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勤奮的觀察
嬰兒黃疸是新生兒的壹種不可小覷的疾病。新生兒出現以下情況時,應及時就醫。
皮膚嚴重發黃,食欲不振(不喜歡母乳餵養),小便發黃(尿布直接發黃),精神不振(哭或者哭的力氣不大)!黃疸壹般在出生後2-3天開始出現,4-5天最明顯,之後逐漸減弱。半個月基本就沒了!
2.經常給嬰兒餵水
新生嬰兒屬於生理性黃疸,要多餵水,但每次水量不宜過多。可以餵幾次。建議每2小時餵壹次,每次劑量20ml左右,白開水最好!多喝水可以加快排尿的頻率,可以加速黃疸的消除!
經常曬曬太陽
小心不要讓妳的眼睛曬到太陽。我的做法是用棉圍巾擋住眼睛,或者側身對著太陽,或者讓寶寶側身躺在溫和的陽光下!
註意,曬太陽的最佳時間是早上9:00-9:30,下午4:00-4:30,每次20分鐘。這段時間陽光比較溫和,不會傷害寶寶的皮膚!(其實這個原理就是照射紫外線。)
頻繁進食
盡量用母乳餵養。目前還沒有奶粉能達到母乳的成分。母乳是寶寶最好的夥伴,可以增強寶寶的免疫力。規律充足的母乳餵養可以增強寶寶的體質和活力!寶寶健康的體質有助於幫助寶寶盡快擺脫黃疸帶來的痛苦!
獲得充足的睡眠
這主要是為了給寶寶提供壹個安靜舒適的環境,幫助寶寶安靜入睡。壹般寶寶剛出生,探望的人多了,很多親戚朋友都會抱抱,影響寶寶休息!
容易造成寶寶煩躁,不利於寶寶恢復!寶寶出生的時候,媽媽最好和他壹起睡,可以增加寶寶的安全感,睡得更香!
二、新生兒黃疸的原因
1.膽紅素生成過多
由於過多紅細胞的破壞和腸、肝循環的增加,血清中遊離膽紅素增加。常見原因有紅細胞增多癥、血管外溶血、同種免疫性溶血、感染、腸肝循環增加、紅細胞酶缺乏、紅細胞形態異常和血紅蛋白病。
2.肝臟膽紅素代謝障礙
由於肝細胞吸收和結合膽紅素的功能低下,血清中的遊離膽紅素增加。常見原因有:缺氧和感染、克裏格-納賈爾綜合征、吉爾伯特綜合征、露西-德裏斯科爾綜合征、藥物(如磺胺、水楊酸鹽、吲哚美辛、毛果蕓香堿C等。)和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
3.膽汁排泄障礙
肝細胞排泄受阻合並膽紅素或膽管阻塞可導致復合膽紅素過高,但如果同時肝細胞功能受損,非結合膽紅素也可能升高。常見原因有:新生兒肝炎、先天性代謝缺陷、膽管梗阻。
三、新生兒黃疸的癥狀
1,發燒
新生兒黃疸常出現急性膽管炎的癥狀,寶寶也會出現畏寒的癥狀。
2.腹痛
黃疸伴有上腹部劇烈絞痛或疼痛,多見於膽道結石、膽道蛔蟲癥或肝膿腫、原發性肝癌等。大多數病毒性肝炎患者表現為右上腹持續腫脹、隱痛;肝膿腫或肝癌也可表現為上腹部或右上腹隱痛或脹痛。
3、皮膚瘙癢
黃疸伴皮膚瘙癢多見於肝內外膽管梗阻引起的膽汁淤積性黃疸,如膽總管結石、癌癥或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妊娠期復發性黃疸等。部分肝細胞性黃疸患者還可伴有皮膚瘙癢,而溶血性黃疸往往無皮膚瘙癢。
4.尿液和糞便的顏色
梗阻性黃疸時,尿色深如濃茶,大便顏色可淡,膽道完全阻塞時,大便呈泥色。溶血性黃疸患者的尿液如醬油色,糞便顏色也加深;但在肝細胞性黃疸中,尿液顏色略深,大便顏色淡黃色。
5、食欲不振,胃脘脹滿,惡心嘔吐。
如果寶寶還是病毒性肝炎,出現黃疸時會伴有惡心嘔吐的癥狀。
長期厭惡油膩食物或吃油膩食物誘發右上腹疼痛或絞痛,多為慢性膽囊疾病;當老年黃疸患者伴有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癥狀時,應考慮為癌癥所致,常伴有進行性消瘦,甚至高度營養不良。
6、消化道出血
