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石菖蒲內服外用對關節積液都有很好的效果。

石菖蒲內服外用對關節積液都有很好的效果。

關節積液是壹種常見的臨床綜合征,是風濕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增生性關節炎和關節創傷的常見並發癥。關節滑膜的炎癥和滲出導致滑膜囊積液,局部表現為關節腫脹、疼痛、活動度差、漂浮試驗陽性。根據中醫理論,此證屬於痰濕阻痹,經絡不通。在蔣天旭的風膈四證治法中,有“關節腫痛,濕痰瘀阻”之說。石菖蒲,化痰理氣,活血祛風,治痹證,最早見於《本經》;《別錄》說能治“四肢濕痹,不屈伸”。其味辛,溫辛,辛能泄,溫能勝濕,有沁人心脾的清香之氣,有滲透之功。所以能化痰除濁,消腫止痛。名老中醫朱良春從痰濕論治本病,常用白芥子、天南星配伍。筆者在臨床實踐中體會到,用石菖蒲治療該綜合征也有較好的療效。

例1余,男,45歲。右膝關節外傷後,積液2個多月,運動時疼痛,但隨發熱、關節腫脹、舌紅苔薄白、脈滑而減輕。辨證屬於血瘀痰阻,脈絡不通。治療方法是活血通絡,化痰止痛。處方為:忍冬藤30 g,石菖蒲15 g,蘇木9 g,附子3 g,古錢1片。水煎服,1劑量/d,服6劑藥後,關節腫脹疼痛逐漸消失,但運動時疼痛不減。我告訴原方中加20克威靈仙,然後分6劑服用,並加強關節的功能活動。吃了藥後,腫脹疼痛明顯減輕,於是停藥,加強關節鍛煉。

例2劉,女,65歲,雙膝關節腫痛半年多。六個月前,患者出現關節痛,無法正常活動。x光片顯示:雙膝骨質增生。服用活血止痛、祛風通絡的藥物效果不明顯,漸漸看到雙膝腫脹。西醫通過關節囊穿刺抽液,關節內註射強的松龍等藥物無效。於是將石菖蒲磨成粉末,外用醋調成糊狀,蓋上熱水瓶,促進藥物滲透。換藥1次/d,治療7天,關節腫脹消失,漂浮試驗轉陰,然後打石膏。

  • 上一篇:南瓜面湯的做法
  • 下一篇:喝啤酒會導致月經,經期喝紅糖水的做法。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