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苦菜煮大腸
豬大腸、綠豆、苦菜幹(即敗醬草幹)和鹽。將綠豆煮四分鐘,然後放入洗凈的豬大腸中,用線將兩端紮緊,與幹苦菜同煮,加鹽調味,分批食用,每1-2天服用1劑。適用於風熱引起的皮膚瘙癢。
2.魚腥草紅棗茶
魚腥草(幹品)75克,紅棗15枚,水3000毫升。將魚腥草和紅棗洗凈,放入砂鍋中煮沸,減火繼續煮20分鐘,每天當茶喝。魚腥草清熱解毒,紅棗養血能緩慢提高紅細胞質量,從而改善過敏體質,調理肌膚。
3、紅棗泥鰍湯
紅棗15g,泥鰍30g,鹽適量。將紅棗和泥鰍煎熟,加鹽調味。每天1劑量,共10天。本方養血潤燥,適用於血虛肝旺所致的皮膚瘙癢伴頭暈、心悸、失眠。
4.黃荊酒
黃精20克,白酒500毫升。將黃精洗凈,切片,裝入紗布袋中,紮緊袋口,用白酒浸泡,蓋好封口,10天即可得到。想喝就喝,每次壹小杯。此方適用於血虛肝旺的皮膚瘙癢,多見於老年人。
5、大麥綠豆百合湯
用薏米50克,綠豆25克,鮮百合100克,糖適量。先去掉百合內膜,加鹽,輕輕揉搓,洗凈去苦味。薏苡仁、綠豆加水至半熟,加入百合,文火煮至熟,加糖。此湯能清熱解毒,止渴利尿。適用於濕疹、風疹、痤瘡、皮膚瘙癢。
6.綠豆燉乳鴿
鴿子1,綠豆150g。去掉乳鴿的毛和內臟,加綠豆和少許酒燉著吃。本方清熱利濕,適用於濕熱引起的皮膚瘙癢,多發生於外陰、陰囊、肛門。
7.糯米紅豆湯
準備薏米30克,紅豆30克。薏苡仁、赤小豆加適量水煮沸,加適量糖,每日兩次,連服壹個月。能清熱利濕。適用於濕疹和過敏性皮膚瘙癢。
8.海帶綠豆湯
海帶、綠豆、糖各適量。海帶洗凈切碎,綠豆加糖煮湯。每天1劑,連續6-10劑。本方清熱利濕,適用於濕熱下註所致瘙癢,癥見局部瘙癢持續,白帶增多,口苦胸悶。
9.紅棗生姜飲料
10紅棗,幹姜9克,桂枝6克。服三種* * *湯,每日1劑量,1周為1療程。本方可祛風散寒,適用於風寒發作引起的淺表皮膚瘙癢。這種癥狀多發生在冬季,多見於大腿內側、小腿屈曲側及關節周圍。
10,皮膚瘙癢的預防和保健
1,生活規律,早睡早起,適當運動。及時增減衣服,避免冷熱刺激。
2、全身瘙癢患者要註意減少洗澡次數,洗澡時不要過度擦洗皮膚,也不要使用堿性肥皂。
3、內衣以棉質面料為宜,應寬松舒適,避免摩擦。
4.放松心情,避免憤怒和焦慮,建立自信。積極尋找原因,排除誘發因素。
5.戒煙酒、濃茶、咖啡及壹切辛辣刺激性食物,飲食中適度補充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