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天氣收斂,氣溫下降,大部分地區降水減少,整個大自然失去了水分,所以“燥”成為秋季的主要氣體。中醫認為肺“嬌貴而臟”,喜濕而厭燥。而且我們人體是靠肺來呼吸的,燥氣很容易通過我們的口鼻進入體內,損害肺的正常生理功能。
秋季空氣幹燥,空氣濕度低,人會感到口渴,由秋燥引起的便秘、咳喘、壹些消化道疾病和壹些常見病也開始增多。這種咳嗽多為秋季幹咳。人體的肺部喜歡潮濕的環境,對幹燥敏感。很多人在這個季節即使沒有生病也會不由自主的幹咳兩聲。
秋季人的呼吸免疫力下降,晝夜溫差大。晚上的寒冷刺激呼吸道黏膜後會降低他們的免疫力。細菌很容易侵入呼吸道,造成黏膜充血水腫,分泌物增多,引起打噴嚏、鼻塞、流鼻涕、咳痰等不適。
燥主秋季,燥易傷肺。燥多從口鼻入,侵及肺部。此外,秋燥耗陰損陽,使人體毛孔張開,易受寒。有些疾病在秋季幹燥的氣候下容易復發或加重,如支氣管擴張、肺結核等。此時咳嗽、咳痰、咯血加重。
有人認為咳嗽可能是天氣的變化引起的,但其實秋季咳嗽主要是幹咳,俗稱“秋幹咳”。秋季的幹咳也分為溫燥和涼燥。壹般以中秋為界,中秋前有余熱,故多見於溫暖幹燥;中秋節過後,秋風漸緊,寒氣漸重,所以常常涼爽幹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