(7)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酒精。

膽囊炎的CT診斷有什麽特點?

急性膽囊炎患者偶爾需要做CT檢查。除了發現膽囊管或膽結石外,診斷主要依據:①膽囊增大;②膽囊壁普遍增厚,增強掃描時膽囊明顯強化。這兩個現象對於建立診斷是不可缺少的。膽道梗阻也可見膽囊增大,或正常膽囊炎因膽囊壁增厚呈結節狀,可給人膽囊癌的現象。因此,其鑒別診斷應結合臨床癥狀。化膿性膽囊炎的膽汁CT值可大於20HU。膽囊炎周,膽囊壁與肝實質界面不清或膽囊周圍呈低密度環,是肝組織繼發性水腫所致。如果膽囊穿孔,膽囊窩內可能有液體膿腫。肺細胞性膽囊炎在膽囊內或壁內有氣影。慢性膽囊炎常與膽結石並存。CT掃描膽囊壁普遍增厚、強化,大部分膽囊不擴張、不萎縮。如周圍有粘連,可見膽囊皺折、變形。需要指出的是,沒有膽結石,CT很難確定膽囊收縮是生理性的還是病理性的。如果膽汁鈣化或膽囊壁鈣化形成所謂的“瓷樣膽囊”,CT很容易診斷。如果造影顯示增厚、擴張不良的膽囊不發達,但膽管發達,則可確認為慢性膽囊炎。CT通常不用於膽管造影術。

[編輯本段]膽囊炎的診斷措施

臨床上懷疑急性膽囊炎時,可通過肝膽顯像和超聲檢查確診。靜脈註射99m鍀標記的亞氨基乙酸類化合物可被肝臟迅速吸收和排泄,同位素掃描技術可依次顯示肝臟、肝外膽管、膽囊和十二指腸。如果肝臟和膽管正常,膽囊不發達,往往支持急性膽囊炎的臨床診斷,敏感性為97%,特異性為90%。假陽性可能發生在全胃腸外營養(TPN)、胰腺炎、危重病或空腹時。雖然超聲是診斷膽囊炎的好方法,但對急性膽囊炎的診斷不夠準確。超聲下證實墨菲征、膽囊壁增厚及膽囊周圍積液有助於診斷。

當臨床表現不典型時,急性膽囊炎診斷困難,必須與膽管炎、胰腺炎、闌尾炎、消化性潰瘍、胸膜炎等鑒別。這些疾病有各自的臨床特點,肝膽掃描和超聲檢查可為急性膽囊炎的診斷提供可靠的依據。

壹個偏方:

辨證肝膽氣滯,濕熱蘊結。

疏肝利膽,理氣祛濕。

方明疏肝利膽湯。

由柴胡12g、白芍20g、枳殼10g、木香10g、延胡索12g、川楝子15g、茵陳30g、大黃6g(以下)、金錢草30g、麥芽30g、甘草60g組成。

用法:水煎服,每日2劑,分兩次服。

使用源。

[編輯此段]膽囊炎患者的飲食調理

近幾十年來,人們已經意識到膳食營養與膽囊炎、膽結石之間存在壹定的關系。膽固醇結石與人們營養過剩有關,而膽色素結石與食物中蛋白質不足不無關系。膽色素結石的發生也與膽道蛔蟲病密切相關。基於這些認識,應註意以下幾個問題,對膽囊炎、膽結石的預防可能會起到壹定的作用。

(1)規律飲食(壹日三餐)是預防結石的最好方法。因為不進食時膽囊內充滿膽汁,膽囊黏膜吸水使膽汁變稠。此時膽固醇/卵磷脂囊泡容易形成,膽汁的粘度也隨之增加,最終形成膽汁泥。如果吃,當食物進入十二指腸時,它反應性地分泌膽囊收縮激素,使膽囊收縮。此時含有膽汁泥的大量粘稠膽汁排入腸內,從而阻止了結石的形成。

