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狗的壹生中,幼齡是生長發育最快、可塑性最大、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階段。所以這個階段的飼養和管理要求是最高的。我們必須了解幼犬的生長發育規律和生理特點,給予科學的餵養,配合相應的管理和鍛煉,加速幼犬的生長發育,才能獲得所需品種的優秀幼犬。
(1)新生幼犬的餵養
——小狗壹出生就會吸奶。應該允許小狗躺在母狗旁邊,這樣它們就可以吮吸了。如果壹窩有多窩,就要把最後壹只幼犬(通常又瘦又弱)放在最後兩對乳頭上吮吸,反復幾次後,每只幼犬就會有壹個固定的乳頭。讓剛出生的小狗吃足夠的初乳,因為初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還含有高鎂鹽、抗氧化劑、酶、激素等。,具有通便抗病的作用,有利於胎糞的排出;初乳酸度高,有利於促進消化道的活動;初乳中的各種營養成分幾乎都能被吸收,非常有利於增強幼犬體質,產生熱量維持體溫。更值得壹提的是,初乳中含有母犬的多種抗體(母源抗體),使幼犬獲得了抗病能力。因此,新生幼犬應盡早餵初乳(0.5~1小時內)。剛出生的小狗突然離開媽媽的子宮,接觸外界。這個時候溫度和肺呼吸是最大的區別。新生幼犬體溫相對較低(出生後1~2周內,體溫34.5 ~ 36℃),無寒戰反射。它們完全依靠外部熱源(如母體)來維持自身的正常體溫,因此必須保暖(約50%的幼犬因寒冷在1周內死亡)。到6周的時候,幼犬就有了顫抖反射和自我調節體溫的功能。10~16日齡睜眼,15~17日齡睜眼,呼吸頻率加快,有助於促進和維持較高的體溫。2 ~ 6周,體溫上升到36 ~ 39。要加強對幼犬的監管,防止幼犬因母犬的擠壓、踐踏、遺棄、饑餓而死亡(不允許幼犬吃奶少)。有些幼犬出生時不能呼吸,會叫,也就是有假死現象。此時,他們可以將頭向下左右擺動,用吸球將羊水從小狗的口鼻吸出,用酒精棉球擦拭鼻粘膜和全身,並輕輕有節奏地按壓胸壁。通常人工呼吸持續3-4分鐘後,小狗就可以開始自主呼吸了。此時將小狗放入39℃的溫水中,洗去汙物,用毛巾擦幹,放入保溫箱中。
(2)幼犬的餵養
幼年是生長發育的主要階段,身體生長迅速,需要供給充足的營養。壹般來說,體質量增長主要在前3個月,體長增長主要在第4 ~ 6個月,身高增長主要在7個月以後。所以要根據不同的發育階段準備不同的飲食。由於生活條件的突然改變,斷奶的幼犬常常感到不安,食欲不振,容易生病。這時候選擇的飼料要適口易消化。3個月以內的幼犬,每天至少要餵4次。對於食欲不好的狗狗,我們可以先餵,再餵好,餵的次數少壹點。進食前的良好食物可以保持狗狗的食欲旺盛,較少的餵食可以讓狗狗壹直感覺不到滿足,從而不會對食物感到厭煩和挑剔。4~6個月的幼犬,食量增加,增重快,每天需要更多的飼料,壹天至少餵三次。6個月以後的狗狗可以壹天餵兩次——小狗的飲食要先按照原來狗主人的飲食來餵,逐漸改變。3個月內的幼犬應餵粥、牛奶或豆漿,並加入適量的碎魚肉、碎熟蔬菜。為了在不影響幼犬營養的情況下降低飼料成本,可將豬、牛、肺等器官煮熟切碎,與蔬菜、玉米粉等熟食混合餵狗。這樣經濟實惠,狗狗也喜歡吃。