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國內哪家醫院治療面肌痙攣最好?

國內哪家醫院治療面肌痙攣最好?

半面痙攣(半面痙攣)

面肌痙攣又稱偏側面肌痙攣,是指壹側面部陣發性、不自主、不規則的肌肉痙攣,無神經系統損害的其他陽性體征。原因尚不清楚。

多為中年女性,起病壹般為下眼瞼輪匝肌陣發性輕微抽搐,之後逐漸擴展至面部壹側,尤其是嘴部肌肉的抽搐。抽搐程度不壹,緊張、情緒激動或勞累時加重,安靜或入睡時消失。在少數嚴重的病例中,面肌痙攣可累及整個面肌。大多數抽搐局限於壹側,雙側抽搐很少見。

該疾病是壹種慢性進行性發展,壹般不會自發緩解。部分患者晚期出現側肌麻痹萎縮,抽搐也隨之停止。病程初期,面肌痙攣限於眼輪匝肌時,應與功能性眼瞼痙攣相鑒別,功能性眼瞼痙攣不延伸至下面部,常為雙側。當面肌抽搐伴有其他顱神經損害,或肢體功能障礙,或肢體不自主運動時,應考慮顱內病變,有必要去醫院治療。

面肌痙攣主要用藥物治療,如苯妥英鈉、地西泮、魯米那等。並配合理療。輕癥患者治療後癥狀可稍有緩解。嚴重者,藥物治療無效時,可采用面神經封閉手術。

面肌痙攣怎麽治療?

對於面肌痙攣的治療,由於病因不明,缺乏特效療法。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方法有:

(1)早期常用鎮靜劑、弱抗精神病藥和抗癲癇藥的聯合用藥。可選用地西泮、顛茄、苯妥英鈉、卡馬西平、痛定寧等藥物。同時結合針刺(取穴:地下倉、頰車、颶風、合谷等。,強刺激時,離針20分鐘),可采用紅外線、紫外線、超短波理療,有望緩解輕度患者癥狀。

(2)面神經阻滯:在莖乳孔以下面神經幹周圍註射80%酒精0.5ml,阻斷其傳導功能,解除痙攣。2 ~ 3年後可能復發,但程度會明顯減輕,可反復註射。封閉療法的優點是損傷小,操作簡單,缺點是不能避免復發,不能預測面癱或痙攣的持續時間和程度。復發後雖可反復使用,但由於疤痕的影響,療效較差。

(3)手術治療:面神經電凝、顳骨內面神經減壓術、神經切斷術、面神經減壓術聯合神經切斷電凝術等。

(4)中醫認為該病是風痰入絡,氣血不通所致。宜治肝熄風,祛風通絡,有助於清痰安神。可用鎮肝熄風湯、滌痰湯加減:赭石20g、熟地黃20g、當歸20g、白芍65438±02g、煆龍骨65438±05g、煆牡蠣65438±05g、膽南星65438±00g、半夏65438±05g、僵蠶65438±05g

如何治療面肌痙攣(HFS)?

(1)藥物療法

傳統藥物治療多采用苯妥英鈉、卡馬西平、地西泮等抗癲癇藥物,其他藥物如西維因酊、非氨酯等據報道對部分HFS有特效,但不足以推廣應用。

(2)封閉療法

以前HFS的藥物治療效果不好時,臨床上可以用酒精進行局部封閉,但往往會導致面癱,容易復發。

近年來,肉毒毒素A (BTA)已被廣泛用於HFS的封閉治療。與酒精封閉相比,完全性面癱比例小,作用持久。90%以上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好轉,藥效可持續3 ~ 4個月。其副作用為眼球幹澀、上瞼下垂、輕度面癱。其毒性呈劑量依賴性,可產生被稱為“點燃現象”的精神過敏。此外,還會影響自主神經系統。會導致心慌、心悸、血壓升高。當與其他損害神經肌肉接頭的藥物合用時,毒性作用增加。治療HFS時建議小劑量(12.5u)、多次(3 ~ 4次/年)、間歇使用BTA。

(3)手術治療

自1944年Campbell和孫曉慧開始用手術治療基底動脈瘤壓迫引起的HFS後,經過Carden (1958)和Maroon (1960)對手術的進壹步改進,Jannetta於1976年正式提出微血管減壓術(MVD)。微血管密度已成為治療HFS的首選。手術方法是:枕下開顱,暴露面神經,在面神經腦幹區找到受壓的血管,在其間置入明膠海綿、肌肉片或特氟隆片,達到減壓的目的。這種手術曾被認為是治愈HFS且不留後遺癥的唯壹方法。

