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燒是指人體腋下溫度為37.3℃-38℃。在體溫調節中樞的控制下,集體產熱與散熱保持動態平衡,使體溫保持在相對恒定的範圍內。
當體溫調節中樞的功能因各種原因受到幹擾時,產熱超過散熱,體溫升高超過正常範圍,稱為發熱。
正常人的體溫壹般在36-37度,24小時內略有波動。腋下測的溫度壹般在36-37度之間,如果是37.3-38度,就是低燒。
低熱的分類
第壹,功能性低燒
其臨床特點是體溫比正常高約0.3-0.5℃,壹般不超過38℃。
1.生理性低燒
常見於月經前或孕期低熱的女性。
2.季節性低燒
會有輕微發熱,伴有乏力和食欲不振。
3.環境低燒
約10%高溫環境下的工作人員會出現低燒。
4.神經功能性低熱
臨床上多見於20-30歲的年輕人,患者體溫比正常人高0.3℃-0.5℃。低燒時間從幾個月到幾年不等,壹般情況良好,體重不減。這類患者約占長期低熱患者總數的1/3,預後良好。
二、器質性低燒
引起器質性低熱的疾病有很多,如結核、膽道感染、慢性病竈感染、尿路感染、風濕病、肝炎、腫瘤等。其他還有甲亢、貧血、結締組織病、鏈球菌感染後狀態。
低熱的病因
體溫是人類最重要的生命特征之壹,它隨著24小時的晝夜變化在壹定範圍內波動,而不是恒定不變的。測量體溫的方法通常有口溫、腋溫、肛溫,其中常用的有腋溫、口溫。
正常人的體溫壹般在36.7℃-37.7℃,腋下36.6℃-37.4℃,肛門36.9℃-37.9℃。如果某人每日口腔溫度在37.5℃-38.3℃之間波動,腋下溫度在37.4℃-38.3℃之間波動,並持續3周以上,則可稱為“長期低熱”。
長期低燒往往說明身體可能出了什麽問題,需要註意。
持續低熱的病因
1.傳染性低燒
這種感染在生活中最常見,約占40%,而在所有感染性低熱中,結核感染最多。
結核感染的特點是下午低熱,夜間或醒後也可伴有咳嗽、乏力、出汗。
慢性膽道感染、慢性腎盂腎炎、慢性尿路感染、慢性盆腔炎、慢性中耳炎、慢性鼻竇炎、艾滋病、亞急性心內膜炎和病毒引起的慢性低熱也很常見。
2.非傳染性發熱
包括甲亢、風濕熱、紅斑狼瘡、血液病、腫瘤、藥物熱等。
3.功能性發熱
多見於年輕女性和3歲以下兒童。早晨以發熱為主要癥狀,也可能伴有出汗、手抖、失眠、乏力、不想吃飯等癥狀。
4.肺結核
低熱的常見原因主要是結核引起的,早期無癥狀體征應及時進行胸部X線檢查。
其次是肺外結核,如肝、腎、腸、腸系膜淋巴結、盆腔、骨關節結核等。,除局部癥狀外,常伴有發熱和結核中毒癥狀,血沈快,結核菌素試驗強陽性,抗結核治療療效確切。
有助於老年人肺結核的診斷。發病癥狀不明顯,肺部並發癥多。結核菌素試驗陰性容易診斷為慢性支氣管炎或哮喘。
因此,長期持續咳嗽、咳痰的老年人容易感冒,消炎藥治療無效者,低熱、乏力、厭食者,應及時查痰結核菌(塗片或TB-PCR)和胸片檢查。
老年肺結核易並發結核性腦膜炎、胸膜炎、腹膜炎、骨、腎、淋巴結結核等肺外結核。
5.慢性腎炎
慢性腎炎是女性患者低熱的常見原因。這種病沒有明顯的癥狀、體征甚至尿檢異常,只有低燒表現。及時檢測尿Addi細胞計數,第壹次晨尿培養和菌落計數,如尿白細胞>;5/HP,細菌培養陽性,菌落計數>;105可以確診。
6.慢性病竈感染
如鼻竇炎、牙齦膿腫、前列腺炎、膽道感染、慢性盆腔炎等。不規則低熱常伴有局部癥狀和體征,病竈清除後癥狀消失。
7.艾滋病
艾滋病是壹種人體免疫缺陷病毒(HlV)侵入並破壞人體免疫系統,損害多種器官的系統性疾病。它可以通過血液和體液傳播。
臨床表現非常復雜,其基本特征是HlV對人體造成細胞免疫損傷,使機體處於嚴重的、進行性的免疫缺陷狀態,產生各種機會性感染和惡性腫瘤,長期不規則發熱。
慢性腹瀉持續1個月以上,壹般抗生素治療無效,消瘦,淋巴結腫大原因不明,反復感染細菌、真菌、原蟲等。結合流行病學資料,及時檢測到抗HlVP24顫抖抗原。
8.巨細胞病毒感染
持續低熱,類似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和病毒性肝炎,根據抗CMV IgM檢測診斷。
9.甲狀腺機能亢進