有人認為如果所有的狗都餵肉,就能長得壯,但這其實是錯誤的。吃全肉不僅不能讓狗狗變得強壯,還會因為消化不良,吸收困難,導致大部分狗狗腹瀉。雖然肉類中含有大量蛋白質,但維生素A、D、E、E較少,同時肉類中鈣較少,磷較多。長期吃肉容易造成幼犬因鈣磷失衡而出現骨形成障礙,容易骨折或斷肢。更不宜過早餵食大型犬如大丹犬,否則可能導致前肢彎曲。在幼犬飼養中,水是絕對不可或缺的,所以妳要經常在固定的地方放壹盆清水,讓它在進食和運動前後隨意飲用。如果狗狗從小就能喝足夠幹凈的水,可以讓它的發育正常,腸胃健康。尤其是夏秋季節,天氣炎熱,體內水分蒸發快,對好動的小狗尤其如此。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往往容易造成組織缺水,甚至脫水,影響狗狗的健康。每天運動後最好讓狗狗喝點葡萄糖水。(1~2湯匙葡萄糖粉,加適量清水)。& lt餵養幼犬要補充鈣粉和維生素,這是牙齒和骨骼生長所必需的。尤其是骨架大的純種犬,如拳師犬、大丹犬,幼犬期更需要鈣。通常,1歲以下的成長幼犬每日鈣粉用量約為每2公斤體重1茶匙鈣粉。隨著年齡的增長,鈣粉的用量要按比例增加。1歲以後,因為狗狗已經進入成熟期,牙齒和骨骼的生長已經趨於穩定,對鈣粉的需求相對減少。用量約為每天每4.5公斤體重1茶匙鈣粉。但每天要有適量的戶外運動,經過紫外線照射後,以利於鈣的吸收。鈣粉太多是有害的。在飼養管理上,幼犬需要投入比成年犬更多的精力,尤其是要防止少數幼犬暴飲暴食,讓其他幼犬吃不飽。每只狗每天的食量要看狗的大小,這個要看飼養員的觀察。壹般來說,飽腹程度或饑餓感可以從狗狗餵食的表現看出來。如果狗狗吃東西很快,咽下去,說明食欲沒有問題;吃完後盆裏還有飼料剩下,說明餵的太多,可能太飽了;如果狗狗繼續用舌頭舔著空的食物碗,或者用期待的眼神看著主人,說明它沒有吃飽。幼犬不宜過量餵食,七八成最佳。另外,由於幼犬的胃腸道還在發育中,所以更要註意衛生,預防胃腸道疾病。
具體流程:
餵養和斷奶:
正常情況下,壹窩幼犬由母犬哺乳至3-5周齡。3周大後,可以在盤子裏放壹些牛奶或母乳,讓幼犬從盤子裏學會舔食,以補充營養,避免因營養不足而發育遲緩,減輕母犬的負擔。
從母狗斷奶:
小狗快三周大的時候就可以開始給教槽食物了,商用教槽食物可以按照說明使用。也可以自己準備。方法是把牛奶和嬰兒用的麥片混合在壹起放在盤子裏,把小狗帶到盤子裏,每天用手指把其中的壹些放進嘴裏兩次,之後小狗會自己吃。在某些情況下,需要把母狗帶走,避免母狗幹擾小狗進食。當幼犬習慣從盤子裏吃東西時,可以逐漸增加餵食量,增加到壹天三四次,然後就可以給它們吃肉類食物了。如果給的是鮮肉(因為肉缺鈣),就需要補充壹些骨粉來維持營養平衡。輪流使用各種品牌小狗的罐頭。成年狗的肉罐頭比鮮肉好,但要加壹些骨粉。
幼犬發育成長迅速,壹天要比成年犬多餵幾次。如果母犬奶水充足,哺乳條件好,不要急著斷奶,但如果是5周齡,就要按照上述步驟斷奶。6周大的小狗不需要母狗哺乳。
發育中的成年狗的餵養:
幼犬長到12周時,壹天餵三次,直到6個月大,之後壹天餵兩次,直到9個月大。之後,可以用個體或環境每天餵它們壹兩餐。
壹般來說,小型犬(尤其是玩具犬)壹天要吃兩餐。
正確的飲食習慣:
不要讓妳的狗挑食。
