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主任,我寶寶咳嗽之後嗓子就不好了。已經1周了,嗓子沙啞。他覺得自己沒有力氣用比以前更低的聲音說話。吃了兩天小二葫蘆粉,咳嗽還沒緩解,嗓子有點發炎。他晚上咳嗽得很厲害,聲音很悶。白天,他好些了。他不發燒,不流鼻涕,拉稀,羊便便,睡覺的時候翻來覆去。我該怎麽辦?
答:
很多時候,孩子突然失聲,媽媽知道他壹定是嗓子疼,感冒了,或者發燒了。有時候孩子連哭的力氣都好像沒有了,就是氣虛。
在中醫中,“聞”還包括聽病人的聲音、咳嗽、痰聲等。孩子聲音的大小,咳嗽的大小,喉嚨的大小,其實都可以反映肺氣的狀態,肺熱肺氣虛都可以聽到。
有壹次,壹個媽媽跟我說:孩子前幾天發燒,今天突然開始尖叫,和朋友壹起玩。樓上都聽到了聲音,很煩。我說:孩子的火氣又回來了,正在好轉。今天通過這個案例和大家分享這個有趣的觀點:除了先天的影響,後天的保養對孩子的聲音大小和音調也起著關鍵的作用,真正起決定作用的是肺氣。
咳嗽悶悶,夜間加重,舌苔厚膩,是痰咳的典型表現,即脾胃積滯,因痰而咳;舌尖紅,舌邊有刺癢感,大便幹結,睡眠不安,牙齦多,都是肺熱引起的。
第壹,可能是痰濕郁久,內熱熏肺;第二,可能是脾胃積滯,同時感受熱邪。肺熱的擾亂會導致睡眠不安,聲音嘶啞,而肺熱的下降會導致大腸內熱,大腸功能低下,並因傳導(肺和大腸相互作用)的喪失而導致便秘。
同時要註意的是,孩子的舌質較弱,舌的心肺區凹陷,說話沒有力氣,是肺脾兩虛的表現。第壹,咳嗽、肺火可能傷肺氣;二是脾胃積滯可能傷脾氣,導致肺氣生成不足;第三,考慮喉炎。喉炎壹般是聲帶發炎,表現為咳嗽、聲音嘶啞、呼吸困難。
孩子的情況,虛實夾雜,可以總結為:心肺之火,脾胃郁結,肺脾兩虛。
如何從孩子的聲音中聽出肺氣的狀態?
悶咳——肺氣郁結
《辨證無言錄》中提到“夫肺主氣,氣總理為聲,氣塞為啞。捂肺是金,金不發聲。”說明我們的肺氣與咽喉相連,肺氣通暢,聲音大。如果肺氣被實證痰阻,就會啞,甚至發不出聲音。《金匱要略》中的金指的是肺。
聲音嘶啞——肺火灼喉
《楞嚴經》也提到“火來刑金,當以金畏之,金不敢聲張,在情理之中”。意思是心火、肺火燒肺,也損傷肺氣,使聲音嘶啞,“不敢出聲”。我們壹看到聲音嘶啞,就知道是“上火”了。
弱言——肺氣虛弱
肺主全身之氣,當肺虛弱時,人也會缺乏驅動力,表現為氣短、聲音低沈、乏力、四肢無力。就像案例中的孩子,突然變得不能說話,意味著肺部被消耗了。如果肺氣得到補充,就會恢復正常的說話狀態。如果是從出生就說話輕聲細語的孩子,可能是先天脾肺不足。
虛實夾雜的治療方向與思路
1,先處理實證,消積降虛火。
脾為痰之源,肺為痰之儲器。脾胃郁結會影響水液的運化,逐漸形成痰濕蘊肺。咳嗽痰多的孩子,壹般都是脾胃郁結所致。老是有老痰或咳嗽痰多的孩子,首先要排除脾胃的郁結。
這種情況,在咳嗽調理的基礎上,可以用四磨湯行氣消積,蛇膽川貝散或陳皮泡水,幫助燥濕化痰,直至痰液消除,厚膩苔變薄;還可以每天晚上睡覺前給孩子做小兒推拿:背部拍痰,胸部分八路。
如果積滯消除後虛火也下去了,家長可以著重調理脾肺氣虛。如果仍有聲音嘶啞、眼睛流淚、舌紅等癥狀,可以給孩子吃壹些溫和的滋陰食物,如沙參、麥冬等。
2、然後處理虛證,用脾肺之氣。
雖然病後的孩子會顯得陰郁,沒有生氣,但是病後的調養才是最重要的,在病原體清除之前不會讓病原體卷土重來。
選擇進補的時機很重要。家長壹定要掌握10秒的方法來判斷孩子的消化狀態。脾胃功能好的時候,脾肺可以壹起補。補脾補脾是重點,因為補脾補脾有助於肺氣自然生成。
多使用健脾益氣的藥材和食物,如黨參、太子參、白術、蓮子、蓮藕、南瓜、栗子等。帶孩子做有氧運動,有助於鍛煉心肺功能,有助於補肺氣。
好好保護孩子的肺氣,讓孩子永遠保持響徹世界的聲音和活力!
作者簡介:單海軍,河南省中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小兒腦病康復科主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擅長治療小兒神經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及常見病,如小兒腦癱、智力低下、抽動障礙、咳嗽、哮喘、厭食、停滯、腹瀉、便秘、復發性口瘡、遺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