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的功能和食用方法
核桃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在中藥中應用廣泛。中醫認為,核桃性溫、味甘、無毒,有健胃補血、潤肺養神的功效。《神農本草經》將核桃列為久服、益氣延年的上品。唐代孟鶚所著《食療本草》中記載,吃核桃仁能增進食欲,滋潤血管,使血肉細膩。宋代劉漢等人在《開寶本草》中記載,核桃仁“使其肥健,滋潤肌肉,有黑髯黑發,多食利尿,除五痔。”明代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記載,核桃仁有“益氣養血,潤燥化痰,益氣生津,治三焦,溫肺潤腸,治虛寒,氣喘咳嗽,腰足劇痛,心口疝氣,血痢腸風”之功效。核桃是很好的食療。無論是用來配藥,還是生吃、水煮、蘸糖、煮熟,都具有補血益氣、補腎填精、止咳平喘、潤燥通便的良好功效。核桃的吃法有很多。用適量鹽水煮核桃,吃藥渣,可治腎虛腰痛、遺精、陽痿、健忘、耳鳴、尿頻。核桃、薏米、栗子煮粥,可治尿頻、遺精、便溏、腹瀉。核桃、芝麻、蓮子蘸糖吃,可以養心健腦,治盜汗。生吃核桃、龍眼肉、山楂可以改善心臟功能。核桃還被廣泛用於治療神經衰弱、高血壓、冠心病、肺氣腫和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