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槽的結構要合理,槽的上緣要削邊成凹形,防止飼料飛濺。
二、食槽的高度要隨著雞的生長及時調整,使食槽位置始終高於雞背2 ~ 3厘米。
三是少餵多加,壹次不要加太多。根據試驗,飼料添加到槽的2/3時,飼料的浪費可達12%;加到1/2時,飼料浪費5%;加到1/3,飼料浪費2%。因此,飼料量不能超過飼料槽的1/3。
三、及時淘汰殘次、劣質和低產雞
缺陷雞生產性能低,消耗飼料多,應及時淘汰,降低飼養成本。低產不產蛋的雞也要及時淘汰。這些雞中的壹些具有蒼白的冠和狹窄的腹部收縮。有的羽毛光潔,冠須特別發達,可以抓起來翻個身。如果不能翻身,就應該淘汰。
第四,註意疾病預防
要加強飼養管理,提高雞的抗病能力,降低治療費用。同時做好環境和飼養用具的衛生工作,為雞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確保穩產高產。
五、及時斷喙
壹般在7 ~ 10日齡進行第壹次斷喙,在10 ~ 12周齡進行第二次斷喙。斷喙時動作要幹凈利落,上下喙分別切掉1/2和1/3,讓雞吃到飼料,保證飼料不被啄出槽外。
六、保持屋內溫度適宜
產卵最適宜的棚溫為13℃ ~ 21℃。如果冬季棚溫低於8℃,每100只雞每天要吃1.5公斤飼料,產蛋率會下降。夏季氣候炎熱,雞吃飼料少,但產蛋率也下降。因此,調節雞舍內的溫度以減少飼料消耗也很重要。七、飼料保管不當,容易引起發黴。壹次買或準備太多飼料,放久了也是壹種浪費,會造成營養價值下降。另外,要防止老鼠和鳥進入雞舍偷吃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