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人體腸道微生態
人體腸道的重要性。
人體天生有三道屏障,即血腦屏障、胎盤屏障和腸道屏障。前兩道屏障是封閉的,難以維持,只有腸道屏障與人密切相關;科學證明,99%的毒素進入消化道,90%的營養物質通過腸道吸收,84%的致病菌通過消化道進入。可以合成人體所需的65,438+030多種維生素和有益菌,所以保護腸道就相當於保持身體健康。
<壹、人體腸道微生態
人體腸道的重要性。
人體天生有三道屏障,即血腦屏障、胎盤屏障和腸道屏障。前兩道屏障是封閉的,難以維持,只有腸道屏障與人密切相關;科學證明,99%的毒素進入消化道,90%的營養物質通過腸道吸收,84%的致病菌通過消化道進入。可以合成人體所需的65,438+030多種維生素和有益菌,所以保護腸道就相當於保持身體健康。
便秘、腹瀉、衰老都從這裏開始。便秘使腸道內毒素增加,進入血液。長期慢性腹瀉造成營養不良,損害健康。雙歧桿菌在代謝過程中產生醋酸、乳酸等短鏈脂肪酸,使腸道變成弱酸性,增加腸道含水量,促進腸道蠕動,改善排便功能,抑制腸道有害細菌,消除細菌性腹瀉。
好腸子不是洗出來的。有些人長期使用含中西藥的清腸排毒產品洗腸,只會刺激腸道,內環境會趨於惡性循環。但是益生菌可以用於生態營養和腸道營養,可以添加大量的益生菌來增加腸道內容物的水分含量,改善腸道的PH值。同時在腸壁上形成菌膜的保護屏障,達到雙向調節的最佳生態效果,建立內環境的微生態平衡,使皮膚呈現自然光澤。
每天,人都要吃飯,壹日三餐很平常,但如果妳告訴我,人壹生能吃70噸左右的食物,堆得像座小山,妳會很驚訝。
除維生素、水和礦物質外,所有這些食物中所含的營養物質都能被人體直接吸收利用,其余的蛋白質、脂肪、糖(即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學物質不能被人體直接利用。它們只有在消化系統中消化分解,被腸道吸收後,才能提供維持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成為建造、更新和修復人體細胞、組織和器官,保護器官和調節代謝的“建築”材料。從而保證人體發育、生長、生殖等壹系列生物活動的正常運行,以及機體的健康和生命延續。不能消化吸收的食物殘渣形成的糞便也要通過腸道排出體外。可見我們的腸道有多重要,可是它們好累。
中國傳統醫學對此有深刻的認識——“脾(即消化系統)是後天之本”,道理是,要想有健康的身體,首先要有健康的腸道。
2.現代市民的腸子怎麽了?
我們來看以下數據:
20%:全球因消化系統疾病死亡人數占死亡人數的20%。
40%:現代都市人胃腸疾病已成為常見病、多發病,總發病率占人群的40%。
70%:中國9000萬白領中有70%患有腸道疾病,令人擔憂。
80%: 80%的老年人有腸道疾病。
90%:世界上90%以上的人都有晚期腸道衰老,其實際年齡往往比自然年齡大20~30歲。
1.2億:世界衛生組織最新信息。中國有6543.8+0.2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胃腸疾病。
腸道不健康會導致幼兒厭食、偏食、營養不良、身體發育遲緩、造血功能低下。成人腸道功能紊亂、消化不良、便秘、痔瘡、腹瀉、惡臭、口臭、面色暗沈、“痘痘”、“斑點”密布;使相當壹部分人凸顯內分泌失調、免疫力下降、衰老加速等亞健康狀態,嚴重的會導致癌癥、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肝功能障礙、肥胖等疾病。
3.腸道不健康的原因有哪些?
?腸道不健康的根本原因是腸道微生態平衡失調,益生菌比例大大降低。年齡、生活習慣、精神狀態、環境汙染、疾病用藥等。都是導致微生態平衡失調的因素。
世界微生物學會會長、日本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廣岡聰教授說:“腸道疾病是壹切疾病的源頭”。因為腸道是物質轉化和微生態活動最重要的地方。既然人類改造自然,服用藥物破壞體內微生態,引發疾病,那麽從腸道調節微生態就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二、雙歧桿菌四倍活菌
人體內的微生物與其生存環境(人體)之間應該有壹定的平衡,即微生態平衡。人體腸道內的微生物有400多種,其中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和糞鏈球菌占98%以上,其余為處於中間的細菌和有害菌。正常情況下,這些菌群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當機體受到環境、氣候、飲食、用藥、情緒等因素的影響時,腸道中處於中間狀態(條件致病)的細菌就會轉化為致病菌。同時,有害細菌會大量繁殖,使腸道微生態系統失衡,從而產生腸道疾病。雙歧桿菌四聯活菌可以補充正常生理菌,調節腸道菌群;激發身體的免疫力;在腸道內形成強大的生物屏障和化學屏障;合成維生素,促進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的吸收。
劑量
成人:口服,壹天三次,壹次三片。嚴重者,服用兩次或遵醫囑。兒童:1片給六個月以內的嬰兒,每天兩次;六個月到壹歲的孩子壹天兩次,每次2片;壹至六歲兒童每日2-3次,每次2片;六至十二歲的兒童每天三次,每次2-3片。嬰幼兒可在50℃以下的溫水或牛奶中服用片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