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花
[編輯本段]學名
‘尖葉雞蛋花’
[編輯此段落]別名
打花,鴨腳,緬甸花,野花,好花
緬甸梔子花,蛋黃花,大季花,印度茉莉,緬甸梔子花的枝幹是鈍圓頭的。冬天葉子掉光了就像鹿角壹樣光禿禿的,所以緬甸梔子花又叫“鹿角樹”。
[編輯此段]科和屬
夾竹桃科,雞蛋花
[編輯本段]原產地分布
原產於美洲和墨西哥。我國有引種栽培,廣東、廣西、雲南、福建等省區均有栽培。長江流域及其北方地區需要溫室栽培。
世界上大約有7種。起源於西印度群島和美洲,現已遍布全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國內引進栽培的有紅雞蛋花、p .雞蛋花和1品種。福建、廣東、廣西、雲南常見栽培。
[編輯本段]形態特征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4~5米。枝粗肉厚,小枝粗肉厚;葉大,互生,羽狀脈;厚紙質,多叢生於枝頂,葉脈在靠近葉緣的壹側相連;數朵花簇生於枝頂,花冠管狀(漏鬥狀),直徑約5-6厘米,5裂;五片花瓣重疊而成,像是兒童折疊的紙風車。外面是乳白色,中間是亮黃色,很像被蛋白質包裹的蛋黃,故名,氣味極香。此外,還有紅色和黃色。雞蛋花夏開,清香淡雅;樹葉落下後,光禿禿的樹幹自然彎曲,看起來很美。適合在庭院和草地種植,或盆栽。花的香味可從香料中提取,或曬幹用於飲料加工,也可入藥。
花期5月~ 65438+10月。果實是壹對生蛤蜊;種子多,頂部有膜質翅,無種子毛。
[編輯本段]成長習慣
性上喜歡高溫高濕,日照充足,排水良好的環境。性強,耐幹旱,但怕冷,忌澇,喜酸性土壤,也耐堿。最好種植肥力深、通透性好、有機質豐富的酸性砂壤土。最適溫度為23℃至30℃,夏季可承受40℃的極端高溫。當溫度低於15℃時,植株開始落葉,休眠至第二年4月。葉片易患角斑病、白粉病和介殼蟲。
[編輯本段]育種模式
扡插或壓條繁殖非常容易成活。
[編輯本段]用途和目的
在中國西雙版納和東南亞壹些國家,雞蛋花被佛教寺廟廣泛種植,作為“五樹六花”之壹,因此也被稱為“寺廟樹”或“塔樹”。雞蛋花是西雙版納熱情的傣族人民招待客人的最佳特色菜。在熱帶旅遊勝地夏威夷,人們喜歡將采摘下來的雞蛋花串成花環作為裝飾品佩戴,因此雞蛋花是夏威夷的節日象征。
雞蛋花夏開,清香淡雅;樹葉落下後,光禿禿的樹幹自然彎曲,看起來很美。適合在庭院和草地種植,或盆栽。花的香味可以用來提取香料,或者曬幹用來做飲料和藥品,有祛濕的功效。木材呈白色,質輕而柔軟,可用於制作樂器、餐具或家具。
[編輯此段]藥用雞蛋花
藥用名稱雞蛋花
又名梔子花、蛋黃花、打蛋花、鴨腳木、大季花、緬甸花、野花、好花。
漢語拼音j和Dan Huā
拉丁植物和動物礦物名稱雞蛋花
歸經肺;大腸經絡
清熱功效;利尿;消暑
考證來源於《嶺南本草集》。
夾竹桃科的科和屬分類
拉丁名雞蛋花
感冒發燒的適應癥;肺熱咳嗽;濕熱黃疸;腹瀉痢疾;尿路結石;預防中暑
夏秋兩季收集貯藏莖皮,花開時采摘,曬幹或鮮用。
資源分布於福建、臺灣省、廣東、海南、廣西和雲南。最初來自墨西哥。
動物和植物形式的小落葉樹,高達5米。枝粗肉厚,全株乳汁豐富。葉互生;葉柄長4-7.5厘米,上基部有腺體;葉厚紙質,常聚於枝條上部,長圓形、倒披針形或長圓形,長20-40cm,寬7-11cm,頂端短尖,基部窄楔形,兩側無毛;每側有30-40條側脈,不到達葉緣網形成側脈。頂生聚傘花序,16-25厘米長,15厘米;寬;總花梗三叉,長11-18cm,肉質,綠色;花梗帶紅色;花萼5裂,裂片小,卵球形,不開放但是緊密的花冠筒;花冠外面白色,裏面黃色,裂片狹倒卵形,向左被覆,比花冠筒長1倍,筒狀,裏面密被柔毛,喉部無鱗片;雄蕊5,著生於花冠筒的基部,花絲極短,花藥長圓形;心皮2,離生,花柱短,柱頭長圓形,中間縊縮,先端2裂。種子斜長圓形,扁平,頂端有長方形膜狀翅,翅長約2厘米。花期為5-65438+10月,結果期為7-65438+2月。耕耘者很少結果。
功效分類清熱類藥物;解暑藥
性質甜;微苦;性冷淡
來源《中華本草》
[編輯此段]國花城市花
它是老撾的國花。它是廣東肇慶的市花。
[編輯本段]華宇
雞蛋花語言:孕育希望,復活和重生。
雞蛋花從5月到10月開花。它沒有神秘的傳說,沒有優雅的氣質,沒有高貴的芬芳,卻有著非常樸素的外表——由五片花瓣組成的清新而充滿希望的花語。它就像生活壹樣簡單,所以它總是能和人那麽近,失去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