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名稱
通用名:阿司匹林腸溶片
產品名稱:阿司匹林腸溶片
拼音全碼:ASiPiLinChangRongPian
主要成分這個產品的主要成分是阿司匹林。化學名:2-(乙酰氧基)苯甲酸。分子式:C9H8O4分子量:180.16。
性本品為腸溶片,除去包衣後為白色。
適應癥/功能:本品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臨床上用於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心肌梗死、房顫、人工心臟瓣膜、動靜脈瘺或其他手術後預防血栓形成。還可用於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
規格型號25mg*100s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75 mg ~ 160 mg,每日1次,或遵醫囑。
反作用
1.出現惡心、嘔吐、上腹部不適或疼痛(本品直接刺激胃黏膜所致)等胃腸道反應(發生率3% ~ 9%),停藥後大多消失。長期或高劑量給藥可能導致消化道出血或潰瘍。
2.中樞神經系統:通常在服用壹定療程後出現可逆性耳鳴和聽力下降,血藥濃度達到200 ~ 300 g/L..
3.過敏反應:有0.2%的患者發生,表現為哮喘、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或休克。大多易感,服藥後迅速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可導致死亡,稱為阿司匹林哮喘。有的是阿司匹林過敏、哮喘、鼻息肉,往往與遺傳、環境因素有關。
4.肝腎功能的損害與劑量有關,尤其是血藥濃度達到250μg/ml時。這種損害是可逆的,停藥後可以恢復。然而,有腎乳頭壞死的報道。
5.過量或中毒:
①輕度水楊酸反應,多見於用本品治療的風濕病患者,表現為頭痛、頭暈、耳鳴、耳聾、惡心、嘔吐、腹瀉、嗜睡、精神障礙、多汗、深呼吸、煩渴、手腳不自主運動(多見於老年人)和視力障礙;
②嚴重癥狀,包括血尿、驚厥、幻覺、嚴重精神障礙、呼吸困難和無名發熱;有精神和呼吸障礙的孩子更明顯;用藥過量時實驗室檢查可能有腦電圖。
禁忌
1.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2.應禁用以下情況:
①活動性潰瘍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②血友病或血小板減少癥;
③對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體抗炎藥過敏史者,尤其是有哮喘、神經血管性水腫或休克者。
詳情請參考說明書。
兒科患者,尤其是發熱脫水的患者,容易出現毒性反應。兒童急性發熱性疾病,特別是流行性感冒和水痘,使用本品可能與瑞氏綜合征的發生有關,該病在國內少見。
老年患者用藥由於腎功能下降,老年患者服用本品時易出現毒性反應。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使用本產品很容易通過胎盤。動物實驗表明,妊娠早期應用本品可引起畸胎,如脊柱裂、顱裂、面裂、腿部畸形、中樞神經系統、臟器和骨骼發育不全等。也有使用該產品後人類胎兒缺陷的報告。此外,懷孕第三個月長期大量使用本品,可延長孕期,增加過期分娩綜合征和產前出血的風險。在懷孕的最後兩周使用會增加胎兒出血或新生兒出血的風險。孕晚期長期用藥還可能引起胎兒動脈導管收縮或早期閉鎖,導致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和心力衰竭。據報道,在妊娠晚期過度使用或濫用本品會增加死產或新生兒死亡的發生率(可能是由於動脈導管閉鎖、產前出血或低體重)。但使用壹般治療劑量未發現上述不良反應。本品可在乳汗中排泄,哺乳期婦女口服650mg後5 ~ 8小時,乳中藥物濃度可達173 ~ 483。微克/毫升.因此,嬰兒長期服用大劑量藥物可能會出現不良反應。
藥物相互作用1。與其他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合用時,療效不增強,因為本品可降低其他非甾體類抗炎藥的生物利用度。此外,胃腸道副作用(包括潰瘍和出血)增加了;此外,由於對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增強,還可增加其他部位出血的風險。長期大量使用本品和對乙酰氨基酚可能會導致腎臟疾病,包括腎乳頭壞死、腎癌或膀胱癌。2.與任何可引起低蛋白血癥、血小板減少、血小板聚集功能下降或消化道潰瘍出血的藥物合用時,可能加重凝血障礙,引起出血。3.與抗凝劑(雙香豆素、肝素等)聯合使用。)和溶栓劑(鏈激酶、尿激酶)會增加出血的風險。4.尿液堿化藥物(碳酸氫鈉等。)和抗酸劑(長期大量應用)可增加本品從尿中的排泄,降低血藥濃度。但是,當本品的血藥濃度達到穩定狀態並停用堿性藥物時,本品的血藥濃度可升高至中毒水平。碳酸酐酶抑制劑可堿化尿液,但可引起代謝性酸中毒,不僅可降低血藥濃度,還可增加該產物滲透入腦組織的量,從而加重毒性反應。5.尿酸類藥物可減少本品的排泄,增加其血藥濃度。本品血藥濃度已達到穩定狀態的患者,加用尿酸類藥物後,可能會使本品血藥濃度升高,增加毒性反應。6.糖皮質激素(簡稱激素)可增加水楊酸鹽的排泄,從而維持本品合用時的血藥濃度。
藥物過量在說明書中有詳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