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礎治療
治療方法是清熱利濕,化瘀止血。主要在足太陽經和督脈。
最主要的壹點是山,第二點是白和強。
穴位便秘,加枳鉤、大舒暢;脾虛氣滯者,補脾俞、百會。
所有穴位均以瀉法操作,脾虛氣滯者宜用補法和艾灸。
成毅成山穴和慈脘穴都是膀胱經穴位,足太陽通過成山穴進入肛門。因此,下法既能調理膀胱氣化以清濕熱,又能疏通肛門局部氣血,屬於“經脈通,主治達”。督脈也經過肛門,長強穴屬於督脈,位於肛門附近,穿刺可直達患病處,清利濕熱。二白是治療痔瘡的經驗穴。
2.其他治療
用三棱針法從第七胸椎兩側到腰骶部發現痔斑,為紅色丘疹,其中壹個或幾個不同,位置也不壹致。壹次選壹個痔斑,用粗針紮,擠出血珠或粘液,7天左右,1次。
痔瘡常見偏方秘方
[甲方]
蒲黃、黃柏、赤芍、牡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用水煎服外用,每日65,438+0劑,每日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濾去藥渣,將藥液倒入普通盆中。患者要趁熱洗前抽,每次65,438+05-30分鐘。
此方為鄒之方,具有清熱解毒,除濕消腫,涼血化瘀之功效,適用於痔瘡。
[第二方]
硫磺和雄黃10g,樟腦3g,香油適量。將前藥研成細粉,與香油混合,摩擦患處。
本品適用於濕熱引起的痔瘡。
[第三方]
烏梅和五倍子10克,苦參10克,射幹和穿山甲10克,煆牡蠣30克,火麻仁10克。水煎服,每日1劑量,每日2次。
此方為淩朝光方,具有清熱解毒、潤腸通便的作用,適用於痔瘡。
[第四方]
浮萍合適。用水煎服,趁熱擦洗患處。
此方適用於痔瘡抓傷出血患者。
[吳芳]
槐花、地榆各10克,仙鶴草、旱蓮草、側柏葉各15克,枳殼10克,黃芩5克,芝麻15克,莧菜30克。水煎服,每日1劑量,每日2次。此外,還可以用這種湯劑熏洗肛門。
此方為黃鴻坤的方子,具有清腸、利濕、止血的作用,適用於痔瘡。
[第六方]
30克橡樹葉。搗碎並塗在患處。
本方源於《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適用於痔瘡。
[齊芳]
劉和五倍子平分。研成細末,放於空心酒下,最後仍敷之,故愈。
此方源於《朱集》之類治痔方。
[第八方]
生豆腐渣,入鍋炒至幹,每次9克,配白糖湯,每日3次。
本方源於魏方,適用於血痔。
[方九]
絲瓜,可燒性,研磨,6克酒。
本方主要用於治療長期肛門痔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