(2)適當營養,適當限制飲食中脂肪和膽固醇的含量。膽固醇結石的形成與膽汁中的大量膽固醇有關。吃得太多,特別是食物中脂肪和膽固醇較多的情況下,會增加膽汁中膽固醇的濃度,促進膽固醇結石的形成。近年來,我國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人們的飲食逐漸從“溫飽”向吃好、吃精轉變,魚、肉、禽、蛋等食物的消費量逐年增加。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帶來了壹些因為吃得太好、吃得太多而導致的“富貴病”,比如肥胖、冠心病、膽結石等。預防這些“富貴病”,要註意營養適度,特別是不要攝入過多的膽固醇和動物脂肪。所謂營養適度,就是限制人們飲食的質量和數量,要求飲食的質量是以適當的比例提供各種營養素,而食物的數量是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我國營養學家根據營養適度的原則,參考目前國人的飲食習慣和消費水平,提出了每人每月合理的食物構成如下:谷類14kg,馬鈴薯3kg,豆類1kg,肉類1.5kg,魚類0.5kg,水果1kg。當然,以上標準只適用於從事壹般活動的普通成年人。此外,參加適當的體力勞動和體育鍛煉也有助於防止營養過剩。

(3)保證攝入足夠的蛋白質。蛋白質是維持我們健康的必要營養素。據研究,蛋白質的長期攝入不足與膽色素結石的形成有關。因此,保證飲食中有足夠的蛋白質,有助於預防膽結石的發生。事實上,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飲食中的蛋白質質量得到了顯著提高,因此中國患膽色素結石的人數有減少的趨勢。但在我國部分地區,尤其是農村地區,膽色素結石仍然十分常見。

(4)註意衛生,防止腸道蛔蟲感染。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洗手,清洗生果蔬,改善環境衛生是預防蛔蟲病的有效措施,對預防膽結石也很有幫助。

(5)積極治療腸道蛔蟲病和膽道蛔蟲病。發現蛔蟲後,要及時服用驅蟲藥,防止蛔蟲進入膽道。如遇蛔蟲,應積極治療,防止長期發生膽結石。

(6)維持膽囊的收縮功能,防止膽汁長期停滯。對於長期禁食、使用靜脈營養的患者,應定期使用膽囊收縮素等膽囊收縮藥。

[編輯此段]膽囊炎的預防

急性膽囊炎是膽囊壁的急性炎癥反應,通常是由於膽結石堵塞膽囊管引起的。

雖然大多數急性膽囊炎是由膽結石引起的,但其病理機制尚未完全了解。膽囊管梗阻壹般會導致膽囊粘液分泌增多,膽汁成分包括膽鹽、磷脂甚至膽固醇都會發生變化,從而引起黏膜炎癥。後期可能出現動脈阻塞和缺血。除少數情況外,急性膽囊炎不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發病後幾天內手術取出膽囊膽汁的陽性率不到33%。至少95%。

飲食控制可以預防膽囊炎、膽結石的急性發作,因為脂肪性食物可以促進膽囊收縮素的產生,增強膽囊的收縮。如果膽道括約肌不能及時松弛使膽汁流出,就可能引起上腹部不適的感覺。

因此,在膽囊炎、膽結石急性發作期間,應禁食脂肪類食物,而不是飽餐,並應采用粥等高碳水化合物流質飲食。膽囊炎、膽結石無論是發作期還是休息期,都應少吃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蛋黃等。但植物油有利於膽囊功能,在沒有膽總管梗阻的情況下或在膽囊炎膽石癥的靜止期,可以無限制服用。

許多水果對人們的健康有益。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各種營養物質,能使人養顏美容,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美國最近的壹項調查也發現,女性多吃橘子也可以預防和減少膽囊炎的發生。

這也從反面提醒了大家,雖然生活條件在不斷改善,但是親戚朋友之間的聚會也在逐漸增多。很多人在節日裏有很多“吃大餐”的機會,吃大魚大肉的頻率也很高。大量飲酒和肥胖成為膽結石等結石病的主要原因。壹些經常忙於社交、通宵熬夜、長期出差的男性,甚至可能患有腎結石。專家認為,40歲左右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結石,但小結石可以通過自身的排泄功能逐漸排出。只要註意合理飲食,大部分都可以避免結石的痛苦和手術的痛苦。

[編輯此段]慢性膽囊炎

壹般認為,小的膽結石容易堵塞膽囊管,引起急性膽囊炎;而較大的結石往往沒有明顯的腹絞痛,只是引起慢性膽囊炎的表現。慢性膽囊炎是指膽囊的慢性炎癥,慢性炎癥最常見的原因是膽囊中的結石。可以說,幾乎所有膽囊結石患者都有慢性膽囊炎。慢性膽囊炎可以是急性膽囊炎的後遺癥。急性膽囊炎發作後,患者幾乎不可避免地發展為慢性膽囊炎。但其實大多數急性膽囊炎是慢性膽囊炎的急性發作,相當壹部分慢性膽囊炎是無意識發生的。我以前沒有急性膽囊炎的病史。

