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疼痛癥狀難以忍受,不能平臥入睡的患者,可給予抗炎鎮痛藥物,如地塞米松0。毫克,每日壹次,口服;止痛片0。5g,每日三次口服;或外用解痙止痛酊緩解局部疼痛。將患者的痛苦降到最低,有利於其他康復治療的實施。
(2)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期,脊神經根袖部水腫明顯,不僅是引起劇烈疼痛的主要原因之壹,還可引起繼發性蛛網膜粘連。為消除局部反應性水腫,可靜脈註射類固醇、利尿劑如氫氯噻嗪、脫水劑如甘露醇。
(3)對於退行性變基礎上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可服用硫酸軟骨素A(康得靈),每日三次,每次8~12片,約1個月;或者可以用復方軟骨素片,其中主要成分為硫酸軟骨素A75mg、附子提取物(相當於250mg生藥)、白芍提取物(相當於40mg生藥)、甘草提取物20mg。用法用量與硫酸軟骨素a相同,若患者患腰椎間盤突出癥後出現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縮,可口服維生素E,每日300毫克,根據藥丸劑量不同(10毫克、20毫克、100毫克),可口服1次或3次。
活血化瘀藥
活血化瘀藥是指能疏通血管、化瘀的藥物,臨床上用於治療血瘀證。根據藥物作用特點的不同,可分為養血活血類藥物,如丹參、當歸、赤芍等。活血化瘀類藥物,如川芎、紅花、蒲黃等。祛瘀止痛,如乳香、沒藥、延胡索等。破血散結藥,如三棱、莪術、桃仁。
近年來,許多學科對血瘀的本質進行了綜合研究,共識是血瘀證是壹種與血液循環有關的病理過程,與血液循環障礙密切相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血液流變學異常。血瘀證的臨床表現各異,涉及多種疾病,但壹般都有“血濃、粘、凝、聚”的傾向。稠是指血液濃度升高,表現為紅細胞壓積、血漿蛋白、血脂等濃度升高。粘度是指血液的粘度,表現為全血和血漿的比粘度增加。凝血是指血液凝固性增加,表現為血漿纖維蛋白原增加,凝血加速。聚是指血細胞聚集增加,表現為血漿中紅細胞和血小板電泳變慢,各種因素(如二磷酸腺苷等)誘導的血小板凝集增加。),並加速紅細胞沈降率。由於上述變化,血瘀患者血液循環不暢,容易引起血栓形成和血管栓塞。
微循環障礙。微循環壹般是指小動脈和小靜脈之間的微血管血液循環。中醫早有“久病入絡血瘀”的理論。現代研究表明,血瘀癥患者壹般都有微循環障礙的表現,如微血流緩慢、淤血,甚至出現血管內凝血、微血管變形(扭曲、畸形、心尖擴張等。):微血管周圍滲血、出血;微血管收縮或閉塞等。
血流動力學異常,血瘀患者多有血流動力學改變,表現為某壹器官或部位循環障礙,血管狹窄或閉塞,血流減少,如冠心病患者的冠狀動脈循環障礙;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血瘀證患者的肢體循環障礙:缺血性中風血瘀證患者的腦循環障礙:慢性肝炎血瘀證患者的肝循環障礙。部分血瘀患者還表現為心功能異常,如冠心病、紅斑狼瘡、視網膜中央動靜脈栓塞等血瘀患者均有異常心功能減退、心輸出量減少等。
血瘀證除上述三種基本病理生理改變外,還可能與免疫功能異常和纖維組織代謝紊亂有關。
