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病因病機本病的病因可分為肺燥傷津和肺氣虛寒兩個方面。病機主要是由於上焦熱,肺燥傷津,或肺氣虛寒,導致津液虧損,肺失養養。由於機理不同,辨證分虛熱證和虛寒證兩種,虛熱證較為常見,但持續時間長了也可轉化為虛寒證。
二、臨床表現及診斷
1.主要臨床表現為咳嗽、嘔吐、唾液混濁、有泡沫。虛熱患者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易咯血;虛寒的人吐口水,痰稀而大。
診斷
(1)有肺內傷慢性咳嗽史,或痰熱咳嗽史,或肺結核咳嗽史,或長期肺膿腫史,或長期寒性哮喘史。
(2)可根據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作出診斷。
第三,辯證治療
1.虛熱型
辨證咳嗽並吐涎沫,呈粘稠狀,或咳痰帶血,輕咳,氣短,口幹咽燥。舌質紅燥,脈弱。
治滋陰清熱潤肺。
麥門冬湯處方為:黨參15g,麥冬12g,法半夏10g,山藥18g,玉竹15g,石斛12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劑。
2.虛寒型
辨證:吐白沫,稀稀水,口淡而不渴,氣短,乏力,食少便溏,小便多。舌淡脈弱。
治溫肺益氣。
甘草湯。還有幹姜:炙甘草9g,黨參15g,幹姜12g,白術12g,茯苓12g,黃芪12g,大棗5枚。水煎服,每日1劑。
第四,輔助治療
1.藥方
(1)百花定喘丸、蛤蚧定喘丸(適用於虛熱型)。
(2)蛇膽半夏片(適用於虛寒型)。
2.藥方
(1) 1紫河車,研磨成粉,每次3g,每日1 ~ 2次。
(2)炙甘草125g,炮姜62g,水1500g,煮至半水,分次服用(適用於肺痿、頭眩、吐白沫、尿頻而不咳者)。
(3)瓜蔞50枚(瓦焙),烏梅肉50枚(焙),杏仁265,438+0枚(去皮炒),* * *磨成粉;另外,豬肺壹塊切薄,混壹把人,煮熟嚼回去,壹天兩次1(適用於肺痿咯血患者)。
(4)粉防己6g,加入壹碗糖漿,煎至七成熟,小心飲用。
(5)黃明膠(焙幹)60g,桑葉(陰幹)60g,研成粉末。每劑10g,生地汁向下調(適用於肺痿嘔血者)。
動詞 (verb的縮寫)護理
(1)運動提高身體抗病能力。
(2)改善環境衛生,消除煙塵等環境汙染。
(3)戒煙戒酒,避免吃油膩、辛辣、油炸等油膩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