慢性膽囊炎臨床表現不典型,不明顯。通常會經常出現右上腹隱痛、腹脹、噯氣、惡心、厭食等消化不良癥狀,有的患者會感到右肩胛骨、右肋骨或右腰部隱痛。站立、運動、冷水浴後更明顯。患者右上腹肋緣下有輕度壓痛,或按壓時有不適感。b超檢查顯示膽囊明顯或增大,排空功能受損。口服膽囊造影劑發現結石可確診。

慢性膽囊炎的飲食治療:

中醫認為,慢性膽囊炎多由肝膽郁熱,排泄異常所致。應該通過清肝利膽,疏肝行氣,理氣來治療。中醫的辨證和食療壹般分為以下幾種。

飲食停滯型

主要表現為脅痛,脘腹脹滿,或惡心嘔吐,大便不爽,苔厚膩,脈滑。當理氣消食、和胃導滯為治法時,可選擇以下飲食療法。

1.山楂山藥餅:山楂、山藥、糖各適量。將山楂去皮,用山藥蒸熟,冷卻,加入白糖,攪拌,壓制成煎餅,每天用量為1。

2.幹姜花椒砂仁肚:幹姜6克,花椒6克,砂仁6克,肉桂3克,陳皮3克,豬肚1,調料適量。將豬肚洗凈,將所有藥物用布包好,加水煮至豬肚熟透,去渣取汁飲用,取出豬肚切片,佐料服用,1劑,連服2天。

肝氣犯胃型

主要表現為脅痛、脘腹脹滿、腹痛、氣短溫、大便不暢、情誌痛發作、舌苔薄白、脈細。當疏肝理氣為治療手段時,可選擇以下飲食療法。

1.陳皮檳榔:陳皮20g,檳榔200mg,丁香、豆蔻、砂仁10g。將藥物洗凈,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用武火煮沸,再轉文火慢煮;熬到藥液幹了,關火,等涼了。藥液涼了,取出檳榔,用刀切成黃豆大小的塊備用。每次飯後吃壹點。

2.丹參雞湯:丹參30克,大棗10克,田雞250克。將丹參用布包裹,大棗去核,青蛙去皮洗凈。加水燉至青蛙熟,取出藥袋,加鹽、味精等。,並且每天服用1劑。

肝胃郁熱型

主要表現為脅痛、胃脘脹滿灼痛、煩躁、泛酸、口幹舌燥、口苦、舌紅苔黃、脈細或數。當疏肝清熱、行氣止痛為治療手段時,可選擇以下飲食療法。

1.牛蒡炒肉絲:牛蒡10g,瘦肉150g,胡蘿蔔絲100g,調料適量。將牛蒡子加水煎煮,取汁。豬肉洗凈切絲,用牛蒡汁和澱粉調味。鍋內植物油加熱,肉絲翻炒,再加入胡蘿蔔H和調味料,翻炒至熟,每天1劑。

2.金幣竹葉粥:金幣草30克,竹葉10克,大米50克,糖適量。選取金草和竹葉,放入鍋中,加水適量,浸泡5 ~ 10分鐘。水煎取汁,加米煮粥,熟時加糖,再煮兩次。每天1劑。

瘀血停滯

主要表現為脅痛,疼痛局部時拒按,胃脘脹痛,舌質紫暗,脈澀。當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為治療手段時,可選擇以下飲食療法。

1.山楂三七粥:山楂10g,三七3g,大米50g,蜂蜜適量。將三七研成細粉,先取山楂、大米煮粥,待沸時加入三七、蜂蜜,煮至粥熟服用,每日1劑,早餐。

2.無花果、木耳、紅棗:瘦豬肉250克,無花果60克,紅棗5枚,黑木耳15克,調料適量。將豬肉清洗並切片;大棗去核;將黑木耳洗凈,與無花果壹起放入鍋中,加水燒開,再放入蔥、姜、花椒、鹽等。味精煮熟後,每天配1劑。

