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柏是常用中藥,性寒,味苦。具有清熱利濕、瀉火解毒之功效,常用於濕熱泄瀉、黃疸、白帶、熱痹、熱淋等癥。現代研究表明,黃柏含有黃連素、黃柏等主要成分,具有抗菌、收斂、消炎的作用,對濕毒、瘡毒等多種皮膚癥狀有較好的療效。
口腔潰瘍又稱“口瘡”,其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清楚。誘因可能是局部創傷、精神緊張、食物、藥物和激素的變化、維生素或微量元素的缺乏。系統性疾病、遺傳、免疫和微生物可能在其發生發展中起重要作用。治療以局部治療為主,嚴重者需全身治療。
黃柏味苦性寒,來源於黃柏或黃柏的樹皮。自古以來,很多中醫方劑都認為黃柏性寒潤燥,去火最快。因為它像黃連壹樣含有更多的小檗堿,所以在藥理上有明確的抗菌作用。使用時,可將黃柏挑出雜質,用清水洗凈,取出,濕潤,切成絲,曬幹。將黃柏粉碎,放入潰瘍處。
主要功效是清熱瀉火,清熱燥濕,止瀉。它是從黃連、黃柏、三針等中藥中提取的生物活性成分,臨床常用的黃連素片的主要成分就是它。根據臨床藥理學,小檗堿對壹些桿菌如大腸桿菌、誌賀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有很強的作用。對上述細菌引起的腸炎、痢疾、直腸炎、結腸炎等有很好的治療作用。此外,黃連素對皮膚生瘡、腫脹、燒傷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