活血化瘀類藥物的藥理可歸納如下:
(1)改善血液動力學:
活血化瘀類藥物壹般具有擴張外周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的作用。22種活血化瘀藥對犬股動脈血流量和血管阻力的影響表明,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血流量和降低血管阻力的作用,除蘇木精外,與生理鹽水對照組比較均有顯著差異。
如穿山甲、水蛭、益母草、莪術、桃仁等對擴張股動脈作用突出。除益母草外,均屬於破血散結藥,說明破血散結藥對股動脈的舒張作用最強。然而,研究還表明,延胡索、丹參、川芎等。有更突出的擴張冠狀動脈的作用。
冠心病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有典型的血瘀癥狀,大致分為“真性心痛”、“胸痹”、“暈厥心痛”等範疇。活血化瘀藥物對冠心病有較好的療效。現已證明,許多活血化瘀藥物能增加冠脈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供氧,如川芎、丹參、毛冬青、紅花、益母草、當歸、白芍、延胡索等。以活血化瘀藥為主的冠心2號方,如赤芍、丹參、川芎、紅花、降香、雞血藤、丹參,通脈靈、乳香、沒藥、血竭,以及由蒲黃、五靈脂組成的石消散,均有相似或更強的作用。
慢性肝炎、肝硬化常以血瘀為見證,如肝區刺痛、固定痛、皮膚黝黑、腹部腫塊、蜘蛛痣、肝掌等。肝區高頻阻抗圖證明,血瘀癥患者肝區搏動性血流量往往低於健康人,流出阻力高於健康人。活血化瘀治療後,隨著肝功能的改善,肝區搏動性血流量增加,流出阻力降低。
血滾型腦血管病患者腦血流量減少,經活血化瘀治療後,常見腦循環改善。
此外,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血瘀癥患者在接受活血化瘀治療後,其病變器官的血流量也有所增加。
(2)改善血液流變學和抗血栓形成;
①改善血液流變學。活血化瘀藥及其復方壹般能改善血瘀患者的血液濃度、粘度、凝血和聚集功能,其中養血活血化瘀作用更為明顯。活血化瘀藥治療血瘀證後,血液流變學指標有所改善。
②抗血栓形成。血瘀證常表現為血栓閉塞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腦血栓、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視網膜血管閉塞等。實驗證明,很多活血化瘀的藥物都有抗血栓作用,所以對上述疾病都有很好的療效。活血化瘀藥煎服後對實驗動物凝血功能的影響。可見益母草、赤芍、當歸、三棱、莪術均有明顯的抗血栓作用,紫莖澤蘭也有壹定的作用。血栓形成過程,首先是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然後啟動凝血機制,在多種凝血因子的參與下形成纖維蛋白,最終導致血栓形成。
根據現有資料,活血化瘀類抗血栓藥物主要作用於以下環節:
抑制血小板聚集。血瘀患者血液粘稠,導致血流緩慢,血小板容易粘在內膜損傷處。活血化瘀藥改善血小板的流變性,減少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另外,活血化瘀的藥物壹方面可以降低血小板的表面活性,另壹方面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如赤芍、雞血藤、當歸(體外試驗)能顯著抑制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且與濃度呈正相關。其他如川芎、紅花、益母草、田雞、三棱、莪術、虻蟲、土鱉蟲、延胡索、五靈脂等都有此作用。以活血化瘀藥為主的復方也有類似效果。比如冠心病患者使用冠心2號方後血小板聚集明顯下降。有些藥物可以使聚集的血小板解聚,如川芎的有效成分川芎嗪。目前,活血化瘀藥物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機制尚不完全清楚。然而,最近的研究證明,血小板中的cAMP是調節血小板聚集功能的重要物質。增加血小板中cAMP含量,可以抑制花生四烯酸合成血栓烷A2(TXA2),血栓烷A2是壹種很強的血小板聚集促進劑。研究發現,冠心2號和川芎嗪能增加血小板中cAMP的含量。赤芍可能通過抑制花生四烯酸轉化為TXA2所必需的環氧化酶來減少TXA2的合成。
增加纖維蛋白溶解酶活性。壹些活血化瘀的藥物也可以通過提高纖溶酶的活性,促進已形成的纖維蛋白溶解,從而起到抗血栓的作用。比如益母草,紅花的有效成分紅花黃,宮外孕活血化瘀方子(方壹由赤芍、丹參、桃仁組成,方二加三棱、莪術)就有這種作用。
(3)改善微循環:血瘀患者常有微循環障礙,如冠心病、脈管炎、子宮內膜異位癥、慢性肝炎、肝硬化、硬皮病等。,都是常見的,臨床表現為血瘀的微循環障礙程度也較嚴重。實驗證明,很多活血化瘀的方藥都有改善微循環的作用,如川芎、丹參、蒲黃、姜黃、紅花、當歸、益母草等,以活血化瘀藥為主的復方如冠心2號方、川紅(川芎、紅花)註射液、通脈靈等也有類似作用。活血化瘀治療前後冠心病和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微循環障礙的改善。活血化瘀治療後(如當歸、紅花、姜黃、冠心2號等。),不僅冠脈流量增加,心肌營養性血流量也增加,從另壹個角度反映了心臟微循環的改善。
活血化瘀藥對微循環的改善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改善微循環血流量。治療後微循環的改善往往表現為微血流量的改善,使緩慢流動的血流加快,這可能主要是由於血液粘稠度、凝血和聚集傾向的改善的間接影響。②微血管形態改善。說明微血管痙攣解除,循環中紅細胞的淤血和聚集減輕,微血管爬升的淤血減少或消失,微血管輪廓清晰,形態趨於正常。③毛細血管通透性降低,毛細血管周滲出減少或消失。
(4)其他作用:活血調經的藥物有加強子宮收縮的作用,如益母草、紅花、蒲黃等。益母草能加強子宮收縮,其流浸膏可作為產後調理劑,加速子宮復舊,治療產後子宮出血和復舊。紅花常用於痛經、閉經、難產、產後惡露不絕等婦科疾病,故稱紅花為“胎兒百病之主治”。研究證明,紅花對小鼠、豚鼠、兔、貓、狗等各種實驗動物的子宮有明顯的收縮作用,特別是對妊娠子宮。蒲黃也是壹種重要的調經藥物。歷來用於治療產後瘀血,消腫止痛,清惡露,與五苓散即石消散同用。現代已證明其煎劑、酚或醇提取物可加強子宮收縮。
