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手術成功”
包括生地、當歸尾、地榆、槐角、黃連、天花粉、甘草、升麻、赤芍、枳殼、黃芩和荊芥。
清熱涼血,祛風。
適應癥:壹、二期內痔,或內痔嵌頓繼發感染,或年老體弱,或內痔伴有其他嚴重慢性疾病,不適合手術治療。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防二臟連丸
來源《證治標準》
由黃連240克(末磨)組成。
功能清熱、滲濕、止血。
適應癥:大量便血,肛門腫脹,自行回縮,肛門灼熱。
用法豬的壹段大腸有36厘米長。將黃連粉放入大腸內,用線將兩端紮緊,放入砂鍋內,將1230毫升酒煮沸,用文火煨。拿起香腸,搗成泥。每次3 ~ 9克,每日2次。
防散止痛乳參湯
來源《醫宗金鑒》
包括秦艽、桃仁、皂角、蒼術、防風、黃柏、當歸尾、澤瀉、檳榔、熟大黃。
功能清熱利濕,祛風活血。
適應癥:肛門內腫瘤脫垂甚至嵌頓,肛管收縮,脹痛,甚至肛緣血栓水腫,有明顯壓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四補中益氣湯
來源《脾胃》
由黃芪18g、甘草9g、人參6g、當歸3g、陳皮6g、升麻6g、柴胡6g、白術9g組成。
益氣升舉之功。
適應癥:摸肛門,痔脫垂需手法復位,血便新鮮或淡。臉色蒼白,很累,很懶很懶,接受的稀便也少。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吳芳五倍子湯的熏洗方法
來源“選定的主題”
五倍子、芒硝、桑寄生、蓮房、荊芥各30克。
功能活血止痛,收斂消腫。
適應癥:內痔、內痔脫垂或脫肛。
用法:將藥用水煮沸,先熏後洗,或將藥液熱敷濕敷。
劉放苦參湯的熏洗方法
資料來源:選擇主題的經驗收集
由苦參60g、蛇床子30g、白芷15g、金銀花30g、菊花60g、黃柏15g、地膚子15g、石菖蒲9g組成。
功能活血止痛,收斂消腫。
適應癥:內痔、內痔脫垂或脫肛。
用法:將藥用水煮沸,先熏後洗,或將藥液熱敷濕敷。
方芪消脂膏外敷
資料來源《實用外科手冊》
具有消腫止痛、收斂止血、去腐生肌的作用。
適應癥:各期內痔及術後換藥。
用法根據癥狀,選擇各種藥膏粉末塗於患處。
方巴五倍子散外敷
來源《醫宗金鑒》
它由1五倍子(研成細粉)3g、輕粉0.9g、冰片0.15g組成..
具有消腫止痛、收斂止血、去腐生肌的作用。
適應癥:各期內痔及術後換藥。
用法根據癥狀,選擇各種藥膏粉末塗於患處。
處方九痔片封堵法
資料來源《實用外科手冊》
包括砒石、明礬、朱砂、雄黃和沒藥。
功能消腫、止痛、止血。
用法:用藥物制成含片,塞入肛門。
方氏Ku治散Ku治法
資料來源《實用外科手冊》
它由三氧化二砷6克、明礬60克、月石6克、雄黃6克、硫磺6克組成。
功能性力量腐蝕枯痔和壞死。
適應癥:內痔伴痔核脫出肛門外。
使用方法:將藥物塗於肛門外痔核表面,力道腐蝕,枯痔脫落復原。
方石壹戴單方
起源傣族民間
補適量的桃葉。
適應癥:痔瘡。
用法取新鮮桃葉(老葉更好),搗成泥狀,鋪在厚約0.5厘米的紗布上,貼在痔核上,用膠帶固定。4 ~ 6小時左右更換1次,保持壹周。
據說這個方子是傣族人常用來治療外痔的,效果不錯。壹般7 ~ 8天就好了。
方十二壯族單方
起源壯族民間
補1個烏龜頭。
適應癥:痔瘡。
用法:將甲魚頭焙幹,研成細粉,用香油調好,敷在痔上。每天兩次,早晚各1次,共1周。
據說這個方子很多強醫都用過,有特效。反復使用,反復測試。壹般1周後就會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