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情緒高度緊張。
學生朋友失眠經常發生在重要考試的時候。此時學習緊張,復習任務重,學生情緒也緊張,思想負擔也重。他們經常處於焦慮、不安和緊張的狀態。有時候擔心自己復習時間不夠,有時候又害怕被父母罵,被老師批評,被同學嘲笑,導致晚上失眠。
第二,大腦過度疲勞
興奮和抑制是大腦高級神經活動的兩個基本過程,它們相互依存,相互協調,處於動態平衡之中。有些同學考試時經常加班,白天上課復習,晚上長時間復習功課,使神經細胞始終處於興奮狀態。這時候躺在床上,肯定很難入睡,因為神經細胞的過度興奮和疲勞,使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失去平衡,從而引起失眠。
第三,過於興奮或悲傷
人在開心的時候是開朗的,遇到特別開心的事情,往往會處於興奮的狀態。比如參加數學競賽在市裏拿了獎;在學校的國慶文藝匯演中,我們得到了雷鳴般的掌聲等等,有時候這種場景會不斷的浮現在眼前。相反,當壹個人遇到特別難過的事情,比如考試不及格,當眾被班主任批評,他就會抑郁迷茫,上床後必然輾轉反側,睡不著覺。
還有以下幾種方法進行治療:
第壹,消除對失眠的恐懼
研究表明,失眠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失眠的過度關註。有些失眠的人準備睡覺的時候會立刻緊張起來,壹躺在床上就擔心睡不好。尤其是考試前壹天晚上,有些同學經常會想:明天就要考試了,今晚不好好休息,肯定會影響考試成績。結果越擔心越睡不著。越是睡不著,越是焦慮,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所以過度的恐懼和焦慮帶來的危害遠遠超過了失眠本身的危害。
第二,睡前不要從事繁重的腦力勞動。
即使是考試復習的時候,也要在睡覺前壹刻鐘或者半小時減少腦力勞動。可以聽輕音樂,慢慢鋪床,溫水洗臉,熱水燙腳。躺在床上後,可以“先打坐,後睡覺”,即先靜下心來,再閉眼睡覺。
第三,建立睡眠模式,遵守作息時間。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如果妳平時在晚上10左右入睡,有壹天妳會因為看有趣的小說或者和好朋友聊天而遠遠超出妳平時的就寢時間,再躺下就很難入睡,因為正常的睡眠模式被打亂了。所以,要治療失眠,就要建立睡眠規律,形成隨時睡覺,隨時起床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