疼痛是血瘀的重要癥狀。《醫林糾謬》說:“腹痛總不動者為瘀血。”《論血證》說:經絡臟腑間瘀血,致全身疼痛… …上焦瘀血,……或骨、胸、膈頑刺刺痛感;.....中焦淤血,則腹痛、脅痛,腰部與肚臍之間刺痛...下焦瘀血,少腹脹滿刺痛”。現代研究表明,乳香、沒藥、延胡索等具有活血止痛功效的中藥確實具有較強的鎮痛作用。不同類型活血化瘀類藥物鎮痛作用的比較,其中以祛瘀止痛類藥物較為突出。需要指出的是,活血化瘀止痛並不壹定是通過鎮痛。例如,改善器官的血液供應也可以消除缺血器官的疼痛。
活血化瘀是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癥的常用方法之壹,對各種炎癥的早期和不同類型的炎癥浸潤均有明顯療效。根據活血化瘀藥治療實驗性炎癥的結果,推測其抗炎作用的原理可能是降低炎癥區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減少炎癥滲出;同時,由於局部組織血液循環的改善,促進了炎癥滲出物的吸收。此外,有些活血化瘀藥物本身具有壹定的抗菌抗感染作用,如丹參、白芍可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生長,白芍、川芎可抑制腸道致病菌的生長。
此外,在活血化瘀治療家兔某些疾病如硬皮病、紅斑狼瘡的研究中,發現治療這些疾病的方劑對家兔體液流行和細胞免疫有壹定的調節作用。在活血化瘀法治療皮膚疣、燒傷瘢痕、組織粘連等良性組織增生的療效研究中,發現相關方劑(如通脈靈)具有抑制成纖維細胞產生膠原的作用。
白芨
拉丁文:白芨(thunb。)Reichb.f
藥材特點:多年生草本。假鱗莖呈根狀,白色,厚,有指狀分叉。莖粗壯,直立,30-60厘米高。葉3-6,披針形或寬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具鞘。總狀花序頂生,稀疏,有3-8朵花,花大而美麗,紫紅色。花瓣3,唇瓣倒卵狀長圓形,深3裂,中部裂片邊緣具波狀齒,側裂片部分覆蓋雌蕊;萼片3,瓣狀。蒴果,圓柱形,上面,有6條縱棱突出。種子像灰塵壹樣細。花期為4月下旬至5月下旬,果實成熟期為165438+10月中下旬。白芨有白花品種,園藝品種有藍、黃、粉。
龍掌血
拉丁文:飛龍掌血根
藥材特征:根圓柱形,微彎,長約30cm,直徑0.5 ~ 3.5 cm。表面灰褐色至灰黃色,粗糙,有細縱條紋和花狀斑紋,有的有許多疣狀突起。插皮容易脫落,露出褐色或紅褐色的皮,剝去皮後可見木柱,質地平整細膩。堅硬,不易折斷,斷面平坦;樹皮與木材界限明顯,木材淡黃色,年輪明顯。輕微的呼吸和苦味。
鬼箭羽
拉丁語:鬼箭羽
藥材特征:枝細長圓形,長約40-50cm,直徑0.4-1 cm。表面粗糙,深灰綠色至灰綠色,有縱向皺紋和灰白色縱向皮孔。木栓質翅4個,扁平片狀,近莖處稍厚,向外逐漸變薄,寬4-10 mm,表面灰棕色至深棕紅色,有細密的縱向直線或微波樣彎曲線,部分為橫向凹紋。枝條硬而韌,橫截面黃白色,纖維狀,稍有氣體,味微苦。翅質輕脆,切面扁平,棕黃色,顆粒細,氣微,味微澀。
卷柏屬
拉丁語:卷柏
藥材特征:卷柏草本卷柏卷曲如拳,3 ~ 10 cm。綠色或黃綠色,向內卷曲。枝簇生,扁平分枝,枝上有密被鱗片狀小葉。葉近卵形,長1.5 ~ 2.5 mm,寬約1mm,先端尖,芒長。放大鏡下可見葉緣膜質,細尖鋸齒,葉面光滑無毛,葉脈不明顯。沒有葉柄。全草基部叢生有許多須根,淺黃褐色至棕黑色。它很脆,容易破碎。無嗅無味。
