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癥和感染可增加鐵蛋白濃度。
參考資料:
/bbs/topic.aspx?id=32721
綾部市立醫院內科的松本史報道,低鐵飲食可有效降低丙型肝炎患者的高鐵血紅蛋白血癥,從而改善肝功能。松本選擇了46名有2年以上丙肝病史的患者進行低鐵飲食幹預試驗。飲食幹預前,13患者血清鐵蛋白低於50ng/ml,21患者血清鐵蛋白在50 ~ 150ng/ml,12患者血清鐵蛋白高於150ng/ml。在飲食幹預前和幹預4年後檢測反映肝功能的指標,如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以及反映肝纖維化的指標,如酸溶性膠原肽酶(P-III-P)和透明質酸。
結果表明,血清鐵蛋白低於50ng/ml的人群鐵攝入量由飲食幹預前的(8.97±0.126)mg下降到(7.95±0.126)mg(2)mg(兩年後),差異顯著。而AST、ALT、P-III-P、透明質酸在飲食幹預後4年保持穩定。血清鐵蛋白範圍為50 ~ 150 ng/ml,鐵攝入量由飲食幹預前的(9.58±1.5)mg降至(8.10±1.48)mg(1年後),ALT由(44.9)下降。P-ⅲ-P (2年後)和透明質酸(3年後)也有所下降,但AST無變化。血清鐵蛋白高於150ng/ml,鐵攝入量從飲食幹預前的(9.76±2.65)mg下降到(8.57±2.40)mg(1年後),ALT從(50.5±25.31)IU/l下降,但P-ⅲ-P變化不明顯(2年後),透明質酸保持不變。
控制血清鐵蛋白有利於提高ALT
都協醫科大學悅谷醫院消化內科,觀察慢性肝病患者低鐵飲食幹預後的短期預後。她認為,減少飲食中鐵的攝入,降低血清鐵蛋白,減少肝臟鐵的儲存,有利於慢性肝病患者ALT的改善。達木挑選了21名慢性肝病患者(16名慢性肝炎患者和5名肝硬化患者),並指導他們食用含鐵量低的食物。結果:血清鐵蛋白從幹預前的(365±438+08 65±438+060)ng/ml下降到幹預前的(255±46)ng/ml。ALT從(109±42)iu/l降至(64±34)iu/l,差異有顯著性。血清鐵蛋白低的人群中,ALT的改善占88.9%;在血清鐵蛋白正常或高的人群中,ALT有37.5%改善。這兩者之間有著顯著的區別。而且低鐵飲食對紅細胞、血紅蛋白、精氨酸沒有明顯影響。達木認為低鐵飲食是治療慢性肝病的壹種安全有效的方法,適用於不能使用幹擾素或對幹擾素有禁忌的慢性肝病患者。
現在,我們提供壹份食物營養查詢表,妳可以自己去查。
/健康/楊穎/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