黃疸伴有消化道出血時,多見於肝硬化、肝癌、膽總管癌、壺腹癌或重型肝炎。
7、鞏膜和皮膚的黃疸顏色
根據黃疸的顏色,可以初步判斷黃疸的原因或類型。鞏膜皮膚黃疸為檸檬色,提示溶血性黃疸;當呈淡黃色或金黃色時,常提示為肝細胞性黃疸;當呈暗黃色或黃綠色時,常提示梗阻性黃疸時間越長,黃疸黃綠色越明顯。
8.其他皮膚異常
如果面部及皮膚外露部位有色素沈著,並有肝掌、蜘蛛痣、頸胸部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腹壁靜脈曲張等表現,常提示為活動性肝炎、肝硬化或原發性肝癌。如果皮膚有瘙癢性抓痕、色素沈著、眼瞼黃色瘤,常提示為阻塞性黃疸。溶血性黃疸患者壹般膚色較淺。
9.肝腫大
病毒性肝炎和急性膽道感染時,肝臟輕度或中度腫大,質地柔軟,表面光滑,常有壓痛;肝臟輕度腫大,質地堅硬,邊緣不規則或表面有小結節,多見於早期肝硬化和晚期肝硬化患者。當肝臟明顯增大或進行性增大,質地堅硬,表面凹凸不平,有結節感時,往往提示是原發性肝癌。
10,脾腫大
黃疸伴脾腫大多見於病毒性肝炎、各類肝硬化、肝癌、溶血性貧血、敗血癥、鉤端螺旋體病等疾病。
四、新生兒黃疸的檢查
1.膽紅素檢測
它是診斷新生兒黃疸的重要指標,血清膽紅素濃度(TSB)可通過靜脈血或微量血測定。經皮膽紅素測定儀是壹種無創檢測方法,操作簡單。經皮膽紅素值(TcB)與微量膽紅素值具有良好的相關性。由於這種方法受測量部位皮膚厚度和膚色的影響,可能會誤導黃疸情況,可用於篩查。壹旦達到壹定的閾值,就需要檢測血清膽紅素。
2.其他輔助檢查
(1)新生兒黃疸必須常規檢查紅細胞、血紅蛋白、網織紅細胞和有核紅細胞,有助於篩查新生兒溶血病。在溶血性疾病中,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減少,網織紅細胞增加。
(2)血型包括父親、母親和新生兒的血型(ABO和Rh系統),這壹點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懷疑新生兒有溶血性疾病時。如有必要,進壹步的血清特異性抗體檢查將有助於診斷。
(3)紅細胞脆性試驗懷疑黃疸是溶血引起的,但排除了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疾病,所以可以做這個試驗。如果脆性增加,應考慮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和自身免疫性溶血。如果脆性降低,可見於地中海貧血等血紅蛋白疾病。
(4)高鐵血紅蛋白降低率正常>:75%,G-6PD缺乏值降低,應進壹步檢查G-6PD活性測定,以明確診斷。
(5)血、尿、腦脊液培養,血清特異性抗體、C反應蛋白、紅細胞沈降率懷疑是感染引起的黃疸。要做血、尿、腦脊液培養,血清特異性抗體,C反應蛋白,血沈。血常規白細胞計數升高或降低,有毒性顆粒,核向左移位。
(6)肝功能試驗測定總膽紅素和結合膽紅素,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是反映肝細胞損傷的敏感方法,肝臟發生膽道梗阻或炎癥時可升高堿性磷酸酶。
(7)腹部超聲是壹種無創性診斷技術,尤其適用於新生兒。膽道系統疾病,如膽管囊腫、膽管擴張、膽結石、膽道閉鎖、膽囊缺如等,都可以表現出病變。
(8)聽覺和視覺功能的電生理檢查,包括腦幹聽覺誘發電位(BAEP),可用於評估聽覺傳導神經通道的功能狀態,早期預測膽紅素中毒引起的腦損傷,有助於診斷暫時性或亞臨床膽紅素神經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