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溝炎是甲周組織的炎癥反應。根據發病時間和臨床表現,可分為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炎癥反應。
急性甲溝炎通常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局部刺傷、指甲過短、趾甲向內生長是重要誘因。亞急性和慢性甲溝炎多由白色念珠菌引起,常見於長期將手浸泡在水中的中年人,如家庭主婦、廚師、魚販、餐廳服務員等。,並且還與糖尿病和肢體血液循環障礙有關,偶爾見於長期吮吸指甲的兒童。
對於炎癥較輕者,可采用局部熱敷、理療或外用魚石脂軟膏。用碘消毒後,可塗少許紅黴素或酮康唑、達克羅寧等抗生素軟膏,再用無菌紗布包紮。如果有膿液,就要在膿液上沿甲溝垂直切開排膿上藥。
對於慢性復發性感染的患者,指甲應該修剪到其下皮膚的分離處。如果幾次培養後白色念珠菌不生長,應外用碘酒(2滴,壹天兩次)保持指甲和甲溝炎幹燥,以免感染。如有白色念珠菌生長,可在甲溝炎及指甲部位塗抹抗真菌洗液(如環丙沙星、咪康唑)或乳膏(如酮康唑),每日3次。如果外用藥無效,應口服三唑類抗真菌藥物(如伊曲康唑、氟康唑)。因為胃腸道很可能是白色念珠的來源,制黴菌素也可以口服。上述藥物的使用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如果病變累及甲根或甲床,應部分或全部切除。如果拔甲後甲床沒有被破壞,指甲會在2-3個月內再生。
甲溝炎的預防主要是保持手腳幹燥,防止復發。平時註意盡量避免外傷和受潮,因工作需要長時間浸泡者要戴橡膠手套。腳上的肉芽也可以由外科醫生直接切掉,消毒用藥後就好了。祝妳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