3.桃花墨魚:桃子6克,當歸10克,墨魚1條,調料適量。墨魚去頭去骨,洗凈,切絲,用桃仁、當歸包好,加水煮沸,去沫。將墨魚用文火煮至熟,取出藥袋,調味。

【編輯此段】肥胖女性應預防膽囊炎。

膽囊炎多發生在中年人,尤其是中年肥胖女性。原因是什麽?先說膽囊炎的病因。膽囊就是我們常說的膽囊。它的形狀像壹個梨,它是儲存和濃縮膽汁的器官。

人在進食後,通過神經反射使膽囊收縮,使膽汁通過膽道流入十二指腸,促進脂肪的消化吸收。如果身體過於肥胖,或者有代謝紊亂、神經內分泌紊亂、膽結石等。,膽汁不會輕易流出膽囊而滯留在膽囊內,膽汁中的水分會被逐漸吸收,使膽鹽濃度升高,從而刺激膽囊黏膜發炎。壹開始是無菌的,隨著細菌的入侵,開始從無菌性膽囊炎轉變為感染性膽囊炎。

40歲左右的中年人,由於工作壓力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常出現不同程度的神經調節和代謝紊亂,影響膽囊的正常收縮和舒張,使膽汁排泄不暢。體重增長緩慢的中年人,由於脂肪代謝紊亂,更容易刺激膽囊強烈收縮。如果同時有感染、消化不良和結石形成,更容易誘發膽囊炎。更年期前的中年女性,因為內分泌的變化,往往會影響膽汁的分泌和調節,所以得膽囊炎的機會比同齡男性多。

款待

急性膽囊炎:

壹般治療臥床休息,以易消化的流質飲食為主,避免油膩食物,劇烈禁食,胃腸減壓,靜脈營養,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1.阿托品0.5毫克或654-2.5毫克與解痙止痛藥物壹起肌肉註射;硝酸甘油0.3-0.6毫克,舌下含服;維生素K38-16mg,肌肉註射;嗎啡不適合鎮痛如杜冷丁或硝酸異山梨酯。

3.氨芐西林、環丙沙星和甲硝唑的抗菌治療:也可選用氨基糖苷類或頭孢菌素類,最好根據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選擇抗生素。

4.利膽舒膽通、消炎利膽片或清肝利膽口服液均可口服,發作緩解後方可使用。

5.手術治療過程中出現壞死、化膿、穿孔、嵌頓性結石的患者,應及時手術治療,行膽囊切除術或膽囊造瘺術。

慢性膽囊炎:

1.慢性膽囊炎伴有膽結石者應行膽囊切除術。手術壹般在膽囊炎發作後2個月進行,可減少膽囊周圍粘連和膽囊水腫。

低脂飲食綜合治療,口服利膽藥物,如硫酸鎂、消炎利膽片、清肝利膽口服液、保膽金素等。熊去氧膽酸、鵝去氧膽酸、消食散等。感染寄生蟲的人應該接受驅蟲治療。

【編輯此段】膽囊炎的家庭護理:

(1)慢性膽囊炎急性發作,參照急性膽囊炎的飲食要求。

(2)慢性膽囊炎的飲食應根據病情給予低脂肪低膽固醇的半流質食物或低脂肪低膽固醇的軟食。低脂肪:是指脂肪總量要在20-30g/天,脂肪總量要分餐。低膽固醇:指避開膽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黃、腦、肝、腎、魚子等。,因為魚油中含有大量的多烯酸,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所以平日可以多吃些魚食;

(3)蛋白質:蛋白質要適量食用,每天50-70g。充足的蛋白質有利於受損組織的修復,但過多的蛋白質會增加膽汁的分泌,不利於膽囊炎組織的修復。

(4)碳水化合物:慢性膽囊炎患者的熱量主要來自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容易消化,利用率高。但當肥胖者患有膽囊炎,同時患有冠心病或高脂血癥時,就要適當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包括主食、糖餅、糖塊等,以利於減肥。

(5)多喝水。保持每天1500-2000ml的水攝入量,以利於膽汁稀釋,減少膽汁淤積。

(6)避免刺激性食物或烈性調味品。

(7)少量多餐。

(8)避免便秘,因為會影響膽汁的排出,所以適當使用壹些含粗纖維的蔬菜和水果。

(9)此外,還可采用以下食療方法:

金錢敗醬草艾茶:金錢草30克,敗醬草30克,茵陳30克,1,000毫升湯汁,適量白糖泡茶飲用。雞蛋汁黃瓜藤飲:黃瓜藤100g,洗凈煎水100 ml,鮮雞蛋1,取汁服用。蘿蔔湯:取1個新鮮蘿蔔,切成小塊,加水適量,加少許鹽,煮沸,取汁飲用,每周三次。

  • 上一篇:如何提高血紅蛋白水平
  • 下一篇:如何防治韭菜病蟲害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