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壹種清虛熱的中藥方劑
名為青蒿青蒿的中藥
別名油蒿、油蒿、黃花蒿、香草、酒糕草。
英文名青蒿。
來源於壹年生蒿的地上部分。菊科植物。
植物形態學壹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縱向,多分枝,光滑無毛。葉互生,無毛,通常羽狀分裂3次。裂片短而薄,先端尖,表面深綠色,有微小的粉狀短柔毛,葉背淡綠色,有細毛或粉狀腺點;葉軸具狹窄的翅在兩邊;葉柄基部稍擴大以容納莖;莖上部的葉逐漸變細呈線狀,無柄,開花時基生葉枯萎。頭小而呈球形,柄細而軟,呈圓錐形排列;總苞苞片2 ~ 3層,無毛,外層橢圓形,綠色;內層橢圓形,邊緣為膜狀,背部中央為綠色。花托長方形,無毛;花為管狀花,黃色;外層周圍雌花少,雌蕊1,柱頭2裂,發育成長叉狀;內部兩性,花冠先端分裂;雄蕊5枚,聚生,藥頂呈三角形,基部兩側向下延伸形成短尖。瘦果橢圓形。花期8月~ 65438+10月,結果期10 ~ 165438+10月。
產地分布生於山坡草地、荒地、河邊、路旁、村邊。分布在廣東等地。
夏秋兩季采收加工花或盛開或結果時采收。剪去地上部分,去掉老莖,陰幹或曬幹。
藥材特征:莖圓柱形,上部多分枝;表面黃綠色或褐色,有縱脊;稍硬易斷,中段有髓。葉互生,深綠色或棕綠色,卷曲易碎,完整者展平後羽狀深裂三次,裂片和小裂片長圓形或長圓形,兩側有短毛。氣味獨特,味道微苦。
性味寒、苦、辛。歸膽經、肝經。
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去骨蒸,止瘧。屬於清熱藥下歸類的清熱藥。
臨床應用劑量6 ~ 12g,水煎後服用。可用於治療熱病、暑熱、骨蒸疲勞、暑邪發熱、瘧疾、痢疾、陰虛發熱、瘙癢、濕熱黃疸等。
藥理研究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蟲、抗腫瘤、解熱作用;調節機體免疫功能;能減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縮力,降低冠脈流量和血壓,有壹定的抗心律失常作用;還能保護肝臟,防輻射,縮短戊巴比妥的睡眠時間。
化學成分主要含有多種倍半萜內酯、黃酮類、香豆素類和揮發油。還含有青蒿素、青蒿琥酯、青蒿琥酯、青蒿琥酯甲酯、槲皮素、茴香酮、青蒿香豆素等成分。
產後血虛、內寒泄瀉、飲食停滯泄瀉禁忌者勿用。
相關藥方1治療中暑:黃花蒿嫩葉搗碎,手撚成丸,黃豆大。咽下新水,數藥丸痊愈。(《本草言》)
②治暑痢:青蒿葉30g,甘草3g。用水煎服。(《盛記總錄》)
③治痰多而熱不冷的溫熱瘧疾:青蒿60g(被男孩用尿泡過,焙幹),黃丹15g。每次6克,調白湯。(《任存堂體驗坊》)
④鼻衄的治療:取帶汁青蒿,塞鼻內。(《健康的簡易處方》)
⑤耳朵膿性出血的治療:將青蒿搗碎,用棉花包裹。(《盛慧芳》)
⑥牙齒腫痛的治療:手持青蒿,用水沖洗。(《紀集賢方》)
⑦癤子的治療:將青蒿汁榨成淡水,用文蛤粉塗抹。(《101個選擇》)
8治蜂螫傷:嚼青蒿敷之。(肘部後面)
清虛清熱中藥方劑——銀柴胡
中藥銀柴胡。
別名銀狐、尹霞柴胡、牛肚根、沙參、白附子。
英文名Stellariae Radix
柴胡的幹燥根。輪葉珊瑚。石竹。
