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古代十大名醫

古代十大名醫

中國古代十大名醫是指扁鵲、華佗、張仲景、皇甫謐、葉桂、孫思邈、薛、宋慈、李時珍、葛洪,他們的領域都是中醫、中藥。著有《扁鵲內經》、《外經》、《令狐脈學》、《齊靜八脈診》、《濕熱條辨》。

扁鵲

戰國時期的壹位醫生,本名,又名魯大夫。據考證,他生於魏烈周十九年(公元前407年),卒於雲王五年(公元前310年)。善用“針石”、“服湯”、“熨”治病,《扁鵲內經》、《外經》失傳較早。為什麽他被稱為“扁鵲”?這是他的昵稱。扁鵲善於運用四診,尤其是脈診和望診來診斷疾病。《史記·臧宮列傳》中記載了與他有關的兩篇醫案:壹篇是用脈診診斷趙子健的病,另壹篇是用問診診斷齊桓侯的病。因此被稱為“脈學之宗”。

華佗

人物,裴國橋(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壹位醫學家特別擅長各科的外科,如內科、婦科、兒科、針灸等。麻沸散的使用是世界醫學史上最早的全身麻醉,還發明了“五禽戲”。據考證,他生於漢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卒於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這項研究非常可疑。因為《後漢書·華佗傳》記載華佗“百歲而猶健,人以為不死”。照此推算,華佗可能活了六十四歲以上。華佗被殺已經1700多年了,但人民永遠懷念他。江蘇徐州有華佗紀念墓;沛縣有華祖廟,廟裏的壹副對聯表達了作者的心情,概括了華佗的壹生:“大夫有胃,但與聖庭真不同。誰知獄官碌碌無為,導致遺書被燒;君子潔身自好是壹種恥辱,而米切爾寫音樂則是壹種遺憾,會讓他厭惡事物,詆毀後人。

張仲景

名機,東漢南陽縣聶陽(今河南省南陽市鄧州人),生於東漢和平年(150),卒於建安二十四年(219)。東漢的壹個內科醫生,辭官從醫,學了很多方子,寫了《傷寒論》。《傷寒論》確立了中醫“辨證論治”的規律,奠定了中醫治療學的基礎,是我國最早的經典著作,開創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先河。同時在藥劑學上獨樹壹幟,對後世影響深遠。所以歷代醫家尊稱張仲景為“醫聖”,所以有“醫聖,即醫學上的堯舜,得此美譽者,僅仲景之啟蒙老師。”與張仲景同時代的華佗讀完《傷寒論》後,高興地說:“這真是壹個活生生的人。”南北朝時,陶弘景說:“仲景獨為各方之最祖。”。唐代醫生孫思邈說:“江南名師之秘,不可傳也。”。可見張仲景的醫方之珍貴。《傷寒論》至今仍指導臨床,是醫生的必讀之作。

皇甫謐

字世安,小時候安靜,晚年自稱玄言先生。魏晉醫家。西晉時居住在朝那(今甘肅省靈臺縣朝那鎮)。壹位名醫,其著作《針灸經典甲、乙》是我國第壹部針灸專著,總結了晉代以前針灸的成就,在針灸史上占有很高的學術地位。另壹位作者是《帝王時代》。

葉桂

葉桂,字石天,號岫巖,是阿清醫學家。江蘇吳縣人(1667-1746),爺爺葉氏,父親葉都是當地名醫。葉桂小時候隨父親學醫。14歲時,父親去世,他繼續跟隨父親的壹位師傅朱學習。他勤奮好學,聰明伶俐。沒幾年就超過了教他的朱老師,名聲遠播。他是中醫史上溫病學的創始人,聲望地位不在“金元四大家”之下,也是名聞大江南北的人物。他的著作《論溫暖》至今仍受到臨床醫生的高度贊揚。尤其擅長治療奇經、脾胃、兒科等疾病。,並有葉的病例保存真相和最後刻的病歷。

孫思邈

生於隋開帝元年,卒於唐永春元年。他活了102年(有人說他活了141年),是我國乃至世界歷史上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理學家。歷史上,它被譽為“藥王”。他壹生致力於醫學研究,著有《錢進方》,建立了臟病和腑病的分類體系,為醫學做出了巨大貢獻。

薛,別名薛;“白”字由此誕生,人稱“壹瓢”,也稱“懷雲道人”。晚年從事牧民工作,思想守舊。吳顯,清朝人,生於清康熙二十年(1681),卒於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享年90歲。與葉同時出現的還有。早年遊弋於著名儒者葉燮的門下。他擅長詩歌、繪畫和書法,擅長拳擊。後來因為我媽得了濕熱,就投身醫學,越來越熟練。薛雪壹生為人,英勇淡泊,九十歲去世。所以我們也知道,薛雪並不是壹個專業的醫生,但是他卻被譽為治療濕熱的專家,他的《濕熱論》代代相傳,為溫病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還嘗試選取《內經》原文,制成六卷(1754)。唐大烈《武易慧傳》記載其《日講學》八雜註,闡述醫學原理和用藥;還有《蕩子》(特刊稿)、方、樸瘧論(稿)等。

宋詞

宋代福建人。1247總結了宋代以前的法醫經驗和他的四位法官的經驗,寫成了《冤獄集》,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法醫文獻。

宋慈(1186-1249),建陽(今福建南平)人,中國古代傑出的法醫學家,被譽為“法醫學之父”,著有《藥方集》。西方普遍認為是宋詞在1235發起了“法醫學”。

李時珍

字東壁,又名李東壁,湖北蘄春縣(今湖北蘄春縣)人,生於明武宗鄭德十三年(公元1518),卒於宗申萬歷二十壹年(公元1593)。他的父親李昂是當地壹位著名的醫生。李時珍繼承家學,重視本草,富有實學精神,樂於向勞動人民學習。李時珍三十八歲時,在武昌被楚王召去王宓當“殿官”,掌管好大夫府的事務。三年後,被太太醫院推薦去北京判刑。泰醫院是專門為朝廷服務的醫療機構。當時被壹些庸醫搞得壹塌糊塗。李時珍在這裏只幹了壹年,就辭職回老家了。李時珍曾查閱了800多種歷代醫學及其學術研究的書籍,結合自己的經歷和考察,查找各種資料,在近30年間三易其稿,制成了《本草綱目》,是中國醫學史上的壹部巨著。是中國明代以前藥物學的總結性巨著。它在國內外受到了高度評價,並出現了幾種語言的翻譯或刪節版本。此外還有《湖濱脈學》、《奇經八脈》等書。

葛洪

子之傳,小名抱樸子,人稱“葛仙翁”,東晉思想家、醫學家。丹陽句容縣(今江蘇句容縣)人。生於晉太康四年(公元283年),卒於東晉興寧元年(公元363年)。晚年隱居廣東羅浮山,煉丹采藥著書,直至去世。他也是古代著名的科學家,在醫學和藥物化學方面有許多重要的發現和創造,在文學方面也有許多傑出的見解。他的作品,大約有530卷。但大多散見於流傳至今,主要包括《抱樸子》、《方救肘後卒》等葛洪的醫學著作。據史料記載,至今仍有金匱方劑100卷,神仙口服藥10卷,口服藥4卷,韓愈湯5卷。

  • 上一篇:如何降低海龜敏感度,知乎
  • 下一篇:心火太旺。有什麽方法可以緩解心火?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