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卵子和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繁殖並發育成胚胎和胎兒。女性只產生壹種帶有X染色體的卵細胞,而男性產生兩種精子:壹種帶有X染色體,另壹種帶有Y染色體。如果卵子和帶有X染色體的精子結合,XX的後代就會發育成女性。如果卵子和Y染色體的精子結合,後代是XY,就會發育成男性。所以女性受孕後生男孩或女孩的概率是50%,在人群中大致相當。所以胎兒的性別不是在出生時就決定的,而是在精子和卵子結合的那壹刻。所謂的“換胎藥”並不能改變胎兒的性別,黃生的男孩也不是“換胎藥”的結果。
細胞受精卵的胎兒發育是壹個復雜的過程,會受到許多外界因素(如細菌、病毒、輻射或藥物)的影響。尤其是前兩個月,這個階段是細胞高度分化,各種器官系統基本形成的階段。這個時期對外界影響最敏感。在懷孕和分娩的三個月中,小腦、大腦皮層和泌尿系統繼續分裂,因此這部分結構對致畸因素保持敏感。懷孕期間用藥,藥物可以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胎兒的肝臟和腎臟尚未發育成熟,因此藥物可以長期作用於胎兒並產生有害影響。同時,發育中的胎兒非常脆弱,很容易造成胎兒畸形,甚至死亡。
20世紀60年代大規模的“關”事件就是壹個典型的例子。當時,壹種叫做沙利度胺的藥物在西方廣泛流行,因為它可以降低孕婦的妊娠反應。但孕婦生下的嬰兒四肢短小,如海豚般的孩子,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後果。從此以後,孕婦絕對不能吃“管”。有很多例子,比如孕期使用合成的具有促雄激素作用的黃體酮來穩定胎兒,可能導致女胎男性化;孕期使用四環素類抗生素可引起胎兒牙釉質發育不全或牙本質發育不全;使用過地那非的女性後代可能會發生陰道腺病和陰道透明細胞癌,其中大多數可能在青春期後發生。這些都是慘痛的教訓,所以孕期用藥壹定要慎重。懷孕期間最好不要吃藥。
如果孕期有疾病或異常,藥物的使用也要經過婦產科醫生的批準,並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孕期用藥應全面審查,以獲得最佳治療效果,將風險降至最低。應使用已被證明對胎兒無害、安全的藥物,盡量避免任何新藥和盲目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