植物形態學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 ~ 40厘米,密被腺毛或柔毛。主根圓柱形,厚1 ~ 3厘米。莖直立,細長,稍膨大,節間長1 ~ 2厘米。它明顯從基部分叉,密被短柔毛。葉對生,無柄,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0.5 ~ 3厘米,寬1.5 ~ 4厘米,全緣。花單生於葉腋,直徑約3毫米,花梗長約2厘米,萼片長5、4毫米,綠色,邊緣膜白色,花瓣5片,白色,全緣,頂部2裂,雄蕊10,排成2列,花絲基部相連,黃色,子房上位,花柱3。蒴果近球形,成熟時頂端有6齒,種子常為1 ~ 2,橢圓形,暗褐色。花期從6月到7月。
原產地分布在幹燥的草地和山坡和懸崖上的石縫裏。分布在甘肅、陜西、內蒙古等地。
春夏采收加工植株,或秋後莖葉枯萎時采挖,種植後第三年9月中旬或第四年4月采挖栽培品,去除殘莖、須根和泥沙,曬幹。
藥材呈圓柱形,偶有分枝,長15 ~ 40厘米,直徑0.5 ~ 2.5厘米。表面淺棕黃色至淺褐色,有扭曲的縱向皺紋和根痕,多孔洞或圓盤狀凹陷,俗稱?沙坑?從砂眼處破開,可以看到細沙從褐色的裂縫中散落出來。根的頭部稍膨大,有密集的疣狀芽、莖或根莖殘余。珍珠盤?。硬而脆,易斷,斷面不均勻,松散,有裂紋,皮薄,木材中有黃白色放射狀紋理。氣微,味甘。品種下部分枝扭曲,直徑0.6 ~ 1.2厘米。表面淺黃褐色或淺黃褐色,縱向皺紋細膩明顯,細枝根痕多為點狀凹陷。砂眼很少。根冠上有許多疣狀突起。斷面紋理比較緊密,裂紋少,略粉,木材徑向紋理不明顯。它嘗起來有點甜。
性味微寒微甜。肝經和胃經。
功效與作用:清虛熱,去疳熱。屬於收斂類藥物的分類。
臨床應用劑量為3 ~ 10g,可水煎服,也可丸服或散服。用於治療陰虛發熱、骨蒸勞損、小兒疳積。
柴胡的化學成分包括菠菜甾醇、7-豆甾醇、柴胡環肽ⅰ、豆甾醇、-菠菜甾醇葡萄糖苷、7-豆甾醇葡萄糖苷、谷甾醇?-菠菜固醇?-谷甾醇、3,4-二甲氧基肉桂酸等。
外感風寒、血虛熱者禁用禁忌證。
相關方劑①治療骨蒸疲勞熱:柴胡4.5g,胡黃連、秦艽、鱉甲(醋炙)3g,地骨皮、青蒿、知母3g,甘草1.5g。水兩分鐘,炒八分鐘,吃的遠遠的。(證治標準中的清骨散)
②治男女勞熱,或咳不咳:柴胡、沙參等分,各6克,水煎。(《本草言》)
③治療熱潮紅、形體消瘦、皮膚畸形、瘦而不濕的溫證:柴胡6克,鱉甲9克。用水煎服。(銀甲散主治溫病)
清虛熱中藥方劑——浮小麥
中藥伏消脈。
別名浮小麥。
英文名小麥Levis
來源為小麥(Triticum aestivum L .),禾本科植物,幹燥輕浮。
植物形態為壹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60 ~ 100 cm。稈直立,通常6-9節。葉鞘平滑,通常短於節間;葉舌膜質,短;葉片扁平,長披針形,長15 ~ 40厘米,寬8 ~ 14毫米,先端漸尖,基部方形。穗狀花序直立;長3 ~ 10厘米;小穗兩側扁平,長約12 mm,平行或近平行排列在穗軸上,每小穗有3 ~ 9朵花,只有下部的花結實;穎片短,1穎片比第二穎片寬。兩種穎片背面都有鋒利的脊,有時延伸成芒。外稃膜質,稍裂為3齒,中央齒常延伸成芒,內稃等長或略短於外稃,脊有狹翅狀鱗片;雄蕊3;子房卵形。石竹為長方形或近卵形,長約6毫米,淺棕色。花期為4-5月,結果期為5-6月。
產地分布全國各地,大量栽培。
夏至日采收加工前後,成熟果實采收後,取其薄、輕佻、無鞘的麥粒,篩去灰塵,用水沖洗幹凈,曬幹。
幹燥後的穎果呈長方形,兩端稍尖,長約7毫米,直徑2.6毫米。表面黃白色,幹癟。有不封閉的內稃和內稃的時裝。腹面有壹條深深的縱溝,頂端鈍圓,具淡黃褐色柔毛,另壹端斜而尖,有臍。硬而脆,易破碎,斷面呈白色,粉性差。無嗅無味。
性味寒甜。歸心經
功效與作用:祛虛熱,止汗。屬於清熱類藥物的範疇,或者說屬於收斂類藥物的範疇。
臨床應用:煎服,劑量15 ~ 30g,或研磨;止汗,宜微炒。主治:陰虛發熱,盜汗自汗。
化學成分主要包括澱粉、蛋白質、糖等成分。