給小狗餵食時,把食物放進去後,把狗帶到食物處,保持安靜,讓狗吃。20-30分鐘後,拿走食物盤和剩余食物,剩余食物可在下壹餐餵食(加熱餵食)前存放在冰箱中。
小狗的人工飼養:
壹般來說,母犬會自動照顧剛出生的小狗,以下特殊情況需要人工撫養:1。孤兒,2。弱點,3。疾病,4。早產,5。被母狗拒絕,6。無法得到母狗的照顧。人工飼養包括奶瓶餵養、清潔身體、刺激排便和保暖。
健康幼犬的人工飼養:
代乳粉可以直接使用(有現成商品),代乳粉可以用家用攪拌機調制。可以每天準備新鮮的代乳粉,放在冰箱裏保存,餵養時加熱到38℃。
弱幼犬的人工飼養:
牛奶替代品對虛弱的小狗來說可能太強了。將2份牛奶用1份水稀釋後,加入約10克葡萄糖,然後滴兩滴人嬰兒維生素,加熱至38℃,每兩小時餵壹次。
虛弱的幼犬壹次吃的很少,每次餵食可能需要半個小時。虛弱的小狗如果吃不下東西,就會很快衰竭死亡。試著把牛奶滴入小狗的嘴裏。如果不夠吃,就交給獸醫。
人工繁殖的幼犬能否還給母犬哺乳;
壹些神經緊張或神經質的母犬,如果自己的幼犬受到打擾或稍有改變,就會完全排斥幼犬,或者不斷地清洗、舔舐人工飼養、撫摸過的幼犬,直至將其殺死甚至吃掉。壹只弱小或者被遺棄的小狗,最好人工飼養,不要送回母狗。
有些母狗喜歡有人照顧它們的小狗。人們在餵食時應盡量不要觸摸小狗。如果有必要接觸幼犬,不要用肥皂或洗滌劑洗手,以免在幼犬身上留下氣味。最好先抱著或摸摸母狗,再抱著幼犬,這樣可以掩蓋或混淆幼犬身上留下的氣味。
人工飼養早產幼犬時,最好和母犬壹起做。壹方面可以刺激母犬泌乳,另壹方面可以盡快結束人工飼養,由母犬餵養。
小狗排便:
母狗在哺乳時,會不斷地舔小狗的臉和身體做清潔工作,也會舔肛門等部位,刺激小狗排便和排尿。排出的尿液和糞便也由母狗舔幹凈。人工飼養時,飼養員要模仿母犬的動作,清理幼犬臉上和皮毛上的乳汁和汙垢,擦洗肛門,刺激幼犬排尿。
便秘:
幼犬餵母乳替代品容易便秘。凡士林或礦物油可以塗在玻璃棒或溫度計上,插入肛門潤滑糞便顆粒。也可以在餵食的代乳品中加入幾滴礦物油或葵花籽油,直到便秘得到改善。如果便秘超過壹天沒有改善,就應該找獸醫治療。
獸醫對小狗的照顧;
每只小狗都需要打預防針、驅蟲、牙齒檢查、健康檢查。請和妳的獸醫保持聯系。
驅蟲劑:
幼犬可從母犬或乳汁中感染腸道寄生蟲。小狗的糞便可以裝在紙箱裏,供獸醫檢查。如果有寄生蟲,壹定是驅蟲。壹般在三周大的時候做第壹次驅蟲,2-3周壹次,壹直到16周。6個月後,12個月後,再進行驅蟲。
預防性註射:
世界上到處都是狗,狗身上有很多嚴重的傳染病。小狗必須接種疫苗以保持健康。主要接種項目為CD、CVH、CL、CP、狂犬病。第壹次接種在6周齡,第二次接種大約在2-4周後。妳的獸醫會根據當地的犬類疾病疫情情況做出適當的調整和安排。
狗的各種傳染病在臺灣省壹年四季都很流行。未完成疫苗接種的犬只不要外出或與其他犬只接觸。臺灣省犬常見傳染病有:1。犬冠狀病毒腸炎,2。犬細小病毒性腸炎,3。犬瘟熱,4。犬副流感,5。犬傳染性支氣管炎,6。犬傳染性肝炎和7。犬鉤端螺旋體病。這些傳染病都是要打疫苗的,狂犬病是法定傳染病,所以所有的狗都要打疫苗。
被動免疫:
未母乳餵養的人工飼養幼犬請聯系獸醫,必要時塗抹超免疫血清。
長牙:
幼犬出生時沒有牙齒,大約在3-4周大的時候會長出壹群小而尖的乳牙,4個月大的時候恒牙開始長出,這個時候牙齦會顯得微微紅腫。
