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升清降濁,健脾斂陰,清熱止瀉。
適應癥:慢性痢疾、結腸炎為脾虛濕熱型慢性腹瀉。癥狀包括腹脹、乏力、舌尖紅、苔白膩、脈細。
(1)尿失禁者加訶子或石榴皮。(2)如果腹痛劇烈,則是白芍的倍。(3)氣虛重者加黨參、黃芪、升麻。(4)如果沒有木槿,可以用藿香、紫蘇、地錦草代替。
本方選用仙鶴草為主藥。是因為仙鶴草具有補澀、輕瀉、通便、強身、強心、健脾、健胃的作用,對虛實夾雜的慢性腹瀉標本兼治。
吳桔梗性硬味甘,辛味抑肝,開肺,澀中除滑。蓋肺開氣,則腑氣運行,故可治腹痛、泄瀉、久瀉。古代《藥性論》、《本草經》、《重慶湯雜文》中都有桔梗治瀉的內容。
清代溫病專家劉寶治,喜用桔梗、枳殼治瀉,但多方不離,故能舒氣和中氣化。在升肺氣、排膿化痰方面比桔梗更重要。
朱老吳渺有少量檳榔,有升有降,濁路清時樞機照常工作,贏得了王孟英調正氣、化樞機的目的。長期腹瀉或慢性痢疾,表現為清氣下溢,濁濁交雜,運化異常。檳榔原是散結破滯、瀉下殺蟲之藥,但多服會瀉氣,尤其是多服枳殼、青皮。所以朱老具有久病用小方,事半功倍,事半功倍的特點,對長期腹瀉引起的腹痛更有效。
白芙蓉花性淡而滑,能益氣、行氣、清肺熱、降水道、消食化積、涼血平營、消腫排膿、止瀉止痢。對清下焦濕熱見效快,故具有抗炎、解熱、抗菌、通淋、止瀉等作用。
白術、木香健脾理氣;白芍、烏梅、甘草酸能斂陰、泄木肝、止痛、止滑;秦艽具有抗菌、消炎、鎮痛、類激素作用,能調和脾胃、攪動氣機,幫助桔梗上行,意為“逆水行舟”。類似於百度粉對防風、羌、杜的使用。且能祛風通絡、調濕清熱、利水通腑、導濕熱,直達二陰而出。
壹藥多用,與脾虛濕熱型慢性腸炎的病機頗為吻合。所有藥物都有升降濁、通痹、調氣和營、健脾斂陰、清熱止瀉的作用。
沒有腎氣的重補,沒有芩連的苦降,沒有黃之的攻擊。對慢性疾病引起的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慢性結腸炎、過敏性結腸炎、慢性痢疾有很好的療效,癥見氣虛、不能攻毒、不能耐清補、慢性腹瀉、便溏,有粘液、納差、腸鳴、腹脹乏力、舌尖紅、苔白膩、脈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