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癥狀:判斷失誤,頻繁換股,收效甚微,損失慘重。行為經濟學研究者發現,人們在股市中的自負(過度自信)心理非常突出,也很有趣。首先我們來看壹個投資專家表現自負的例子。每年年初,各大基金經理照例要對全年的市場走勢進行整體預測。沒有限定範圍,大部分基金經理都會在壹個相對狹窄的範圍內做出選擇,而很少有人能做出包含正確範圍的估計。比如今年,雖然有很多不確定因素(積極的或消極的),但是誰也不知道市場會如何發展。可能在800-3000之間運行,超出了人們的預期。但幾乎所有基金經理給出的答案都驚人的相似,那就是在1300到2000點之間做箱體操作。拋開其他因素的影響和特定的動機和目的,難道我們不能發現這是壹種多麽自負的具體表現嗎?即便如此,理財專家將普通投資者的自負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與專家投資者相比,散戶投資者在資金、信息、技術等方面處於弱勢地位。,但他們不願意承認自己在日常投資中知之甚少,非常願意準確判斷未來走勢的具體點位和股票操作的具體價位。甚至,有時候妳可以因為自己的主觀判斷,而冒著深陷或者踏空的風險,進行頻繁的換股操作!然而實際情況是,這種由於自負而產生的準確判斷的準確性低得可憐。著名的華爾街行為經濟學家奧登登對幾只證券投資基金的換手率和對應收益率進行了長期跟蹤調查。結果表明,在相對較長的壹段時間內,最自信的投資者(因自負而頻繁操作的投資者)的年收益約為10%,遠小於那些相對不那麽自信的投資者的平均年收益。二、偏方:觀察分析,多看少動,堅定信念,理性投資從以上事實,我們不難發現自負和頻繁換股對投資決策的危害。其實要知道,在諸多復雜因素影響下不斷波動的股市,在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是很難對其未來走勢做出明確判斷的。投資者,尤其是資金、信息、技術相對薄弱的普通投資者,真的知之甚少。所以,如果不是超短線專家,就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要從長計議。不要貪圖暴利,因小失大。並且要堅決放棄自負導致的頻繁換股操作,以避免盲目性,在投資過程中盡量少犯錯誤。實戰中,首先要註意的是:在壹個趨勢沒有形成之前,不要輕舉妄動;其次,在趨勢開始的時候,要擺脫貪婪和恐懼的幹擾,順勢而為。壹旦趨勢發生變化,要冷靜分析觀察,多看少動,切忌盲目買賣股票。具體到當前股市的實際操作中,如果因為前期介入了壹些熱點而不小心卡在了短線頭上,也必須要了解當前穩定發展的大市場背景。並判斷目前的位置還是比較低的壹個中期趨勢。壹旦發現自己持有的股票還有上漲空間,可以持有股票,減少頻繁的換股操作帶來的不必要損失。
上一篇:女人可以吃木瓜避孕嗎?下一篇:孩子總是走神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