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家長願意找中醫,讓孩子吃中藥(湯藥)治療咳嗽。雖然吃中藥有點麻煩,但是沒有副作用,效果很好。許多中藥,如前胡、杏仁、桔梗、百部和白前,都有鎮咳作用。醫生還可以根據每個寶寶的不同情況靈活加減藥物。小兒可多次服用少量中藥,每天煎服100 ml(並再次濃縮),分兩三次服用。中醫治療咳嗽大致可以分為三種情況。壹、宣肺止咳法:用於咳嗽初期,常伴有散熱、鼻塞、流涕、喉癢、刺激性咳嗽及少量白痰等癥狀,多由感冒引起。除了止咳藥前胡、杏仁、桔梗,還加入了止汗藥荊芥、防風、薄荷等。小兒發熱加生石膏、黃芩、板藍根等中藥。二、清肺化痰法:用於發病兩三周,咳嗽、痰黃、流涕,小兒急躁、啼哭、飲水、大便幹燥。多為氣管炎、肺炎引起的咳嗽。百部、紫苑、白前中加入桑白皮、黃芩、魚腥草等清肺藥。這個要加媽媽、竹瀝、橘紅、痱子等祛痰藥。
三、滋陰潤肺或健脾益肺:中醫治療復發性咳嗽的兩種常用方法。咳嗽數周,肺熱傷陰,幹咳少痰,咽幹疼痛,食欲不振,大便幹燥。宜用沙參、麥冬、玄參、玉竹養肺陰,加百合、知母、枇杷葉、紫苑等潤肺藥。還有壹些寶寶平時體虛多汗,癥狀黃白,咳嗽有輕有重,經常感冒,飲食不好,大便不規則,屬於脾胃不和,脾肺兩虛證。宜用健脾益肺之法,加太子參、橘紅、茯苓、半夏,病時加黃芪。中成藥玉屏風顆粒。可以增強體質,提高寶寶的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