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鎮靜:兒童肺炎引起的煩躁不安或驚厥的嬰兒應開始使用鎮靜劑,如苯巴比妥和地西泮。
2.發燒:肺炎發燒的孩子給予物理降溫,比如冰袋。
3.糾正酸中毒:小兒因肺炎引起的呼吸性酸中毒主要可通過改善通氣來糾正,合並代謝性酸中毒時可酌情使用堿性溶液。
4.及時糾正低血糖或低鈣血癥。
5.止咳:肺炎患兒如有咳喘癥狀,可服用小兒止咳糖漿,或遵醫囑,不要隨便使用強止咳劑。
小兒肺炎的呼吸道管理與治療:促進嬰兒分泌物排出1。翻身* * *引流:合理的* * *對於分泌物的排出非常重要。根據病情每2~4小時翻身壹次。如有肺不張,可將肺不張側置於上側臥位,以利於分泌物排出。
2.敲背:用乳頭或帶邊框的軟面膜輕敲,用腕力,頻率200次/分鐘,敲胸、腋窩、肩胛骨、左右***8個部位,每個部位敲1~2分鐘。
3.吸痰:吸痰應在每次翻身拍的背面進行,從口咽部開始,然後吸鼻腔分泌物,每次20秒。
4.霧化吸入:可以稀釋氣管內的分泌物,使之易於排出。霧化液可為1/2片(蒸餾水和生理鹽水對半),每日劑量不超過10ml/kg。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易於清潔的痰和抗生素。
小兒肺炎的氧療:鑒於小兒肺炎呼吸困難,尤其是早產兒更容易引起呼吸困難,故小兒肺炎的治療方法為:酌情使用鼻導管、面罩或頭罩供氧。鼻管氧氣流量0.5L/min,面罩氧氣流量1~2L/Min,頭罩氧氣流量5~8L/min,維持動脈氧分壓8~11Kpa或紫紺消失。如果低氧血癥不能糾正,可以使用持續氣道正壓通氣(CPAP)。
小兒肺炎的抗生素治療:註意正確選擇藥物。抗生素的抗菌效果很好,能有效抑制肺部炎癥。
選擇針對致病菌的藥物。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黴素、氨芐西林、哌嗪青黴素和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如阿米卡星),嚴重感染可使用頭孢菌素。對於細菌不明確的肺炎,應根據病情選用廣譜抗生素,聯合用藥(其中壹種應以革蘭陰性菌藥物為主)。
註意:新生嬰兒盡量不要使用抗生素。
小兒肺炎並發癥的治療小兒肺炎治療不徹底可能導致心衰、膿胸或積膿等並發癥,那麽如何治療呢?
1.心力衰竭:使用快速毛地黃制劑。地高辛的飽和量為0.03~0.04mg/kg,第壹劑為飽和量的1/3~1/2,其余分2~3次服用,間隔4~8小時。飽和後12小時可給予維持劑量,維持劑量為飽和劑量的1/5,每日2次。同時限制液量,應用呋塞米等治療。
2.膿胸或膿胸氣胸:立即抽出膿液或空氣,考慮閉式引流。
小兒肺炎的中醫治療中醫治療肺炎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口服相應的藥物。中醫可以解決內熱外寒、溫邪犯肺、燥邪傷肺、濕熱壓肺等問題,並可分為以下治療類型:
1.內熱外寒證表現為鼻塞流涕,惡寒無汗,咳喘重,苔白脈浮,即肺氣受抑,不能宣。清熱散寒,宣肺平喘之治,用麻杏石幹湯加味:麻黃3克,杏仁6克,石膏9克,甘草3克,生桑白皮9克,炙枇杷葉9克,前胡3克。急性哮喘加地龍6克,葶藶子6克。
2.溫邪犯肺證的特點是高熱、頭暈、鼻幹、咳嗽頻繁、痰少、苔薄黃、脈數。銀翹散適用於清熱解毒、宣肺止咳。加味銀翹散為:金銀花12g、蒲公英18g、大青葉12g、蘆根9g、竹葉9g、牛蒡9g、杏仁6g、魚腥草9g、甘草3g、羚羊粉0.5g(口服)。加入桔梗6克、烤枇杷葉9克止咳;口渴嚴重者加花粉9克,玄參9克。
3.燥邪傷肺證表現為口唇、舌、鼻幹燥,幹咳少痰,痰粘,咽幹,口渴,舌紅,脈數。宜滋陰清燥,潤肺止咳。桑杏湯加減:沙參6克,杏仁6克,川貝母6克,桔梗6克,石斛全草9克,甘草3克,胖大海9克,花粉6克,梨皮為使。橄欖9克,麥冬9克,加在很幹的人身上。
4.濕熱蘊肺證的特點是胸滿痰阻,鼻翼拍動,喉中痰聲重濁,苔厚膩,脈滑。治療應清肺解郁,化痰除濁,
千金胃經湯合貝母粉:蘆根9克,冬瓜子9克,生薏苡仁9克,生桑白皮9克,瓜蔞6克,杏仁6克,浙貝母9克,萊菔子9克,天竺黃3克。咳痰不舒服者加半夏3克,竹茹6克。
小兒肺炎保暖的護理措施:保持皮膚溫度在36.5℃左右,早產兒及體溫低者應置於保溫箱內。
營養:病情較輕者應少量多次餵養,不宜過飽,以防嘔吐和吸入。鼻飼不能進食的重癥患兒,需要補充氨基酸溶液和體內脂肪。
休息:肺炎患兒應避免過度勞累引起的呼吸困難,這是肺炎患兒的註意事項之壹。
空氣: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濕潤有助於咳出分泌物,每天至少通風2小時,這是小兒肺炎的註意事項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