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醫治療。
①精神病學:患者要了解疾病的性質和發病的原因,以解除其後顧之憂,樹立治愈的信心。有規律的體育鍛煉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減少應激反應,有助於胃腸功能的恢復。
②藥物治療:
鎮靜劑:為穩定神經功能,保證睡眠,地西泮2.5 ~ 5mg,每日3次,可適當使用;谷維素10 ~ 20mg,每日3次;利便寧10 mg,每日3次;氯丙嗪12.5 mg,每日3次;苯巴比妥15 mg,壹日三次。
抗膽堿能制劑:用於緩解腸痙攣和腹痛。如顛茄8 mg,每日3次;普魯本辛15 mg,每日3次;阿托品0.3毫克口服壹次或阿托品0.5毫克肌肉註射。腹瀉患者可服用益盟停2 ~ 4 mg。
胃動力制劑:能有效增強胃排空,抑制胃腸蠕動。如胃復安10 mg,壹日三次,飯前服用;或甲氧氯普胺10 mg肌肉註射。多潘立酮10毫克,壹天三次。抗組胺藥有止吐作用,如程允寧50 ~ 100 mg,壹日三次。
(2)中醫治療。
①肝氣郁結:脘腹脹痛,痛無定所,腹脹納差,嘔吐呃逆,口舌多,苔薄膩,脈細。治療宜疏肝理氣,解郁和中。
中成藥:舒肝丸。
②氣滯成火:上腹部灼痛,嘈雜吞酸,口幹口苦,便秘,急躁易怒,伴有頭痛,目赤,舌紅苔黃,脈數。宜清肝瀉火,行氣解郁。
中成藥:加味逍遙丸。
③痰氣阻滯:若咽部有阻滯,咳不出,咽不下,胸悶脅痛,舌苔白膩,脈滑。治療應以理氣化痰、降逆解郁為主。
處方:半夏、厚樸、茯苓、紫蘇、香附、枳殼、佛手、旋覆花各10g,赭石12g,生姜3片(先炒)。
④脾胃虛弱:多吃壹點後嘔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胸悶,面色蒼白,乏力,口淡,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脈弱。治療宜溫中健脾和胃。
中成藥:沈淩白術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