東北卷柏具有與東北卷柏基本相同的特征,但須根分散。中葉(腹葉)兩排,卵狀披針形,直上排列。刀刃左右不相等,內刃比較直。外緣常因內折而增厚,呈整體邊緣狀。
水紅花子
拉丁文:水紅花子
說明:本品為橢圓形,直徑2 ~ 3.5毫米,厚度1 ~ 1.5毫米..表面棕黑色,有的紅褐色,有光澤,兩邊微凹,中間有輕微的縱向隆起。頂端有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淺棕色的略突起的花序梗痕,還有壹些膜質花被殘留。很難。輕微的呼吸,淡淡的味道。
馬鞭草
拉丁語:馬鞭草
藥材特征:本品莖為方柱狀,多分枝,四面有縱槽,長0.5 ~ lm表面呈棕綠色,粗糙;硬而脆,有髓或中空部分。葉子是對生的,皺縮的,破碎的,綠褐色的。展平後,葉子分成3瓣,邊緣呈鋸齒狀。穗狀花序細長,有許多小花。無味苦澀。
牛膝
拉丁文:川牛膝
藥材性狀:本品近圓柱形,略扭曲,向下略細或有少量分枝,長30 ~ 60厘米,直徑0.5 ~ 3厘米。表面黃褐色或灰褐色,有縱向皺紋、根痕和多數橫向突出的皮孔。堅韌,不易折斷,切面淡黃色或棕黃色,維管束星點狀,排列成數個同心環。輕微的呼吸,甜甜的味道。
苦澀的石蓮
拉丁語:雲實
藥材特征:種子卵圓形或長圓形,兩端鈍圓,長約1.2 ~ 2.2厘米,直徑0.7 ~ 1.2厘米。外表面黑褐色或深褐色,光滑,有的有細密的蜜環狀橫條紋或橫裂紋,基部有珍珠梗殘留,旁有小圓結。堅硬,不易折斷。種皮厚約65438±0mm,內表面灰黃色,光滑有光澤;除去種皮後,發現兩片褐色的厚子葉,富含油脂,子葉中間有淺褐色的胚和胚根。輕微的呼吸,極其苦澀的味道。
白芨
拉丁文:白芨(thunb。)Reichb.f
藥材特點:多年生草本。假鱗莖呈根狀,白色,厚,有指狀分叉。莖粗壯,直立,30-60厘米高。葉3-6,披針形或寬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具鞘。總狀花序頂生,稀疏,有3-8朵花,花大而美麗,紫紅色。花瓣3,唇瓣倒卵狀長圓形,深3裂,中部裂片邊緣具波狀齒,側裂片部分覆蓋雌蕊;萼片3,瓣狀。蒴果,圓柱形,上面,有6條縱棱突出。種子像灰塵壹樣細。花期為4月下旬至5月下旬,果實成熟期為165438+10月中下旬。白芨有白花品種,園藝品種有藍、黃、粉。
龍掌血
拉丁文:飛龍掌血根
藥材特征:根圓柱形,微彎,長約30cm,直徑0.5 ~ 3.5 cm。表面灰褐色至灰黃色,粗糙,有細縱條紋和花狀斑紋,有的有許多疣狀突起。插皮容易脫落,露出褐色或紅褐色的皮,剝去皮後可見木柱,質地平整細膩。堅硬,不易折斷,斷面平坦;樹皮與木材界限明顯,木材淡黃色,年輪明顯。輕微的呼吸和苦味。
鬼箭羽
拉丁語:鬼箭羽
藥材特征:枝細長圓形,長約40-50cm,直徑0.4-1 cm。表面粗糙,深灰綠色至灰綠色,有縱向皺紋和灰白色縱向皮孔。木栓質翅4個,扁平片狀,近莖處稍厚,向外逐漸變薄,寬4-10 mm,表面灰棕色至深棕紅色,有細密的縱向直線或微波樣彎曲線,部分為橫向凹紋。枝條硬而韌,橫截面黃白色,纖維狀,稍有氣體,味微苦。翅質輕脆,切面扁平,棕黃色,顆粒細,氣微,味微澀。
卷柏屬
拉丁語:卷柏
藥材特征:卷柏草本卷柏卷曲如拳,3 ~ 10 cm。綠色或黃綠色,向內卷曲。枝簇生,扁平分枝,枝上有密被鱗片狀小葉。葉近卵形,長1.5 ~ 2.5 mm,寬約1mm,先端尖,芒長。放大鏡下可見葉緣膜質,細尖鋸齒,葉面光滑無毛,葉脈不明顯。沒有葉柄。全草基部叢生有許多須根,淺黃褐色至棕黑色。它很脆,容易破碎。無嗅無味。