早期低熱伴心悸、脈快、多汗、多汗、消瘦、手抖、甲狀腺腫大、局部雜音等。檢測T3T4、rT3等。
131I攝取試驗需用於無突眼的甲亢,以排除甲狀腺炎時激素溢出引起的血中T3和T4水平升高。
10.誘發惡性腫瘤
中年以上人群出現不明原因的低熱和血沈加快,應重視原發性肝癌等腫瘤檢查。肺癌、腎癌和結腸癌。
11.巨細胞病毒感染
持續低熱,類似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和病毒性肝炎,根據抗CMV IgM檢測診斷。
嬰兒低燒的原因
1,身體原因
寶寶新陳代謝快,體溫在65438±0℃範圍內波動是正常的。
2.天氣原因
和天氣有關,寶寶水分補充不足,出汗少,導致體溫升高。天氣轉涼,寶寶的體溫就會恢復正常。
3.飲食因素
寶寶消化不良,食物堆積,很可能會出現低燒、不愛吃飯、嘔吐等癥狀。這時候可能需要進行飲食調整,或者用幫助消化的藥物治療。
4、傳染性低熱
寶寶生病後,由於療程不足,會出現反復病情,同時會出現間歇性低燒。
5.感染後低燒
寶寶患麻疹、白喉、百日咳、菌痢、流行性乙型腦炎等傳染病後,調節體溫的功能尚未完全恢復,導致持續低燒。
6.慢性傳染性低熱
如肺結核、慢性扁桃體炎、中耳炎、鼻竇炎、尿路感染等。,導致寶寶持續低燒。
7.非傳染性低燒
如果寶寶有血液病、內分泌和免疫系統疾病,可能會出現低燒。
多種疾病可引起低熱,發熱是壹種癥狀,風濕病、肺結核、慢性炎癥、免疫力低下等疾病可引起持續性低熱;長期的心理壓力和情緒不穩定也會引起體溫中樞的紊亂,導致不明原因的持續低燒。
不明低燒不能濫用藥物,發燒是身體抵抗疾病的反應之壹。低燒患者服用退燒藥不利於疾病的治療。
濫用退燒藥還會導致白細胞減少和再生障礙性貧血。只有當體溫高於38℃時,才應考慮使用退燒藥。
持續低燒應盡早治療,盡早進行全面檢查。壹些惡性腫瘤或細菌感染的早期癥狀也是低燒。
低熱的臨床診斷
最常見的慢性低燒是結核感染。肺結核多見於兒童,除低燒外,兒童仍有性格改變。
原本好動的孩子變得懶惰、不愛活動,原本安靜的孩子變得易怒,容易發脾氣、食欲不振、消瘦、運動時出汗或夜間出汗、疲勞、面色蒼白、頸部淺表淋巴結腫大等等。
因此,應進行結核菌素試驗(OT)或三次皮膚拭子試驗(PPD—PHA)。如果是陽性結果,可以作為參考,因為孩子接種卡介苗後也可以看到陽性反應。
此外,過去患過肺結核的人也可能出現陽性反應。此外,我們必須檢查紅細胞沈降率。壹般結核活動時,血沈可迅速升高。
最後還要用x光檢查肺部,看有沒有結核病變。如果以上檢查都是陰性,可以排除肺結核。
長期低熱也見於病毒感染,以嬰幼兒為主,多見於咽喉感染,無全身表現。
壹般無明顯異常,無呼吸道癥狀。大部分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長時間高燒後的低燒。
咽部感染鏈球菌或金黃色葡萄球菌時,也可表現為長期低熱,可用於咽分泌物培養。如果能找到細菌,就能做出診斷。
如果是鏈球菌感染,還可以抽血檢查抗鏈球菌溶血素(簡稱抗“O”)。如果效價高,說明已經有鏈球菌感染。
如果抗“O”明顯增高,還要考慮風濕熱的可能,並註意有無關節疼痛或腫脹,皮膚有無環狀紅斑,心臟有無變化。這些是診斷風濕熱的依據。
長期低燒的女生要註意尿路感染,可以查查尿液來確定。
長期低燒也可能與感染無關,而是由其他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在血液系統疾病中,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貧血等都可視為長期低熱。
如果孩子還有貧血、出血、黃疸等表現,查查耳血,看是否與之有關。
低熱檢查項目
(1)血常規
血常規是最簡單、最常見的實驗室檢查,其中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升高提示細菌感染,降低提示病毒感染和結核。
(2)尿常規
尿常規異常或尿培養陽性提示尿路感染。
(3)血沈
臨床意義
①動態觀察疾病,如小兒肺結核、風濕病,如果血沈迅速升高,則提示病理活動。