不要使用它,如果妳心煩意亂或虛脫,出汗不出汗。
相關藥方①盜汗出汗的治療:浮小麥不多。用文武火炒,為細粉,每份6g,飯湯混著吃,勤服為佳。(《養生寶典》杜生散)
2盜汗的治療:用浮小麥抄。熬湯。調節風粉6克服。(《健康的簡易處方》)
(3)治療男子血淋:浮小麥、小兒屎煎至末,水煎加糖調服。(《奇方類編譯》)
④治臟躁:浮小麥30g,甘草15g,大棗10枚。用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祛虛熱中藥方劑——胡黃連
中醫命名為胡黃連
別名胡璉,伐孤露澤。
英文名胡黃連。
玄參科植物胡黃連的幹燥根莖。
植物形態為多年生草本,高4 ~ 12厘米。根莖粗達1 cm,根從節上生出。葉柄短,葉匙形或橢圓形,長3 ~ 6厘米,幹燥後變黑,基部下降,邊緣有鋸齒或重鋸齒。花葶有棕色腺毛,穗長1 ~ 2厘米,花梗長2 ~ 3毫米,花萼長4 ~ 6毫米,果實達1厘米。萼裂片披針形或倒卵狀長圓形,花冠深紫色,長8 ~ 10 mm,外表面有毛,花冠下唇約。細絲無毛,前面壹對細絲長約7毫米,後面壹對細絲長約4毫米。卵巢長1 ~ 1.2毫米。花柱長為子房的5 ~ 6倍。蒴果狹卵圓形,長8 ~ 65438±00毫米。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產地分布在海拔3600 ~ 4400米的高山地區的巖石、石堆或草地上。分布於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和西藏東南部。
采收加工,秋挖,去除須根和淤泥,曬幹。
藥材呈圓柱形,稍彎曲,偶有分枝,長3 ~ 12 cm,直徑0.3 ~ 1 cm。表面灰褐色至黑褐色,粗糙;有密集的環狀節,稍有凸起的芽痕或根痕,上端密被深褐色鱗狀葉柄殘體。質輕,硬而脆,易折斷,切面稍平,淺褐色至深褐色,木質部有4 ~ 10條白色似點狀維管束呈環狀排列。輕微的呼吸,極其苦澀的味道。
性味寒苦。肝經、胃經、大腸經。
功效與作用:祛虛熱、去疳積熱、清濕熱。屬於清熱類藥物的範疇。
臨床應用劑量為3 ~ 10g,可水服,也可丸服或散服,外用,研末敷用,也可蘸汁滴眼。用於治療骨蒸潮熱、小兒疳積、濕熱泄瀉、黃疸、血尿、痔瘡腫痛。
藥理研究有保肝利膽、抗真菌作用;抗糖尿病活性;降血脂;抑制鹽酸乙醇誘發的大鼠胃潰瘍;抗腫瘤;它對心臟有保護作用。
化學成分胡黃連根莖含有環烯醚萜苷類,還含有胡黃連苷ⅰ、胡黃連苷ⅱ、桃葉珊瑚苷、巖白菜素、11- 0-(4?-甲氧基沒食子酰基)-巖白菜素、雲杉苷等。
使用禁忌癥。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方劑①治骨蒸,神疲乏力,心煩熱,四肢無力,盜汗,口幹唇焦,面失血量:胡黃連60克,柴胡60克(去苗),鱉甲60克(生用)。取最後壹種藥,搗成粉末,用姜酒調和,每次3克。每天早上、中午、床上各服壹套。(《盛慧芳》三生散)
②可用於治療癰腫瘡毒,已潰未潰者:胡黃連、穿山甲(灼)等。與茶或雞肉混合。(簡毅方)
③耳輪瘡的治療:將胡黃連研成細粉,塗香油。(外科綜合征和治療百科全書)
④乳糜口的治療:胡黃連1.5g,細辛根、胡黃連各9g,廣藿香3g。後四種口味就是結尾。每次用1.5g,含在嘴裏擦幹,用壹千種漱口水漱口。(“養生寶”胡黃連粉)
⑤血痢治法:將胡黃連、烏梅、廚下土共研細末,蠟茶調清,空腹溫服。(普濟方黃連丸)
猜妳喜歡:
1.中藥方劑的分類
2.藥材和植物全集
3.清熱方
4.失眠的中醫秘方
5.補益氣血的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