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火牙痛:牙痛厲害,牙齦腫痛,甚至滲血、流膿、腮腫、頭痛、口渴、口臭、便秘、舌苔黃膩、脈數。
虛火牙痛:牙齒隱痛或微痛,牙齦紅腫微腫,牙齦肉久萎縮,牙齒浮,咬無力,午後劇痛,腰酸背痛,頭暈煙火,口幹舌燥,舌質紅嫩,無苔,脈數。
2牙痛按摩治療穴位治療原則:疏風清火,消腫止痛。
按摩穴位:合谷、下關、頰車、內庭、太溪、夾層、太沖、面部。
合谷:取穴於手掌第1和2掌骨之間,約在第二掌骨橈側緣中點處(此穴位於對側手拇指和食指指尖與壹手拇指指間關節橫紋的蹼緣上,拇指尖在下方時)。
下關:顴弓與下頜切跡之間凹陷處取穴(此穴有洞,口中洞消失,取穴閉合)
頰車:在下頜角前方上方壹橫指凹陷處,牙齒緊咬時,取穴於咬肌突起最高點。
內場:腳背第二、三趾間縫端選點。
太溪:內踝高點與跟腱之間凹陷處取穴。
Interrow:取穴在腳背1,2趾縫末端。
太沖:取穴於足背1,2跖骨交界處前方凹陷處。
3牙痛按摩法1。用內庭、太溪、行間、太沖等穴、按、揉治療牙痛。壓力應以重刺激為主,治療時間3分鐘左右。
2.用壹指禪推或按,摩擦面部下關、頰車等穴位,壓力由輕到重,持續3分鐘左右。
3.按、揉、捏、取合谷穴約1分鐘。
4.最後捏、拿、按、揉患病牙齦。
4牙痛辯證加減按摩1。風熱牙痛:壹指禪推太陽穴,取風池穴、曲池、外關穴。
2.胃火牙痛:按揉二房、三房、內院。
3.虛火牙痛:壹指禪推腎俞、按、揉太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