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作方法中,所有的草藥都是新鮮采摘並曬幹的。每日1劑量,水煎服,分早晚服用。
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
功效:痢疾患者服用2 ~ 3劑,持續1 ~ 2天,無並發癥狀,無明顯虛弱;也就是治愈。
註意孕婦禁忌。
加味白頭翁湯的原料為20g、秦皮10g、黃柏10g、黃芩10g、黃連5g、木香5g、葛根15g、檳榔15g、芍藥10g、甘草5g。
方法:每日1劑,水煎兩次,混勻,早晚各服壹次。
主治:清熱解毒,行氣止痛。適應癥:急性細菌性痢疾。
如果急性作用嚴重,增加黃、枳殼、厚樸的數量;惡寒發熱頭痛者加荊芥、金銀花、連翹。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250例。結果:治愈245例,無效1例。
常青飲料的原料是葛根、黃芩各10克,黃連、木香各6克,白芍、藿香各10克,焦檳榔10克,車前草15克,炮姜1.5克,甘草6克..
方法:每日水煎兩次,每劑濃縮至100ml,裝瓶密封,冷藏備用。壹天四次,每次50毫升。療程為7天。
【主治】舒筋通表,清熱利濕,行氣導滯。治療濕熱型急性菌痢。
如果療效高於39~C,且治療當天不退熱,應加用柴胡註射液進行肌肉註射。若腹痛劇烈,熱勢強,舌苔黃厚,可加清腑瀉熱;如因痢疾血多,可加地榆、金銀花炭。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濕熱證163例。結果:臨床治愈129例,占79.9%,好轉21例,占16%,無效13例。總有效率為92%。
白頭翁、地榆、訶子、丁香是白地花片的原料。
方法:將四味藥依次按25%、30%、30%、15%的劑量比例研磨成片劑,每片重0.3g,每次服用4 ~ 8片(含生藥1.2 ~ 2.4g),每日4次,壹般連服3 ~ 7天。
【主治】清熱解毒,溫中止痛。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
53例急性細菌性痢疾得到有效治療。結果:治愈46例,占86.8%。好轉7例,占13.2%。
沈湘丸的原料是苦參1200克、木香600克、甘草150克。
制備方法是將藥物研成細粉,水泛成丸。壹天三次,每次65g。
【主治】清熱解毒,燥濕行氣。適應癥:急性細菌性痢疾。
對85例急性細菌性痢疾進行了有效的治療。結果:治愈85例,占92%。
謝利合劑的原料是地錦草60克,鳳尾草60克。
方法:每日1劑,水煎2 ~ 3次,分次口服。
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涼血。主治:濕熱型菌痢、腸炎。
對75例細菌性痢疾進行了有效的治療,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平均退熱時間為65438±0.83天。腹瀉、急性腹瀉和常規大便檢查恢復正常的平均時間分別為3.56天、3.15天和2.17天。其中糞便細菌培養43例,40例平均3.5天轉陰,3例7天以上轉陰。服用期間未出現不良反應。
註意脾胃虛寒的人和孕婦。
二白苦艾湯的原料為白頭翁100g、白芍60g、艾葉30g、苦參100g。
做灌腸。將藥物洗凈,用溫蒸餾水浸泡壹夜,第壹次用武火煎30分鐘,過濾取汁,第二次加適量冷水,用文火煎40-60分鐘,過濾取汁,將兩次汁混合,用文火煎濃縮至250ml,加入1%苯甲酸鈉0.2ml,放置1夜,再過濾密封備用。成人1次服用50ml,兒童每次服用2ml/kg,每日兩次高位保留灌腸,重病患者每日三次,連服三天。
主治:清熱解毒,止痛。適應癥:急性細菌性痢疾。
150例急性細菌性痢疾得到有效治療。結果:治愈130例,好轉15例,無效5例。平均治愈時間為3.65438±0天。
附子厚樸湯的原料由附子(煎煮1小時)8克、厚樸30克、木香30克、枳實12克、黑姜6克、白術15克、黃連5克、藿香9克、白頭翁9克、黑地榆20克制成。
方法:每日1劑,水煎3次。1周為療程。
【主治】溫脾除濕,清熱解毒,行氣散結。治療寒熱錯雜、虛實夾雜的細菌性痢疾。
如果嘔吐有效,加半夏;退熱時除去附子和生姜,加入葛根和黃芩;氣虛加黨參。細菌性痢疾140例,經1周西醫治療均無效。經上半部治療後,治愈115例(82.1%),好轉25例。治療時間為3 ~ 8天,平均6.2天。
四君芍藥湯的原料為黨參、炒白術、茯苓各65438±05g,甘草、白芍、秦皮、訶子各65438±05g,黃連9g,黃芩65438±02g,當歸、木香各9g。
方法:每日1劑,水煎兩次,口服。
主治:健脾益氣,清熱燥濕,活血行氣。主治:脾虛濕熱阻滯型慢性菌痢。
臨床治療脾虛濕熱型慢性菌痢55例,治愈53例,好轉2例。
溫脾李昌湯的原料是香椿根皮12g、石榴皮9g、黃連9g、附子15g(先炒2h)、幹姜9g。
方法:先將附子煎取汁,其余藥物* * *為細粉,裝入布袋,紮緊口,放入鍋中,加水800毫升,文火煎20分鐘,取汁,與附子汁混合,煎至500毫升,加醋15毫升,煮3-5分鐘,待溫度適中時放置灌腸。每分鐘60-80滴,每天兩次,每次約1小時。滴完之後臥床1 ~ 2小時。
【主治】溫陽散寒,澀腸止瀉。適應癥為寒濕痢疾。
通過有效試驗治療寒濕痢疾6例。治愈3例,有效2例,無效1例。
註意濕熱痢疾,舌苔黃膩,發熱口渴者忌用。
真人養臟湯的原料是人參5-20克、白術5-20克、炙甘草3-15克、肉豆蔻5-30克、肉桂3-15克、制川烏5-30克(水煎2小時)、訶子5-30克、罌粟殼5-25克、芍藥5-20克、當歸5-650克。
方法:每日1劑,水煎服,分三次服用。20天就是1個療程,最多3個療程。
【主治】溫補脾腎,澀腸散結。治療脾虛腎虛寒型慢性痢疾。
脫肛者用石榴皮、枯礬、五倍子水煎,排便後取藥汁局部沐浴。治療脾腎虛寒型慢性痢疾162例,治愈87例,顯效47例,好轉12例,無效16例,總有效率91.7%。直腸脫垂的有效率為87%。
年君謝石散的原料有硼砂12g、飛朱砂6g、大黃8g、巴豆霜1.5g、甘草6g、當歸12g、木香8g、沈香6g。
幹燥的方法,不用火,* * *磨的很細,瓶裝的不要氣餒。每次服0.3g,每日3次,溫開水沖服。
主治:抑菌、殺蟲、清熱解毒。消除積聚,行氣,防腐生肌。治療細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
功效適用於無表癥者,無論是新痢疾還是長期痢疾。特別是對於那些頑固難愈,久患痢疾,又紅又凍的人。
年老體弱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