許多學者在長期隨訪中發現,MVD治療HFS的遠期有效率可達60% ~ 70%,部分患者在隨訪期內可得到不同程度的緩解甚至治愈,少數患者術後5月癥狀完全消失。Barker等人在其影響因素分析中表明,患者年齡、痙攣部位、病程、術前面癱與遠期療效無關。檢出的性別和疾病的典型程度是預後評估的主要指標。隨訪顯示MDV治療HFS的復發率仍為4% ~ 12%,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1)植入材料:明膠海綿、肌片可能被吸收導致復發,而特氟隆片已有報道減壓後形成膽脂瘤,再壓迫面神經;(2)植入物脫落:如果墊片放置不當,操作者在閉合顱骨前操作不慎,可導致墊片漂移;(3)術後蛛網膜粘連包裹面神經產生壓迫;(4)減壓不足:由於各種原因,如術者的技術、術中的意外情況、血管的隱性壓迫等,導致減壓不足;此外,聯合血管壓迫和單壹血管減壓可導致術後復發。Jannetta認為,大多數復發病例都是由於減壓不足造成的。有學者提出,對這類患者再次手術仍可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但對粘連引起的復發再次手術意義不大。HFS復發多在術後2年內(1個月至5年),2年後復發率可低於1%。

MDV手術死亡率極低,但多數患者術後會出現惡心、嘔吐、聽力下降、面部感覺障礙、頭暈等暫時性癥狀,多數患者可在術後兩周內消失。僅有少數患者可出現永久性後遺癥,如聽力下降甚至耳聾(2.6%)、面癱(0.9%)、面部感覺障礙(0.4%)、腦幹梗死(0.3%),且這些後遺癥會隨著再次手術而加重。

北京天壇醫院

研究機構:北京市重點學科。

擅長治療:血管疾病、神經系統感染和免疫、周圍神經病和肌病、癲癇、帕金森病、遺傳代謝疾病。

知名專家:王擁軍、李洪培、龍傑、王藝臻、關曉婷、竇林森。床位數:220多張(神經內科)。

地址:北京市崇文區天壇西裏6號。

交通:20路、25路、36路、45路、106路公交車在先農壇站下車。

神經內科開設“肌張力障礙肉毒毒素治療門診”;簡介;

肌張力障礙又稱肌張力障礙或肌張力障礙,是由於肌肉持續收縮而引起的肢體扭曲、重復運動或姿勢異常的綜合征。

臨床表現為:肌肉持續收縮,快速反復出現,逐漸加重。早期常伴有“感覺欺騙”,晚期表現為肌張力異常或固定姿勢異常。成年患者壹般表現為局限性或節段性肌張力障礙,如上肢書寫痙攣、頸部扭轉痙攣或痙攣性斜頸、面部眼瞼痙攣、頜面部頜舌肌痙攣、喉痙攣性構音障礙等,18%的患者可發展為全身性障礙。

肌張力障礙給很多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不便。肌張力障礙的治療已經成為神經病學關註的課題。多種肌肉松弛劑可用於治療肌張力障礙,其中優選大量的抗膽堿能藥物,它們也可與多巴胺拮抗劑和/或耗竭劑聯合使用。但仍有部分患者的癥狀無法控制或控制不佳。近十年來,肉毒毒素已廣泛應用於臨床,成為治療局限性肌張力障礙等疾病的首選藥物,是90年代神經病學的重大進展之壹。。治療方法是在患側肌肉內註射少量A型肉毒毒素,可明顯降低註射後局部肌肉的高度緊張,具有起效快、使用方便、副作用小的特點。在肌電圖的指導下,也可用於深部肌肉,療效可持續3-6個月。少數患者可出現副作用,但多數為壹過性輕度,2-8周內自然消失,未發現全身性副作用。

我院神經內科現開展A型肉毒毒素局部註射治療,主要治療面肌痙攣、眼瞼痙攣、口面部肌張力障礙、痙攣性斜頸等神經系統疾病。這種肌張力障礙的患者可以每周二下午來我院咨詢治療。

  • 上一篇:我開了好幾個中醫養生方子,那麽服用期間為什麽不吃大蒜、洋蔥、韭菜呢?
  • 下一篇:釣魚的公式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