東北卷柏具有與東北卷柏基本相同的特征,但須根分散。中葉(腹葉)兩排,卵狀披針形,直上排列。刀刃左右不相等,內刃比較直。外緣常因內折而增厚,呈整體邊緣狀。
水紅花子
拉丁文:水紅花子
說明:本品為橢圓形,直徑2 ~ 3.5毫米,厚度1 ~ 1.5毫米..表面棕黑色,有的紅褐色,有光澤,兩邊微凹,中間有輕微的縱向隆起。頂端有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淺棕色的略突起的花序梗痕,還有壹些膜質花被殘留。很難。輕微的呼吸,淡淡的味道。
馬鞭草
拉丁語:馬鞭草
藥材特征:本品莖為方柱狀,多分枝,四面有縱槽,長0.5 ~ lm表面呈棕綠色,粗糙;硬而脆,有髓或中空部分。葉子是對生的,皺縮的,破碎的,綠褐色的。展平後,葉子分成3瓣,邊緣呈鋸齒狀。穗狀花序細長,有許多小花。無味苦澀。
牛膝
拉丁文:川牛膝
藥材性狀:本品近圓柱形,略扭曲,向下略細或有少量分枝,長30 ~ 60厘米,直徑0.5 ~ 3厘米。表面黃褐色或灰褐色,有縱向皺紋、根痕和多數橫向突出的皮孔。堅韌,不易折斷,切面淡黃色或棕黃色,維管束星點狀,排列成數個同心環。輕微的呼吸,甜甜的味道。
苦澀的石蓮
拉丁語:雲實
藥材特征:種子卵圓形或長圓形,兩端鈍圓,長約1.2 ~ 2.2厘米,直徑0.7 ~ 1.2厘米。外表面黑褐色或深褐色,光滑,有的有細密的蜜環狀橫條紋或橫裂紋,基部有珍珠梗殘留,旁有小圓結。堅硬,不易折斷。種皮厚約65438±0mm,內表面灰黃色,光滑有光澤;除去種皮後,發現兩片褐色的厚子葉,富含油脂,子葉中間有淺褐色的胚和胚根。輕微的呼吸,極其苦澀的味道。
顏巍子
拉丁語:茺蔚子
藥材特征:本品呈三角形,長2 ~ 3 mm,寬1.5mm。表面灰褐色至灰褐色,有黑斑。壹端略寬,截頭,另壹端逐漸變窄,變鈍。果皮薄,子葉白色,富含油脂。無味苦澀。
幹油漆
拉丁語:Resina Taxicodendri
藥材特征:不規則塊狀,黑褐色或棕褐色,表面粗糙,蜂窩狀氣孔或顆粒狀,有光澤。堅硬,不易折斷,斷面不平整,有特殊氣味。
斑蝥
拉丁語:斑蝥
藥材性狀:斑蝥:長方形,1.5 ~ 2.5厘米長,0.5 ~ 1厘米寬。頭部和口器向下下垂,有1對復眼和觸角,大部分已經脫落。背部有1對革質鞘翅目翅膀,黑色,有3條黃色或棕黃色條紋;鞘翅目下面有兩個棕色透明的內翅。胸部和腹部是黑色的,胸部有三雙腳。有壹種特殊的氣味。
虻蟲
拉丁語:虻
藥材性狀:蟲體長圓形,長1.5 ~ 2厘米,寬5 ~ 10毫米,頭部黑褐色,復眼大部分已脫落;胸部深褐色,背部貝殼狀,光亮,翅膀比尾巴長;胸部以下突出,深褐色,有3對腳,斷裂。腹部呈褐色,有6節。松散易碎,容易破碎。又臭又苦又鹹。
水蛭
拉丁語:水蛭
藥材特征:扁紡錘形,多環節,長4 ~ 10厘米,寬0.5 ~ 2厘米。背部黑褐色或黑褐色,尖端凸起。在水中浸泡後,可以看到呈5條縱向條紋排列的黑點;腹部扁平,呈褐色。兩側為褐色,前端略尖,後端鈍圓,兩端有1吸盤,前吸盤不明顯,後吸盤較大。易碎,易斷,角質部分。氣息略帶腥味。
三角函數
拉丁文:三棱
藥材性狀:本品為圓錐形,略扁,長2 ~ 6厘米,直徑2 ~ 4厘米。表面黃白色或灰黃色,有刀痕,須根痕較小,略呈水平環狀排列。重量,固體質無臭,味淡,咀嚼時微辣。
