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菌作用濃度為1: 50的小葉榕葉和樹皮在離體條件下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舒氏痢疾桿菌幼苗有抑制作用。
同屬植物無花果葉水煎液的抑菌效價為:綠膿桿菌1: 20,金黃色葡萄球菌1: 80,福氏誌賀氏菌1: 80,大腸桿菌1: 20,變形桿菌1: 65438。
性品味
廣東中藥ⅱ:淡而涼。
功能指示
活血化瘀,清熱利濕。
治療跌打損傷、慢性氣管炎、流行性感冒、百日咳、扁桃體炎、菌痢、腸炎、紅眼病、牙痛。
①“生草藥準備”:消除內外陰瘡,外敷跌打損傷,止痛,飲酒。
②《陸川本草》:接骨,消腫止痛。
治療跌打損傷,斷筋斷骨。
③《南寧醫學誌》:治痢疾。
④《嶺南本草誌》:清熱祛濕。
⑤五洲本草選方及常見病多發病:解熱、抗炎、鎮咳。
可用於治療發熱、傷寒、鼻出血、蛾喉、扁桃體炎、結膜炎、瘧疾、百日咳、跌打損傷、肌肉損傷和攣縮疼痛。
洗衣粉水或精油水中使用0.1%ag也有效。
內服:煎服,3 ~ 5元;研磨或浸泡在酒中。
外用:搗固。
避免
廣東中醫ⅱ:不要給麻風病人用,否則皮膚結節暴露更多。
政黨選擇
①治療婦女閉經、跌打損傷:榕樹葉,焙幹研末,酒浸,三錢每日壹次,連用三日。
(《泉州本草》)2治目熱:榕樹葉、黃豆、少許糖煎服。
(《廣東中醫》二)③治療風火牙痛:香椿葉曬幹,齒堵。
(泉州本草)
臨床應用
①慢性氣管炎的治療
取小葉榕鮮葉(1.5兩)加水煎煮,再加入陳皮2元(均為10制)再煎煮。濾出第壹次藥液後,再次煎煮藥渣,合並兩次藥液並濃縮至50 ~ 100 ml,加糖適量,成人為1天。
每日2 ~ 3次,飯後服用,10天為壹個療程,三個療程。
治療507例,其中近期控制65438±033例(26.23%),顯效65438±083例(36.65438±0%)。單純型療效略高於喘息型。
或者將鮮葉和陳皮濃縮制成糖漿,鮮葉8%,陳皮2元每10 ml,每日三次,每次10 ml,以10天為壹個療程,可根據需要每隔幾天進行第二個療程。
* * *治療151例,治愈81例(53.6%),顯效50例(33.1%)。
壹般服藥後2 ~ 5天咳嗽、哮喘、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睡眠改善,食欲增加。只有少數人服藥後出現頭暈、口幹、咽喉不適、四肢無力,胃潰瘍患者服藥後胃痛加重。極少數身體虛弱的人在服藥期間出現輕度水腫,停藥後可自行消失。
另外,據報道樹皮1 ~ 2或幹葉0.5 ~ 1(或陳皮加2元)時療效無顯著差異。
這種藥不僅用於慢性氣管炎,也用於急性氣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咳痰等癥狀在3 ~ 5天內消失或明顯緩解,體溫和白細胞可迅速降至正常。
②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和腸炎。
每天兩次服用50 ~ 100 ml榕樹葉煎劑。
治療細菌性痢疾19例,治愈17例,好轉2例。
治療急性腸炎7例,服用1天後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