有些小狗有出牙癥狀,包括坐立不安,拒絕進食,流涎和嘔吐。咬硬物。
恒牙無法生長:
玩具狗的恒牙往往擠不出乳牙,長不出來。必要時請獸醫檢查乳牙是否拔掉。
小狗的新家:
6-7周大的幼犬帶去新家比較合適。小狗和人接觸多了會更適應新家。據說8-9周大是“恐懼期”,就像人類嬰兒的8個月大壹樣,所以在這個時期要避免把它帶進新家。小型犬或者品種不穩定或者有幼兒的人(家裏會吵)可以延遲到10周齡。小狗進新家沒有明確的規定。
固定的睡覺地方:
在新家有壹個固定的睡覺地方,可以增加小狗的安全感。
小狗到了新家,就和父母兄弟姐妹分開了,真的需要壹個屬於自己的地方。第壹張床可以挖紙箱臨時用。
用報紙當被褥,再給壹條疊好的毯子。出牙後,小狗不會咬任何東西,然後給它壹個更堅實正規的床。
食物盤和水盤:
食物盤應與飲水盤分開,飲水盤應隨時供水。
領養壹只新的小狗:
領養壹只新的小狗,最好是在早上,讓小狗和妳相處壹整天來熟悉妳和妳的新環境,這樣第壹個晚上更好。今天是小狗的大日子,妳要盡可能為小狗做好準備。抱走小狗的時候最好有人抱著,增加狗狗的安全感。如果要開車,小狗壹般會暈車嘔吐。請帶上報紙、衛生紙和其他清潔用品。
看獸醫:
最好先請獸醫給幼犬檢查壹下,尤其是有沒有先天性疾病。
最合適的時間應該是收養後回家的半路上,這樣發現嚴重問題時,可以馬上送回飼養員。小狗帶回家幾天或幾周後發現問題總是不舒服。有很多孩子,甚至大人,和小狗相處幾天,不容易放棄。
看獸醫的時候,要帶好所有的證明文件和疫苗接種證明。請先預約獸醫,避免幼犬與醫院其他病犬有任何接觸。
到達新家:
小狗到了新家,不要讓孩子過多打擾小狗。對小狗來說壓力太大,太混亂了。
排便訓練:
當小狗到達新家時,應該允許它們排便。他們應該從壹開始就接受排便訓練。要把幼犬帶到預定的排便地點(庭院或角落),用報紙鋪好,教它們在指定地點排便。幼犬應每兩小時或飯後排便壹次。
第壹頓飯:
這個時候小狗可能壹天吃四頓飯,第壹頓只有正常量的三分之二。幼犬可能會興奮、緊張或暈車,幼犬進食時應保持距離,尤其是緊張的幼犬。
認識其他寵物:
小狗第壹次見其他寵物壹定要非常小心。動物為主,攻擊性強的動物(尤其是公狗)會對新的動物生氣。第壹周要時刻註意小狗的安全。即使壹只友好的公狗可能會在激烈的比賽中傷害他的小狗,社交也是必要的。加強訓練幼犬向其他成年犬學習良好行為。當狗長大後,它會建立自己的社會等級和統治地位。兩只母狗在壹起,它不會搶占主導地位。年長的母狗級別更高。兩只公狗在壹起,年輕的公狗會不斷挑戰另壹只公狗的主導地位,還可能發生打鬥。
貓:
貓壹般會畏懼小狗,不喜歡小狗闖入。貓咪可能會在最初的幾周待在屋外,直到貓咪接受了家裏的新成員,最後雙方大體和平。必要時修剪貓咪前爪的指甲,防止小狗受到傷害。
第壹天晚上:
睡覺前,先讓小狗排便。想家的小狗如果睡覺的時候看不到妳,就會很煩躁,甚至會哭。有兩種處理方法。第壹種方法是忽略它,直到小狗安靜下來。不要因為小狗哭就懲罰它。這時候懲罰會讓情況變得更糟。還有壹種方法就是帶小狗去妳的臥室睡2-3周。這種方法會有不好的後果,孩子會學妳帶小狗上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