②療效評價。治療後血沈由快轉慢,說明病情好轉。
③區分疾病性質,壹般來說功能失調ESR加速不明顯,而器質性疾病加速明顯。
(4)抗鏈球菌溶血素“O”
抗“O”是抗鏈球菌溶血素的縮寫。當鏈球菌溶血素進入人體後,會產生壹種叫做抗鏈球菌溶血素的抗體。
抗“O”試驗就是確定這種抗體在體內的效價,從而判斷是否已經發生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如果效價大於500U,說明最近身體感染了溶血性鏈球菌。
(5)肝功能檢查
肝功能檢查有助於診斷肝臟病變引起的低熱。
低燒的治療
1.冷敷布
如果妳不能忍受高燒,妳可以用冷敷來幫助降低體溫。在額頭、手腕、小腿部位敷上濕冷毛巾,其他部位用衣服蓋住。當冷敷達到體溫時,要換壹次,反復換,直到退燒。也可以把冰塊包在布袋裏,放在額頭上。
熱敷
如果體溫不太高,可以用熱敷來退燒。用熱濕毛巾反復擦拭患者的額頭和四肢散熱,直至退燒。
但如果體溫上升到39℃以上,就不要用熱敷來退燒,而要用冷敷來防止體溫進壹步上升。
擦拭身體
蒸發也有冷卻效果。建議使用冷自來水,幫助皮膚散發多余熱量。雖然可以擦拭(海綿)全身,但是要特別加強壹些體溫較高的部位,比如腋窩、腹股溝等。
擠出過多水分後,壹次擦壹個部位,其他部位用衣服蓋住。體溫會蒸發水分,幫助散熱。
洗澡
有時候,洗個熱水澡是最舒服的。還能緩解發燒癥狀。寶寶要用溫水洗澡或用濕毛巾包裹寶寶,每15分鐘換壹次。
5.多喝水,補充水分
發燒時身體會出汗散熱,但發高燒時身體會因為失水過多而關閉汗腺,防止水分進壹步流失,導致身體無法散熱。
解決辦法是補充液體,多喝開水和果蔬汁,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尤其是甜菜汁和胡蘿蔔汁。
如果要喝番茄汁,要選擇低鈉產品。發燒期間避免固體食物,直到病情好轉。
如果嘔吐不嚴重,也可以吃冰塊退燒。將果汁倒入冰盒中,冰鎮成冰塊。還可以在冰塊裏放葡萄或草莓,特別受發燒兒童的歡迎。
6.適當的藥物治療
如果覺得很不舒服,可以吃止痛藥。成人每4小時服用2片阿司匹林或2片撲熱息痛。撲熱息痛的好處是對它過敏的人少。
因為阿司匹林和撲熱息痛的作用方式不同,如果妳覺得用其中壹種都不能有效控制發燒,不妨兩種都用。每6小時服用2片阿司匹林和2片撲熱息痛。服用這些藥物時,需要先征得醫生同意。
7.註意著裝
如果覺得很熱,就脫太多衣服,讓體內的熱量散發出來。但如果讓妳不寒而栗,說明衣服太少,要增加,直到不冷為止。
如果患者是小嬰兒,他們需要特別註意,因為他們還不能表達自己的感受。事實上,給孩子多穿衣服或把衣服放在熱的地方可能會引起發燒。
同時,不要讓室溫過高,醫生通常建議不要超過20℃。同時,房間應適當通風以幫助恢復,並保持柔和的光線以使患者放松。
兒童退燒藥的註意事項
1.兒童病毒性感冒發燒經常反復發作,所以服用退燒藥後,體溫下降壹段時間後可能會上升。如果孩子發燒後精神很好,照常玩耍就是很好的表現。
孩子發燒後精神不好,只需要再給退燒藥。如果退燒後精神狀態依然不好,就需要再看醫生了。
2.大多數退燒藥都是OTC(也就是貨架上,沒有醫生處方,誰都可以買)。
所以藥品說明書上的推薦劑量其實很小,退熱效果往往不好。
但是,當妳帶孩子去醫院看病時,醫生會給妳開處方劑量,這個劑量是根據孩子的實際體重精確計算出來的,通常可以有效退燒。所以,看病後請按照醫生的處方服藥。
3.腋下溫度大於38.5度的孩子可以吃退燒藥。但必須喝足夠的含礦物質的水(如口服補液鹽),這樣體溫才會下降,否則效果差。
4.不要短時間內反復服用同壹種藥,容易中毒。必要時,應交替使用不同的退燒藥,以減少中毒的機會。
在某些情況下,如果妳的體溫不高或不正常,妳可以服用這種藥物,當然妳需要喝足夠的含礦物質的水。醫生使用這種藥物是為了消炎或止痛。
6.這類藥物很少出現過敏反應,但有些孩子還是會出現過敏現象,因為去看病的時候跟醫生說了。
患有哮喘、G-6-帕金森病、肝炎、凝血功能障礙和心血管疾病的兒童不應輕易使用此類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