莪術
拉丁文:莪術
藥材特征:莪術:卵圓形、長圓形、圓錐形或長梭形,頂端鈍,基部鈍,長2-8厘米,直徑1.5-4厘米。表面灰黃色至灰褐色,上部凸起,有圓形微凹須根或殘留須根。部分側面有1排凹陷芽痕和準圓形側根莖痕,部分可見刀割痕。質重,質實,橫切面灰褐色至青褐色,蠟狀,常伴有灰褐色粉末,皮層與中柱易分離,內層皮層呈褐色。氣微香,味微苦辛。
劉·
拉丁語:劉寄奴
藥材特征:幹燥全草帶花,長60 ~ 90厘米,通常彎曲,直徑2 ~ 4毫米,表面棕黃色至褐色,常多毛,有白毛,莖堅實堅硬,纖維性斷面,黃白色,白色,中心疏松。葉互生,通常幹枯、皺縮或脫落,表面深綠色,背面灰綠色,密被白發,易碎,易折斷或脫落。樹枝是黃色的,長著穗狀花序。氣息芬芳,味道清淡。最好是葉片綠色,穗黃色,沒有黴斑和雜質。
顏巍子
拉丁語:茺蔚子
藥材特征:本品呈三角形,長2 ~ 3 mm,寬1.5mm。表面灰褐色至灰褐色,有黑斑。壹端略寬,截頭,另壹端逐漸變窄,變鈍。果皮薄,子葉白色,富含油脂。無味苦澀。
幹油漆
拉丁語:Resina Taxicodendri
藥材特征:不規則塊狀,黑褐色或棕褐色,表面粗糙,蜂窩狀氣孔或顆粒狀,有光澤。堅硬,不易折斷,斷面不平整,有特殊氣味。
斑蝥
拉丁語:斑蝥
藥材性狀:斑蝥:長方形,1.5 ~ 2.5厘米長,0.5 ~ 1厘米寬。頭部和口器向下下垂,有1對復眼和觸角,大部分已經脫落。背部有1對革質鞘翅目翅膀,黑色,有3條黃色或棕黃色條紋;鞘翅目下面有兩個棕色透明的內翅。胸部和腹部是黑色的,胸部有三雙腳。有壹種特殊的氣味。
虻蟲
拉丁語:虻
藥材性狀:蟲體長圓形,長1.5 ~ 2厘米,寬5 ~ 10毫米,頭部黑褐色,復眼大部分已脫落;胸部深褐色,背部貝殼狀,光亮,翅膀比尾巴長;胸部以下突出,深褐色,有3對腳,斷裂。腹部呈褐色,有6節。松散易碎,容易破碎。又臭又苦又鹹。
水蛭
拉丁語:水蛭
藥材特征:扁紡錘形,多環節,長4 ~ 10厘米,寬0.5 ~ 2厘米。背部黑褐色或黑褐色,尖端凸起。在水中浸泡後,可以看到呈5條縱向條紋排列的黑點;腹部扁平,呈褐色。兩側為褐色,前端略尖,後端鈍圓,兩端有1吸盤,前吸盤不明顯,後吸盤較大。易碎,易斷,角質部分。氣息略帶腥味。
三角函數
拉丁文:三棱
藥材性狀:本品為圓錐形,略扁,長2 ~ 6厘米,直徑2 ~ 4厘米。表面黃白色或灰黃色,有刀痕,須根痕較小,略呈水平環狀排列。重量,固體質無臭,味淡,咀嚼時微辣。
莪術
拉丁文:莪術
藥材特征:莪術:卵圓形、長圓形、圓錐形或長梭形,頂端鈍,基部鈍,長2-8厘米,直徑1.5-4厘米。表面灰黃色至灰褐色,上部凸起,有圓形微凹須根或殘留須根。部分側面有1排凹陷芽痕和準圓形側根莖痕,部分可見刀割痕。質重,質實,橫切面灰褐色至青褐色,蠟狀,常伴有灰褐色粉末,皮層與中柱易分離,內層皮層呈褐色。氣微香,味微苦辛。
劉·
拉丁語:劉寄奴
藥材特征:幹燥全草帶花,長60 ~ 90厘米,通常彎曲,直徑2 ~ 4毫米,表面棕黃色至褐色,常多毛有白毛,莖堅實堅硬,表面纖維狀破碎,黃白色,白色,中心疏松。葉互生,通常幹枯、皺縮或脫落,表面深綠色,背面灰綠色,密被白發,易碎,易折斷或脫落。樹枝是黃色的,長著穗狀花序。氣息芬芳,味道清淡。最好是葉片綠色,穗黃色,沒有黴斑和雜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